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视字幕新闻的作用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字幕新闻是指播映在其他节目画面下端(或其他位置)的无声文字(文字新闻与口播新闻交叉重迭的部分,一般被视为口播新闻类)。由于文字新闻可以随时插播,因而只有它可以胜任“电视新闻时效优势的质的显示”。字幕新闻虽以屏幕文字的形式出现,却因其具有游离于画面及声音内容之外独立报道新闻信息的特性,而成为一种不同于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等传统新闻体裁的新型的报道样式,开辟了电视新闻“视”、“听”之外的另一个“读”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记者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懂得视觉逻辑。这是电视新闻写作同其它新闻媒介的新闻写作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所谓视觉逻辑是指新闻文字受画面支配这一现象。记者撰写的新闻稿件、登在报上,读起来顺口,在广播中播出来,听着顺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稿件能与画面相配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些同志认为新闻播音比较简单,新闻稿篇幅不长、文字质朴,不需要去刻意创作,只需照本宣科一读而已,甚至有的持应付态度。这在实践中造成的后果是:播音员播的马虎,听众听的糊涂。久而久之,形成了播音员播不好,听众也不爱听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4.
时统宇 《新闻传播》2005,(11):20-21
“新闻怎么写,怎么写新闻”是我们这些新闻学研究者和教学者时常要回答的问题。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轻松,因为这个问题的影响面太大了,情况太复杂了。在当下藉着各种媒介,涌入干家万户的“海量新闻”之中,每一条新闻背后的作者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尝试着运用各种技巧,希望受众愿意读(听、看)、能够读(听、看)、甚至读(听、看)了再读(听、看)。  相似文献   

5.
每天读报纸,听广播和看电视,我都是先看新闻报道。我想,有这种习惯的人大概不在少数。可见,新闻报道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新闻写作的文风对社会的影响想必也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现在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弘扬祖国文化”。而新闻写作在弘扬祖国文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少中小学生写作文时就常常仿用我们广播、电视和报刊上的语言和文字。而语言和文字又是文化的“基因”或“细胞”。由此可见,新闻写作中的那些疵瑕和陈词滥调也可能对社会文化生活有所感染。本文只拟就当前新闻写作中最流行、最时髦的又是最常…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报纸新闻显得慢了。如在第三届世界杯女排比赛期间,人们通过收音机、电视机就先于报纸听、看到既有文字、图象和现场实况,又有说明和解释,具有综合立体的报道。报纸新闻遇到这种挑战,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不同于其它传播媒介如报纸新闻、广播新闻,其最大区别在于,电视新闻是画面和文字结合而成的。广播新闻以声音进行传播,报纸新闻以文字形式做报道,电视新闻则以画面和文字(转化成声音)的形式诉诸于观众。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画面与文字二者的关系能否处理得当,对新闻制作很重要。画面与文字的关系在电视新闻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时,画面起到表现新闻的主要作用,而文字则仅仅起到补充说明画面的作用;有时文字又起到主导作用,画面辅之;在一些新闻当中,画面与文字又占有同等的份量。可见,  相似文献   

8.
出于新闻职业习惯,看报刊喜欢挑毛病、找岔子,然后翻词典、查资料,妄评一番。我自诩这是学习和记忆的一种手段。这不,读《新闻战线》1992年第3期的文章《新闻写作中的“虚”与“实”》,又挑出毛病了。该文引用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段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除去用其它的新闻传播媒介的共性外,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可视性,即直观形象性,人们说、听广播、读报纸,而对于电视,却必须说看。就其表达手段来说,广播用其声音,报纸见诸于文字,电视除去文字解说、字幕、音响之外,更多的则依赖于画面。因此,如果要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新闻主题,达到其应有的新闻价值,就要充分调动画面语言、拍摄和剪接好图像,把最好的图像呈现在观众面前,就是说,要让画面说话。  相似文献   

10.
版面是报纸等文字载体的形式概念,排版是为了体现编辑部的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读者。广播新闻是新闻以声音的形式在某个节目时间段的集合,节目的编排也是为了体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听众。因而,广播新闻节目可以借鉴报纸的版面意识,同时更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形成广播新闻特有的"版面风格"。一、避开劣势,让广播新闻"版面"重点突出、"一听了然"毋庸讳言,广播媒体的劣势在于"转瞬即逝"。那么,怎样才能让它抓住听众,吸引听众一路听下去,并且能在其记忆中留下印记呢?笔者提出广播新闻节目要有版面意识,就是要借鉴报纸的长处,避开自身的劣势,使得一档广播新闻节目重点突出、"一听了然"。先说记者。广播记者报道新  相似文献   

11.
出于新闻职业习惯,看报刊喜欢挑毛病、找岔子、然后翻词典、找资料,妄评一番。我自诩这是学习和记忆的一种手段。这不,读《新闻战线》1992年第3期的文章《新闻写作中的‘虚’与‘实’》,又挑出毛病了。该文引用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段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  相似文献   

12.
让新闻语言充满情趣,是摆脱呆板、枯燥、公式化语言的有效办法。说到情趣,其实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写得流利通畅,朴素生动,叫人读了感到干净舒服,别有风味,就可以了,倒不在于文字花哨。一、多用短句短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洁有力,字少意多,意思又一目了然。毛泽东同志写的新闻《辽西大捷全歼敌二十个师》,  相似文献   

13.
王运莲 《大观周刊》2012,(27):227-227
小学语文是人生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将直接决定今后人生价值的大小。小学语文最重要的基础莫过于识字、写字,积累词语,丰富句式,形成听、说、读、写的最基本的能力。而在这方面,听写是十分重要的训练形式。因为合理的设计听写是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和写的能力的捷径。它要求边听边用文字把听到的内容按要求记录下来。它需要耳、眼、手、脑的密切配合,把听到的语音和它所表达的记忆,同能代表它的文字符号迅速联系起来。它是掌握字、词、句基本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健 《声屏世界》2000,(6):51-51
所谓视觉逻辑,通常是指电视新闻文字受电视画面支持配合这一特定现象,具体表现就是镜头中的拍摄事件、动作与文字是否按逻辑合理组合。这是电视新闻记者采写新闻与其它新闻媒体记者新闻写作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因为其他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只要读起来顺。,听着顺耳,而不需要与画面相配合,但电视新闻记者采写稿件的词句安排,却一定要受拍摄录相素材带的视觉逻辑制约,例如:有这样一组访贫问苦新闻镜头,在编成电视新闻时,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的切换。都应该使有关动作相协调。也就是说在第一镜头的最后,如果访贫问苦人员进了被…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新闻报道与十年前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变化,新闻舆论宣传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不断得到提高。现在不仅城市里的人喜欢看报纸,听新闻,看电视,就连我们这个既有国营,又有个体,还有合资的集团公司的职工都把读报纸、听电台、看电视当成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靓丽离不开新闻图片,新闻图片的吸引力、感召力、冲击力和影响力已与文字平分秋色、相得益彰;同时与市场接轨,把报业做大做强,新闻摄影又有着文字难以替代的特殊功能。展现新闻摄影特色,发挥新闻摄影的主体作用,提高新闻摄影的履职能力已成为国内各报业集团的共识。从新闻理论角度讲,应该说图片报道与文字报道,一个是视觉形态的新闻,一个是文字形态的新闻,在统一的报纸平台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表现在竞争方面的不是载体展现的自身形式,而是载体所载的新闻价值,谁的价值大,报纸就选用谁。表现在合作方面,主要是反映在…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学习出版的领域中,为了突破纸本出版无法发声达到训练听的功能,配合科技产品的进步,人们做过很多的努力,从听收音机、录音带、CD、VCD,到最近的MP3,但语言学习的出版品似乎总是有着楚河汉界,阅读语文和听语文,一直是两件独立的事.而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光学数字点读笔",将阅、听融为一体.当你拿起图书或杂志,只要用笔轻轻接触里面的文字或图片,就能立刻听到文字的读音或是与图片相对应的声响,光学数字点读笔"随点随读"的功能,让声音出现的速度跟上了阅读的速度.这就是台湾大新出版社的研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广播现场短新闻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新闻作品,其特点是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捍、富有广播特点,能通过广播宣传出去. 一件好的广播现场短新闻作品,首先必须具备所有现场短新闻所共有的三个基本特点,或者叫三个基本要素。其一是新闻价值较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二是现场感较强,有对新闻现场绘声绘色的描写,能使听众或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其三是篇幅短小精粹,能在三五分钟内听完。此外,它还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就是新闻事实更加具体、形象,更易于为听众所理解,所记忆;文字语言更通俗,更易懂,更适合“播”的需要和“听”的要求。下面谈几个具体  相似文献   

19.
罗继莲 《大观周刊》2012,(51):363-364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丁单词的记忆很是费力.往往耗时很长.其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因此词汇教学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既省时又高效的问题。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顺利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进行英语交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报刊的“可读性”成为一个十分现实和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音像视听媒体快速膨胀,“看”与“听”比起“读”来要轻松、直观得多,阅读“退席”已成为一种文化忧虑的情况下,如何把文字传媒办得可读,让人爱读,以争夺日益狭小的市场,成了报刊界同仁不能不为之殚精竭虑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