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望道是中国现代杰出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五四”时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传播新思想。他关注妇女问题 ,主办进步刊物 ,论述了妇女解放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具体作法 ,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主义者先是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提出妇女解放的一般主张.对于婚姻家庭改革、妇女经济地位平等等方面发表了意见.继而在“五四”运动后,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主力军的思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于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客观地评价了波伏娃的《第二性》作品,提出了个人奋斗不能解决妇女问题,妇女解放不应排斥自然属性的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产业女工队伍的壮大,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创了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唤醒了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沉寂面,妇女们在批判封建旧思想、旧道德的同时,开始为自身解放呐喊。当时社会上进步的人士普遍认为“教育上的平衡为一切平衡的渊源”,把女子教育平衡作为解决妇女问题的根本方法,提出了改革女子教育宗旨,大不开女禁和男女同校等教育平等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及伟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这其中,也包括他对妇女解放运动及其理论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相结合,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妇女解放的理论,不仅丰富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宝库,也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挪威的易卜生和中国的郭沫若,都是现代社会妇女解放的杰出歌手,他们的剧作都颂扬了争取解放的娜拉.但由娜拉形象所显示的妇女解放真理,有共性也有个性.具体表现为两国女性共同追求打碎男性中心社会的枷锁,做独立的平等的有本事的人;而两国女性在谋求解放中,对人生旨趣的认识和反抗方式的选择则有区别.  相似文献   

8.
陈望道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各个方面,认为婚姻自由、经济独立、社交公开这些要真正实现,必须变革私有制的社会。更为重要的是他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提出了第四阶级的妇女解放,这就推动了资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向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闯将。他在宣传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同时 ,也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深刻的思考。陈独秀从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角度出发 ,对中国社会非常严重的妇女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妇女解放的主张 ,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中国革命进入新民土主义阶段后 ,陈独秀与其他社会主义先驱者—道 ,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思想 ,发起了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 ,将妇女解放推向更高的层次 ,对于中国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五四前后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主义者先是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倡导社会改良,提出妇女解放的一般主张,继而在五四运动后,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劳动妇女是妇女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力量的思想。中共成立初期,几次作出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1.
宋恕考察了所处时代中的妇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妇女解放思想。他的著作涉及了男女婚姻自由、女子缠足、兴办女学、严禁娼妓以及封建社会中对男女道德评价的二重标准等问题。他指出了这些问题存在的不合理性,并提供了解决方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他的生活经历促成了他对妇女问题的思考。他的妇女解放思想和当时的维新派一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促进了女子意识的觉醒。虽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他妇女解放思想的积极作用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镜像"中的《离婚》--爱姑形象新析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巴赫金“镜像”理论的观照下,鲁迅的《离婚》再度焕发出巨大生命力,文本承载着作者丰厚的思想底蕴及其对于女性命运的清醒审视和深层关注,忠实地再现了女性婚姻的历史境况,并超前揭示了两性解放进程中所遭遇的真正困境。  相似文献   

13.
妇女解放 ,作为启蒙运动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鲁迅极为关注的问题;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思考贯穿了他的一生。文章旨在通过剖析作品来解读鲁迅的妇女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4.
鲁迅以对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伦理的深刻洞察为背景,对女性悲惨命运和妇女解放的艰难投去关注的目光,探究她们悲剧性命运的深刻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5.
秋瑾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提出了一系列的妇女解放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文试就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进行分析,从民族危机、西学东渐、创办学校、解放思潮、报刊宣传等方面分析其思想形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6.
张李明 《培训与研究》2006,23(9):10-11,26
本文认为作为较早的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品,它并没有承担过多的女性主义和女性解放的责任,只是较真实的在现实社会环境中展示了女性生存层面的种种困境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女性问题是赵树理小说所涉及的农民解放问题中特别被关注的一个侧面,在他的一系列反映农民、农村变化的小说中,不仅塑造了新时代的农民形象,而且也塑造了一系列贴近当时生活、鲜活生动的农村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反映了新中成立前的女性自主地位的变化、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自五四运动以来,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争取解放的艰难。  相似文献   

18.
《玫瑰门》是铁凝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第三性的叙述视角展现了一个特定时空下的女性生活世界,以独特的小说结构表达出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关注着女性本体的精神走向,在文化和生命的双维度上,展开女性的自我审判,向人的灵魂挺进,暗示女性解放的希望在于女性自身的觉醒和成长。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封建贞操观的批判,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五四时期。这一批判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两者所处的时代条件相异,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时代特色,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和近代化进程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