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罗志红 《知识窗》2010,(4X):56-56
<正>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口腔材料学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口腔医学教学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口腔材料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苏雯  江通  翟远坤 《科技风》2023,(8):110-112+125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1]。口腔医学作为医学学科的重要门类,其课程种类及内容繁多,被动学习会比较乏味枯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口腔生物学是口腔医学生本科学习阶段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该课程能够提高口腔医学生的科研水平,培养良好临床研究思路,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本文通过传统教学与PBL教学的相互对比,探讨PBL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口腔生物学知识的强化作用,同时分析其对口腔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3.
口腔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与口腔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所以口腔生理学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口腔生理学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总结出一套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好口腔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蒋英英 《科教文汇》2008,(23):76-76
摘要为了评价形象教学法在预防口腔医学教学中的运用,我以潍坊医学院2004级口腔本科两班同学为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采用形象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进行预防口腔医学课程学习后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法组学生相比,形象教学法组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明显提高。形象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形象教学法在预防口腔医学教学中的运用,我以潍坊医学院2004级口腔本科两班同学为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采用形象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进行预防口腔医学课程学习后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法组学生相比,形象教学法组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明显提高。形象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尝试TBL教学法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法:选取本学院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果:TBL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部分平均成绩略低于传统教学的成绩,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BL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提示TBL教学模式可以在口腔牙周病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是医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从中专口腔医学生的现状及特点、口腔外科领域医疗风险的来源,口腔外科学医疗风险教育薄弱等方面论述寓医疗风险意识教育于口腔外科学教学的必要性及其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是医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从中专口腔医学生的现状及特点、口腔外科领域医疗风险的来源,口腔外科学医疗风险教育薄弱等方面论述寓医疗风险意识教育于口腔外科学教学的必要性及其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口腔修复体的功能要求也在逐渐变化,从简单的恢复咀嚼功能到恢复外貌、改善面部形态,修复体的美学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开展美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审美能力,丰富口腔美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本文从多方位探讨美学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结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07,(3):64-65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是国家重点口腔医学院校。实行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其宗旨是培养高等口腔医学人才,普及和提高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承担国家级及教育部、卫生部有关科研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8)
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可以在义齿加工企业从事制作义齿的工作外,还可以在隐形矫治器生产企业参与数字化动画设计方案的制作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生产。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与职业选择需求,我校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口腔正畸学教育,开展口腔正畸技术学的教学改革实践,增强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提升了对口就业率。  相似文献   

12.
口腔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以研究口、颅、面、颈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为主要内容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多年来,本学科为了跟上时代的需要,为了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高口腔解剖学教学质量,现代化的多媒体被大量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对一些有抽象的、立体感强的特异性的结构特点,可以更直观地学习并发挥想象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但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存在问题,传统教学的很多优势并不能取代。  相似文献   

13.
郝丽玮 《科教文汇》2011,(34):71-72
目的:观察模块章节调整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均衡性较好的2010级高职口腔医学两个班,随机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期末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均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朱若曦  单艳华  侯本祥  岳林 《学会》2022,(12):23-26
<正>【学会名片】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于1996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唯一的国家一级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口腔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发展我国口腔医学科学的重要社会力量。目前个人会员已逾13.8万人,单位会员440多个,已促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口腔医学会,省级口腔医学会均为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单位会员。2020年获评中国科协“优秀抗疫学会”“优秀扶贫学会”和“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  相似文献   

15.
廖海清 《大众科技》2021,23(5):132-133,136
目前公认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除了牙菌斑及其产物是引发牙周病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外,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还受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和全身因素的影响,使牙周病诊断和治疗变得非常复杂.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的特性增加了口腔医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是口腔牙周病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教学的难点.文章通过循证医学结合案例讨论,阐述在口腔牙周病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口腔牙周病的临床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洪席超 《中国科技信息》2007,(15):178-178,180
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生由医学生成为实习口腔医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阶段。我们结合近几年在带教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阻碍,对如何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西口腔医学学科,前身为华西协和大学医牙研究室,建于1936年。该实验室先后为华西协和大学医牙研究室、华西协和大学口腔病研究室、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部级和四川省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义齿工艺技术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是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彻底改变传统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王金伟  陈凤贞 《科教文汇》2021,(13):110-111,126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专业教育发展要求、深化口腔医学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是构建口腔技术专业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关键举措,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该文从"口腔修复CAD/CAM"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该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能够实现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多重效果,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教育领域。目的:探索VR教学对口腔种植临床中上颌窦提升术相关内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按自愿原则,将31名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二年级见习本科生分为实验组(VR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实验组通过安徽医科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接受口腔上颌窦提升术教学,体验模拟真实诊疗过程中的手术器械选择及手术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的手术带教方式,辨认上颌窦提升术的手术器械和流程。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上颌窦提升术相关器械辨认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在手术操作流程掌握情况上,实验组学生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VR教学系统的直观实用性、创新高效性、使用满意度分别为100%(16人)、100%(16人)、93.75%(15人)。结论:VR实验教学平台与传统临床见习带教方式相比,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上颌窦提升手术操作流程的熟练度,有助于种植临床学习兴趣培养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