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刊中地理报     
2007年6月27日,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使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4个,这也是中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约占  相似文献   

2.
明茗 《初中生辅导》2008,(Z4):90-92
2007年6月27日下午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近40分钟的审议,通过"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  相似文献   

3.
2008年7月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全票通过,中国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国第7个、江西省唯一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坐落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与玉山县的交界处,位于北纬28°54′、东经118°03′,面积达229平方千米。主  相似文献   

4.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海上丝路从这里铺向世界……"一首脍炙人口的《蓝蓝泉州湾》,缓缓铺开了一幅蓝色的历史画卷.2021年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22个遗产点具有鲜明的海上贸易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特征,见证着"刺桐"这座古代"东方...  相似文献   

5.
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2008年7月2日—10日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从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47个候选项目中选出z最新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正>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新闻网报道)  相似文献   

7.
于朝霞 《广东教育》2010,(10):47-49
【背景材料】 2010年7月25日至8月3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在会上,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分别于2010年7月31日和8月1日,先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已增加到40个,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来自中国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遗产数目增加至56项!作为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当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确不弱,比如世界上最早的跨海大桥——洛阳桥便坐落在泉州。洛阳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在四大古桥当中,洛阳桥恐怕是其中最独特的一座了。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体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建筑群及相关街区成为中国的第31处世界  相似文献   

10.
背景材料: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于北京时间2008年7月7日晨,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已达36处,已占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1.
倪豪孔 《新高考》2009,(10):56-57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各国代表审议决定,把“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六项世界遗产,也是继武夷山之后,福建又一个获此殊荣的文化成果。“福建土楼”作为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聚族而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因其符合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第三、四、五条标准,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三峡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协办的"'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四届代表会"于2007年6月23日至25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3.
《甘肃教育》2007,(11X):F0004-F0004
2007年6月,经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使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5个。  相似文献   

14.
豌豆 《红蜻蜓》2024,(15):20-23
<正>小档案站点:杭州西湖种类:世界文化遗产位置:中国关键间:人间天堂、文化名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说杭州是一首诗,那么西湖就是这首诗的灵魂。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不少,但西湖却自有它的过人之处。它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同时它也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福建武夷山     
《甘肃教育》2007,(2X):F0004-F0004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是中国的著名旅游胜地。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23处,中国第4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此外还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公约》的管理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同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自1975年《公约》正式生效后,已有176个缔约国。截至2003年7月4日,全世界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754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有2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名录,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2013,(9):66-67
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壮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定于8月6日至8月8日在我省荔波县举办,这是国内首个以儿童为主题、面向全球的的国际动漫节,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以儿童为主题的文旅结合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动漫节以“欢乐儿童、动漫荔波”为主题,“中国的昂西、世界的荔波”为口号,倡导发现、培养、造就其有艺术才华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位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一座享誉世界的佛教名山。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8处世界遗产。时至今日,在五台山佛教文化景区的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景区应该有效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以及景区管理四个方面着手,从而促进世界遗产地五台山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