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学的真谛体现在“思想学生的思想,体验学生的体验,并据此提供可能的帮助”.没有对学生真正理解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是理解学生的有效前提.课堂上,教师的倾听是高效课堂的基石.追寻倾听的教育意蕴,探讨教师的倾听方法,让课堂教学因为倾听而生机盎然理应成为教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着力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曾读到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的一篇文章,在谈及教师应当如何研究学生时,他作了这样的概括:"教学即倾听,倾听学生解释他们自己的思想、反思他们自己的体验。教师倾听学生的过程,既是研究学生的过程,又是与学生合作探究知识和生活的过程。"确实,经过几十年教学的历练,笔者的课堂感受及教学体验尤为强烈。本人深知:在课堂上善于倾听,从倾听中更好地掌控学情,并以此确定  相似文献   

3.
曾读到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的一篇文章.在谈及教师应当如何研究学生时,他作了这样的概括:“教学即倾听.倾听学生解释他们自己的思想、反思他们自己的体验。教师倾听学生的过程.既是研究学生的过程.又是与学生合作探究知识和生活的过程。”确实.经过几十年教学的历练.笔者的课堂感受及教学体验尤为强烈。本人深知:在课堂上善于倾听.从倾听中...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读熟、读精,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充分放手,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阅读中去思考并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最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把阅读真正教给学生,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文有定法,教无定法.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需要,相信学生潜能,爱护学生身心.课堂上,教师要确立学生主体观,去倾听、去理解,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对话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引导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6.
刘地煌 《考试周刊》2014,(32):141-142
正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技法和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课改"顶层设计"的理念正在"草根课堂"中得到或多或少的落实。其实,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倘若教学指向于理解,教师的任何讲授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言说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才有可靠的基础。因此,教学的本质是倾听和对话。笔者认为,激趣乐学,促进互动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开始对传统机械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过去扎根在教师心中的权威式教育已经发生了动摇,教师的"倾听"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通过"倾听",教师才能真正明白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学生队伍的发展态势.文章立足于教师"倾听"与教学的关系,进一步讨论"倾听"在教学中的意义和教师教学"倾听"的策略,志在探讨如何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促进教师教学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思品课堂中,教师积极立足生本,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在指引学生参与和谐、民主、有实效的课堂活动中积极倾听学生的需求、认知、情感、思想等。其中教师倾听应是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幸福应是思品课堂追寻的有效教学的美好目标和重要价值取向。在倾听中构建幸福课堂,能让教师创造性地教,让思品课充盈着幸福的滋味;也能让我们的学生幸福地学,体验和共享了快乐、智慧、自信的课堂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静 《中国教师》2014,(24):48-49
<正>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中,需要教师展开个性化教学,丰富古典诗词课堂,让学生从怕诗词到爱诗词,真正培养他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一、要做到心中有"我"这里的"我",即每一位身处诗词课堂的一线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课堂的安排设计及对诗词的理解必然受自身经验影响。一位有个性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感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只有不照本宣科才能教出思维独立的学生。同时在纷繁复杂、风格多变,学生理解困难的诗词作品教学中,尤其需要个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是教学的应有之义。倾听教学具有发展性、开放性、智慧性、参与性等特点,能够激活学生的经验、唤醒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陶学生的品性。倾听教学的开展可以分为倾听环节、描述环节和回应环节。要实现倾听教学,既要生成和提升教师的倾听素养,又要营造支持教师倾听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生生相互倾听的过程.当数学倾听被阻隔时就会发生"失聪"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虚应其事"、学生的"拒绝倾听"等."倾听"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在呼唤,倾听意味着关注和理解.实践中要敞亮学生的数学话语,活化学生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倾听技巧,由此建构有效的课堂倾听方式.  相似文献   

12.
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是教学的应有之义。倾听教学具有发展性、开放性、智慧性、参与性等特点,能够激活学生的经验、唤醒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陶镕学生的品性。倾听教学的开展可以分为倾听环节、描述环节和回应环节。要实现倾听教学,既要生成和提升教师的倾听素养,又要营造支持教师倾听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有效教学"应遵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有情感的学生,心中有有差异的学生,心中有充满自信的学生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谁?"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决定了教师将会构建怎样的课堂。课堂的建构基于对儿童的理解,而真正的理解则基于教师所坚持的儿童立场。教师可否真正成为行走于儿童数学世界的使者,教学能否真正理解儿童、发展儿童,无疑是每一位有思想的教师需要厘清和思考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佟元园 《成才之路》2011,(11):68-68
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构建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标的理解要有灵活性,并不是每堂课都要按照新课标来做,只要是对教学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做。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效率,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政治课的乐趣,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真正统一呢?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的核心是"学的活动",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学的活动"的组织,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17.
正倾听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桥梁与纽带,教师只有真心、诚心、细心地去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才能够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成长,打造真正属于学生的幸福课堂。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善用倾听,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感受到幸福与快乐,经历融合了智慧与幸福的学习过程,打造幸福的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8.
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彻底领悟教材来获得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而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因此,老师知识再丰富,理解再透彻,也不能等同学生的水平。必须,让学生也通过自己的领悟和体验,来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储存。这就必须使师生之间很好地交流。而这就需要教师学会驾驭课堂,倾听学生,获得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明确学习过程的具体状况:哪些地方理解受阻,一起来想办法;哪些地方已经自己解决了,不要重复。真正将功夫用到“刀刃上”。  相似文献   

19.
《宁夏教育》2011,(10):79-79
教师的教学理解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学生和教师三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 1.对知识理解的建构性体验。多维度建构知识的核心在于体验,包括教师个人的体验、教师对学生体验的唤醒、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验和相互作用等。这种建构性体验有助于教师实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20.
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需要的不是教师单向的强制灌输和关乎知识的因果性解释,而是具有交互主体性的理解、体验和对话。理解、体验和对话分别属于教师、文本与学生之间交互主体性的"前置"态、"内生"态和"外成"态,三者缺一不可,不可分割。只有达成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相互理解,进行恰当的情感体验和相互真诚的对话,使教师、文本与学生一起沉入一种亲密的"相遇"之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应有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