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7,(4):100-105
在弗兰科·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基础上,设定居民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消费函数模型。并在该模型上,利用分位数回归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存在财富效应。论文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制约我国居民房地产财富效应发挥的各种经济原因和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状况,提出有效发挥我国居民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扩大消费需求并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富效应显著。本文对财富效应的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财富效应作用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针对证券市场的变化,分析了近十年来市场波动的五个阶段及近年市场的整体变化,通过市场总体财富效应剖析了其与大宗消费的关系。文章最后对促进居民证券金融资产增值提出健全市场机制、鼓励价值投资的建议,对证券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的短周期性与大宗消费的长周期性偏差提出兼顾二者的周期吻合,倡导理性消费,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居民家庭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从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逐年攀升,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和居民家庭财富的影响不容忽视,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房地产价格、城镇居民收入、消费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多种渠道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抑制投资性的需求,减少房地产对居民其他消费的替代效应,增加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股市的快速发展,股票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理财方式,且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股市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发现:第一,现阶段我国股市存在财富效应,但影响比较微弱;第二,股票市场换手率是我国股市存在挤出效应的重要原因,其源于我国股市的高波动性;第三,新增投资者人数增加有利于增强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但影响程度较小,可能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居民股市参与度不高、股票资产配置比例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监管,防止股市"大起大落";规范市场环境,引导投资者观念转变;以及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鼓励居民入市。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4-2013年的数据,文章既比较实证分析了中国房市和股市财富效应的总体情况,又对财富效应的持久成分和暂时成分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中国房地产市场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存在微弱的正的财富效应,而股票市场短期内存在微弱的正效应,长期内存在微弱的负效应。(2)中国的消费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波动(冲击)中暂时成分的比例较高,而中国房地产财富和股票财富的波动(冲击)则以持久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6.
运用东、中、西部地区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消费习惯、医疗支出和购房支出等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收入弹性随地区的发达程度依次递增;各地区城镇居民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差异较大;医疗支出对东、中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为负;西部地区购房支出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与房价上升的财富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恶化。扩大内需,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共识。利用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刺激居民消费是有效的政策。本文利用马尔科夫域变模型,衡量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在股市各个阶段中的变化。通过实证我们发现,我国股市的剧烈波动是阻碍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在股市平稳上升的阶段,我国股市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对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发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世界经济低迷之势一时难以扭转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更加集中在内需上。文章采用我国1978-201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社会保障人均支出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检验社会保障支出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拉动居民消费的关键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平衡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发展、增强国民的消费信心,从而引导和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以1978年--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和人均纯收入的对数序列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验证营养水平改善和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民收入通过食物的消费量变动影响居民的营养水平,尤其以优质食物的正向拉动作用最为明显,而并不显著的收入效应则归结于农村居民长期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央行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储蓄向消费和投资的转化程度,储蓄的利率效应大小左右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因此,研究和认识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相关模型对储蓄的利率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与利率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但居民储蓄对利率水平的变动并不敏感,即利率水平的变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选取1988-2011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提高0.338 44%.因此,可通过提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出游动机,进一步完善假期制度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带动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率变动通过影响虚拟经济改变了主流经济学中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在虚拟经济下:(1)利率上升通过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在短期中使储蓄增加,在长期中使储蓄减少;(2)利率上升通过虚拟经济的替代效应,在短期中使储蓄减少,在长期中使储蓄增加。通过中国2000-2007年数据实证表明: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都产生负向作用;利率变动通过股市对居民储蓄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投资从而作用于居民收入、居民储蓄的机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990-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方法,就我国滞后的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滞后的城镇化尽管也促进了居民消费增长,但是,城镇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扩大效应没有完全发挥,使得消费对城镇化的弹性下降0.041677;短期来看,滞后的城镇化促进了居民消费、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并且使其自动平衡自身的消费支出和提高了居民消费需求对财政预算支出的弹性.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基石。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数据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实证检验了居民粮食消费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效应。在一定限度内,粮食消费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饮食文化差异在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中起调节作用,增强了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的正向关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应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与制度变革,合理利用国际市场;积极推进节粮减损工作,提升全社会节粮理念;引导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变,完善食物消费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比较:1998-200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资产财富效应理论,利用了我国1998—2007年的上证综合指数、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月度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不显著,但相比之下,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大于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最后,本文对所得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两个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0—2020年相关指标数据,研究安徽省各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内外循环消费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少儿人口增加均对居民内循环消费有促进作用,其中少儿群体对居民内循环消费影响最大,老年群体次之;少儿人口增加对居民外循环消费有积极影响,人口老龄化抑制了居民外循环消费。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第一,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制定差异化消费政策;第二,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第三,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夕阳产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亦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居民在城乡、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组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并重点从初始财富分配、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等角度剖析了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成因,此外就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将带来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阻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造成产业空心化、加剧经济波动等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人口结构变化与住房价格相关,通过对中国的情况进行实证检验,借助面板数据多元线性模型,发现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确实推动了中国住房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19.
检验了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政府税收总额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间存在的协整关系,设立了计量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我国居民实际消费支出与实际可支配收入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并据此提出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刺激居民消费支出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美平 《红领巾》2005,(3):33-36
中国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奥运经济便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奥运经济具有有形财富效应和无形文化效应.有形财富效应包括直接性经济效应、间接性经济效应与衍生性经济效应三个方面,无形文化效应表现为国家形象层面的政治效应、企业层面的品牌效应和传统文化层面的扩散效应.无论是财富效应,还是文化效应,二者又都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