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戴欣 《军事记者》2006,(2):20-20
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传媒应该加强典型报道,但更应注重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什么是宣传绩效?宣传绩效就是典型人物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宣传效果和成绩的综合评测。当今,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往往是衡量一次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如何让受众知晓典型人物,关注典型人物,理解典型人物,喜爱典型人物,使典型报道更能吸引人、更具生命力、更有时代意义,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我们如果留心就可以发现,让典型人物报道充满“诗情画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诗情画意”写典型真实情…  相似文献   

2.
正面人物报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和社会整合的作用.在社会价值观更加多元化的当下,人们对传统正面人物报道那种“高大全”式的宣传模式不再盲目接受和效仿,甚至开始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如何使正面人物报道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发挥其在精神引领和社会整合中的作用,需要媒体改革报道方式和内容,满足受众心理,增强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杨曼艺 《新闻传播》2023,(9):107-108
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做好对社会公众的舆论引导工作,新闻媒体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对积极向上的典型人物进行宣传与报道,利用典型人物的正面形象向社会大众进行正确价值观的输入。由此看来,在当前形式下对典型人物进行正面报道,其意义十分重大。笔者以此为切入点,随后讨论了传统典型人物报道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种种弊病,最后就新时代下如果做好典型人物的宣传工作这一问题,从紧跟时代主题,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确保典型人物报道的真实性以及创新报道思路四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方案供新闻媒体工作者进行参考,以期为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报道思路。  相似文献   

4.
满方 《当代传播》2015,(1):101-103
正面人物报道因其在人物选择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与社会主旋律的密切结合,成为当前倡导和维护社会主流价值系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选择了《解放日报》十年间的正面人物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归纳当前媒介在进行正面人物形象建构中主要使用的手法,进而总结当前正面人物报道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2):18-20
可敬、可信、可学,常常作为衡量典型人物报道是否成功的尺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敬,是典型人物的闪光点;可信,是典型报道的立足点;可学,是典型宣传的落脚点。三者兼备,典型人物报道便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而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则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力之所在。如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3点: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确保典型报道的真实性,力求典型宣传的贴近性。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实践证明,凡是能够叫得响、立得住、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的典型人物,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等,无…  相似文献   

6.
黄小榕 《新闻界》2000,(4):21-23
党报宣传报道中通常出现这种怪现象 ,揭露反面人物的文章多数写得妙笔生花 ,读者踊跃 ;而写正面人物的文章则往往面目呆板 ,读者寥寥。或者是典型人物宣传得轰轰烈烈 ,但却收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这固然有多种原因 ,但价值观选择上存在片面突出先进性要求忽视广泛性要求的倾向 ,是使正面人物报道疏离读者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 ,提高党报正面人物宣传的效果 ,必须在价值观上重视以广泛性为基础 ,通过把握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共同点 ,将两者结合起来。(一)宣传模式与现实的矛盾党的十五大报告要求宣传思想工作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有效法宝。随着信息传播的多样化、阅读方式的碎片化、热点更迭的快速化,都为提升典型人物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加了新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发挥典型人物宣传报道的辐射作用,可以从提高典型人物宣传的可信度、接受度与践行度等三个维度来进行创新。本文从提高典型人物宣传的可信度、接受度与践行度入手,探讨典型人物宣传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吴滨 《记者摇篮》2005,(7):37-37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新闻报道.特别是在主题宣传类的节目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物典型报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国内媒体的特殊“新闻品种”——典型人物报道当前所遭遇的发展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在典型人物的生成土壤发生巨大变化的传播环境中,典型人物报道已难以再现往日震撼全社会的效果,受众开始辨证地看待典型人物报道,甚至对当前的典型人物提出质疑,典型的负面效应和传播失效较为明显。随着受众信息需求的日益挑剔,及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热点报道、调查性报道和近两年人物类媒体主导的人物新闻的勃兴,典型人物报道究竟还有多大的存活空间,以及怎样拓展这种发展空间,值得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就“淡化典型报道观念”后其现实出路进行探析。一.调查与分…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谈到典型人物报道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就是过去高度“神化”、“高、大、全”、带有强烈的政治符号化的典型人物宣传,比现在的讲究“人性化”、立体反映、避免“高、大、全”的新的宣传模式要有效得多。为何技巧上去了但效果却下来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就是被宣传对象对报道的对抗式解读。  相似文献   

11.
正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是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也是党报宣传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在典型人物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上,新闻摄影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效地提高了传播效果。各家报纸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摄影专版,主题鲜明、感染力强,深受读者欢迎。2013年以来,作为中共南阳市委机关报,河南南阳日报社立足党报权威性和责任感,创新摄影专版采编,精心做大做强典型人物报道、重大主题宣传,推出  相似文献   

12.
典型人物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媒体日常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展示时代风貌、引领主流舆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典型人物报道历来为各级党报所看重。然而,笔者发现,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经历了持久的影响积淀后逐渐形成了某些固定的报道模式,传播学中称之为刻板形象。本文试就典型人物报道中刻板形象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物通讯是典型报道中采用最普遍的体裁之一。通过正面人物报道,为社会树立先进楷模,为许多党报党刊所重视。然而,真正能像焦裕禄、张海迪、李素丽这类令人们所感动,甚至通过正面人物报道影响几代人的典型却不多见,大多数人物报道不但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且有些正面人物报道甚至还引发了争议,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就有关正面人物报道所容易产生的负面影响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典型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的“三大件”。尤其是典型人物的报道,担负着“典型引路”的再要任务。近年来,《孝感日报》相继推出了何家坤、严大平、田强、曾风珍、吴和平等一批人物典型报道,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与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林彦 《视听纵横》2007,(5):76-77
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者;典型人物报道是对具有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人所作的重点报道,属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主题性报道”范畴,可以说是我国宣传工作和新闻报道的“常规武器”。尤其是近几年,各家新闻媒体.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打破典型人物的常规报道模式,创新思路.注重以情为线,用故事和细肯刻画人物个性,成功推出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感动中国"报道的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正面人物报道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及生活态度。“感动中国”的成功在于其顺应报道环境的变化,回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需要,对正面人物报道进行理念创新。本文试结合近几年正面人物报道——“感动中国”节目的概况,分析其理念上的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17.
典型人物的报道,作为媒体宣传的“拳头”产品,对提升媒体影响力、讲好时代故事、弘扬正能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更迭快的阅读方式,给新形势下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带来了挑战。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最美人物”报道为例,分析了连续四年挖掘、报道、传播“最美”人物的创新实践,呈现了当地以典型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最美”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面人物报道曾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新闻报道方式,还曾为新中国的受众提供了崭新的价值观念和丰富的精神象征。但长期以来,正面人物报道总是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心为公、忘我奉献”、“舍己救人”等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与长篇通讯这样的报道方式及“我树榜样你学习”这样的单向报道模式联系在一起。如今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变化,正面人物报道也应有改革与创新,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就是正面人物报道理念创新的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作为新时期我党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报肩负着为本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任,那么,作为企业报,宣传本企业涌现出的典型人物,讴歌典型人物的思想品德,弘扬典型人物的崇高精神,就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研究探索搞好典型人物报道,对企业报来说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畅 《东南传播》2018,(4):154-156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一种重要报道文体,在我国政治宣传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数量和影响力比上世纪明显减弱。除却自身局限外,媒介环境、受众需求的变化均对典型人物报道效果产生影响。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出发,以《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及理论在实践中的表现,寻求新时期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