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案例:一个特级教师要到一所乡村小学上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都没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不以为意,有的认为凭关系混的,有的说是靠年龄熬的。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料到竟是一位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她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她进了全校闻名的后进  相似文献   

2.
吴友智 《师道》2008,(7):83-85
不妨先请看一案例: 一个特级教师应邀到一所乡村小学上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都没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不以为然,有的认为凭关系混的,有的说是靠年龄熬的。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料到竟是一位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她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结果她进了全校闻名的后进班。  相似文献   

3.
特级教师     
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教师将要在这所乡村小学讲一节公开课。这所乡村小学里的老师谁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意;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料到竟是一个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打扮鲜艳时髦一些的话,她可以和巩俐比俏。特级教师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  相似文献   

4.
特级教师     
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教师将要在这所乡村小学讲一节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都没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料到竟是一位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特级教师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谁也没有想到她进了一个全校闻名的后进班。上课铃响后,所有听课的教师都进了教室。这间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桌上的…  相似文献   

5.
2013年教师节,刚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张鹤仪给母校合肥一中历史学科高级教师吴晓云老师寄来一张自制的“另类”贺卡——特级教师证书。张鹤仪说,在一中,好几位特级教师教过我,认为吴老师肯定是特级教师,可她说不是的;但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6.
于振波 《班主任》2006,(8):28-29
《教师博览》2006年第2期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所乡村小学好不容易请到了一位省特级教师来上一节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熬工龄评上的……  相似文献   

7.
某杂志2006年第2期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所乡村小学好不容易请到了一位省特级教师来讲一节公开课。此前学校里的老师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想到竟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性。特级教师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谁也没想到她进了一个全校闻名的后进班。上课铃响了,所有的听课老师都进了教室。这间  相似文献   

8.
成尚荣 《江苏教育》2007,(22):13-13
最近,读了张兴华徒弟们的一组文章。这些徒弟回忆起张兴华对他(她)们的培育与教诲时,个个心潮澎湃,有的“尚未落笔,已是泪流满面”;有的把“师傅”写成了“师父”.理由是“怎么可以用一个对陌生人都可以随便称呼的‘师傅’来称呼那既是师又是父的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人”?他(她)们说得最多的话是:“一个人,一辈子。”是张兴华影响了一批人,影响了他(她)们一辈子。读着读着.一股暖流升腾起来,我要对张兴华说:你是最优秀的特级教师!你是真正的大师!  相似文献   

9.
特级教师     
一所乡村小学好不容易邀请了一位省特级教师来讲一节公开课。学校里的教师都没有见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来的……  相似文献   

10.
点亮心灵     
一所农村学校好不容易邀请到一位省特级教师来上一节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们没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料到竟是一位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问答     
十一问: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有的同志说,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其实并不这么简单。北京市的特级教师霍懋征曾经介绍过,她教《一个苹果》一课时,有些孩子对课文的思想意义并不理解。他们问:“运输员渴成那样,捡到一个苹果为什么自己不吃而要交给连长?连长又为什么不吃,而几次传给战士呢?”有的孩子说:“不吃是因为不好意思。”在读到连长几次动员大家分吃苹果,结果八个战士只吃了一小半时,  相似文献   

12.
(四)滕昭蓉的“童话引路”改革实验滕昭蓉同志是湖南省麻阳县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原任教于凤凰县箭道坪小学,现任教于湘西吉首民师附属小学。1、课题的提出滕昭蓉同志1969年参加工作。参加工作后,她曾对以下现象感到迷惑不解:不少学龄前儿童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爱说爱笑,爱唱爱跳,原以为这些孩子入学后一定会成为聪明好学的学生,出乎她意外的是,这些孩子进校读了几年书以后,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逐渐下降,有的本来爱说爱笑,课上却不举手发言,有的只喜欢翻翻连环画,不能独立阅读其它课外书籍,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  相似文献   

13.
许多中学生在心理咨询时诉说自己喜欢上了异性同学,不知如何是好.有的说:"她已经占领了我整个心,白天上课的时候,时不时地看她几眼,我就觉得心里特别舒服."有的说:"我没有精力去学习,我好像失去了她就像失去未来一样,我像一只没有目的的蚊子,到处乱飞."有的说:"因为我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时候……所以我不敢对她表白我的爱,怕对她的学习不利.但我每天都想见她……"  相似文献   

14.
刘方 《教育》2009,(31)
近日读到一则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学前班老师问学生:"花儿为什么开?"有的说:"她睡醒了,想出来晒晒太阳。"有的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谁穿的衣服更漂亮。"有的说:"她想和蜜蜂逗着玩。"有的说:"她也长耳朵,想听听小朋友唱歌"……  相似文献   

15.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曾在一次重要学术会议上作《角的度节》研究课.下面是这节课中的一则精彩片段。片段(引入新课后,华老师让学生尝试去量一个角,结果学生有的说是100°,有的说是80°)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10,(20):21-29
有的已退休,有的已调动,有的在坚守,有的在成长,2010年10月9日,在本刊编辑部的提议下,三代杨高语文组成员再次聚首杨高校园。这个由于漪亲手组建的语文组,在她的关心和帮助下,史无前例地培养出了三代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7.
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教师将要在这所乡村小学讲一节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都没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与写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在我看来,这情景、这声音、这形象、这旋律直指孩子的感性世界.特级教师王菘舟说,感性是学生本有的,教师之功在于激活、唤醒和调动这种本有的感性.那么,如何使词语教学"感性"起来呢?  相似文献   

19.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所乡村小学好不容易请到了一位特级教师来讲公开课。学校里的教师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他们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来的,或者是靠年龄熬来的……  相似文献   

20.
名校名师     
“教了一辈子遗憾的课”于漪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辈、著名的特级教师,是全国语文界的一面旗帜。有人评论于漪说:“于教师的课很难学,因为她的教学没有模式和程式,天马行空,左右逢源”。于漪老师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她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老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于老师说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