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办图书角     
开学后,四个同学花120元为班级购买图书,办起了图书角。班主任肖老师问他们各花了多少钱,第一个同学说:“我花的钱是其他三人花钱总数的一半。”第二个同学说:“我花的钱是其他三人花钱总数的1/3。”第三个同学说:“我花的钱是其他三人花钱总数的1/4。”第四个同学说:“我用去的钱数已经记不清了,请同学们帮我算一算。”  相似文献   

2.
【案例】“该记!”“不该记!”一阵低声争论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食物单元《大米的观察》中(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课教材)学生之间的一段对话。我快步走到第6小组。“怎么啦?”一个孩子忙说:“刘老师,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米,发现米会变大,不用就很小,我把它记下来了……”“不应该记,这不是米的特点。”“可这是我们的发现呀,老师就叫记‘我们的发现’。”两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道理,我没有轻易表态,而是先让他们自己想想办法。“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这样争下去也没用,你们看怎么办呢?”“那还是记吧。先全部记下,然后再找…  相似文献   

3.
情景引入 趣味感知 一个夏天的夜晚,瞎子、聋子与老爷爷在江边乘凉。瞎子看不见,聋子听不见,老爷爷已经躺在大石块上睡着了,看不见也听不见。忽然,对岸有人开了一枪,瞎子说:“我听见枪声响江边。”聋子说:“我看见对岸火光现。”老爷爷跳起来说:“好险!子弹擦过我的鼻子尖!”他们三个人,谁最先发现开枪?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我用了“阅读提示”中的一个问题:哈尔威船长用枪威胁争抢逃生的人。他这样做对吗?原本想让学生“对抗”起来.没想到问题一抛出,学生竟异口同声地说“对!”怎么会众口一词呢?他们平时不是喜欢跟我较劲儿吗?我的课前预设被打乱了.但我仍不死心地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全班同学,  相似文献   

5.
今天在市场与一位家长聊天,她告诉我,她朋友的孩子在某幼儿园,该幼儿园事儿可多了,这个老师怎么样,那个老师怎么样,保育员怎么样……最后又“善解人意”地说:“不过,我觉得咱们三幼挺好的,没那么多的事儿。老师对孩子也好。”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不禁感慨万千,她的话虽然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在她面前,我忽然觉得脸上一阵阵燥热。其实孩子和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自己班里的家长当着我的面没说我们不好,但我们就真的那么好吗?平时在…  相似文献   

6.
广告也精彩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上了广告。好的广告总能让人过目难忘,过耳能记,令人回味无穷。在三年的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将一些精彩的广告词运用到德育中来,效果不错。“沟通从心开始”。他们不够自信时,我告诉他们:“年轻,没什么不可以。”“我能!”  相似文献   

7.
周末晚上,爸爸妈妈和我决定放松一下,我们三个人打牌。打牌前,我留了个心眼,说:“我们立个规定,赢牌的人可以让输牌的人干一件事情,输牌的人必须完成。”妈妈赶紧说:“那要看是什么事,不合理的事可不行。”我向妈妈眨眨眼说:“当然是合理的要求。”我开始分牌,没想到爸爸的牌特臭,连做了三把下游,而我次次都是上游。于是我放下牌,装腔作势地说:“我要爸爸做一件事了。”然后又拖长声调说,“让我想一想,做什么事呢———”这时爸爸赶紧申明:“做不到的事不能提。”我狡猾地一笑:“你肯定能做到。那就是———你大声地、清…  相似文献   

8.
陈自鹏 《天津教育》2014,(10):14-14
微信上有个寓言故事启人思考:有一天,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蓄着花白胡子的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三位老者问道:“男主人在家吗?”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老者们答道:“那我们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9.
这天放学以后,我正在办公室打印一份材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请进。”我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坐在电脑旁,没去关心进来了谁。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没有任何动静,就忍不住回头去看。原来是班内上午数学单元测试不及格的3个学生 ,他们手里捏着一张试卷,握着一支笔,个个低着头,像是待审的“犯人”。我一回头,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啦?三个人集体上访?老师刚才不是说回家订正试卷吗?”说这话时,我还是低着头在打字,假装没有去看他们三个。一想起他们,说心里话,我真的非常生气。那些试卷上的知识,上课都讲过好几遍了,可是不认真听…  相似文献   

10.
娃娃家游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明明家的爸爸提议道:“我们去旅行吧。”他的提议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同。于是,他们在家中用椅子搭成一列火车,每个人都坐上去了。其他娃娃家看见了,好奇地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说去旅行,红红家和小小家的人都兴奋地说:“我们也去!”他们冲进明明家。每人抢占一把椅子,表现都异常兴奋。我赶紧进去说:“你们干什么去?”孩子们说我们去旅行。我说:“我和你们一起去好吗?”他们高兴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1.
沙子和石头     
陈昌华 《小学生》2004,(6):42-42
有个故事说,两个朋友穿越沙漠。在途中,他们发生了争吵,其中一个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那个挨打的受了伤,但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在沙子上写道:“今天我最要好的朋友打了我.”  相似文献   

12.
一次语言课上,我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我的一家”,孩子们可高兴了,都兴致勃勃地谈起来:“我家有三口人,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我家有四口人……我爸爸当警察,妈妈是老师……”只有李政小朋友趴在桌子上一言不发,于是我就走过去亲切地问:“你为什么不给小朋友说呢?说说你的家人。”李政小声地说:“我忘了。”当我问及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你喜欢与他们玩游戏吗时,他只说了声“不知道”就又低头不语了。一个六岁的孩子居然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其他的更说不出所以然来,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晚上,我通过电话与李政的妈妈…  相似文献   

13.
鲁迅说过:我是为三种人写作,一是那些为中国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给予哪怕是微弱的慰藉。第二是青年,是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内心深处所感到的悲凉感有所扼制。第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让他们那么愉快呢?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一位工程师路过工地,看见三个工人坐在沙堆旁休息,他走上前去,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干活。第一个工人说:“昨天我刚得到一笔奖金.正想着怎么花这笔钱呢。”第二个工人说:“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干吧。”这时第三个工人站起身来:“我今天会努力的,因为我只有今天,而他们却没有。”  相似文献   

15.
张岚 《福建教育》2005,(2A):54-54
过程:“老师快来看呀,他们又在做大水了!”紫旋对我说。我走进盥洗间,发现水池里的水已经满了,几个幼儿还拿着杯子在不停地舀水,满地都湿漉漉的。我忍住气对他们说:“你们是在玩水还是在洗杯子呀?”听我这么一说全部的人都跑光了,怎么办?我组织全班幼儿在盥洗间开展了谈话活动。我说:  相似文献   

16.
上《游褒禅山记》,当我讲到作者在“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悔恨自己跟随别人出来而没有尽情享受游览的快乐时,一学生说:“再重新进去就是了!”课间,我把这事对同事们说后,他们都认为可笑:“你问他现在再从一年级重读,行吗?”“下一次再半途而废呢,那还不是不能穷尽后洞吗?”我当时没有像这样扫学生的兴,反而认为这样吸取教训,重新再来未尝不可。一个人做错了事没有在那儿埋怨后悔,而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来一次,这比一味后悔要高明得多。学生讲这话并不是无知的表现,相反是他积极思考、反弹琵琶的结果,是求…  相似文献   

17.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简单,认为只要记一记、背一背就能得高分。但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我觉得并非如此。我愈来愈发现学生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存在“三难”:一是记忆难,二是理解难,三是答题难。只要解决了这“三难”,复习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方法最重要     
从前,有三个穷苦的青年外出谋生。他们在路上遇害到了一位神仙。神仙用手一指,路旁的一块大石头就变成了金子。神仙说:“你们每人可以从我这里得到一样东西,你们要什么呢?”一个说:“我就要这块金子。”一个说:“我要你那点石成金的手指。”最后一个说:“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把石头变成金子的!”  相似文献   

19.
日前,祖烜兄打来电话,说刚完成一本《湘南半月记》,想请我写个序。我有点诧异:“为何叫我写?”他回答:“我们相知多年,况且你又是湘南人。”这两条理由非常实在且有力,难以推辞拒绝。我几乎是未经思考便答应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校园幽默     
卖笑的英语课上,英语老师给大家讲解laughter这一课。她说:“在国外laughter是一个职业,他们把自己的笑声作为商品来出售,比如给某些情景喜剧配上效果。那么,我们如何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翻译这个单词呢?”“卖笑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约 会小丽收到了一个男生的求爱信,请求晚上在小公园见一次面。而这个人,小丽根本就不认识。在室友的极力怂恿下,小丽在晚上准时赴约了。回来以后,室友们问她感觉怎么样?小丽说:“挺随便的。”室友说:“他很随和,是吗?”小丽说:“不,我是说他长得很随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