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纳斯是生活在森林中的蜘蛛人,在加纳传说中,他既狡猾又贪婪。传说他把世界上所有的智慧都收归己有,盛进一个很大的瓦罐中随身携带。他得意地说:“我拥有世上所有的智慧。”他用一根粗壮的葡萄藤拴住瓦罐,整天挂在脖子上吊在胸前。但是他仍旧担心有人会偷走他的智慧,“怎样才能让我的智慧安全呢?”他终于想出个办法,“我要把瓦罐藏在森林中最高的树顶。”他找到森林中最高的树。他往树上爬时,胸前的瓦罐总是很碍事,他的儿子问道:“爸爸,你在干什么?”他说:“世上所有的智慧都装在这个瓦罐里,我要把它藏到树上,这样我就永远是最聪明的人了。…  相似文献   

2.
小狗小白     
“六一”儿童节那天,爸爸送给我一条小狗,我看它十分惹人喜爱,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白”。“小白”全身长着黄色的绒毛,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小绒球。头上竖着一双耳朵,可灵了。只要有一点点动静,它就会竖直耳朵;如果遇到陌生人,它就会汪汪地直叫。最有趣的要数它那一双黑里透白的眼睛,就像一颗黑珍珠,挺有神的呢。我和小白是好朋友,早上,我上学的时候,“小白”就会汪汪地叫着,好像在跟我说:“小主人,再见。”中午,我回家的时候,“小白”就会不停地叫着,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你在学校里上什么课?学得怎么样?”如果在学校我受到老师的表扬时…  相似文献   

3.
冬季悲歌     
走在橙色的黄昏里,凉风裹挟着冷气吹来,我不禁抽紧了脖子上的绿围巾。细细碎碎的绿线边子,被风随意地拨弄着。走着别人看不懂的舞步,"啪嗒啪嗒"响在我的心里,有些孤单,有些空寂,仿佛是离人的身影隐现在这个寒冷的季节!  相似文献   

4.
章剑和 《红领巾》2011,(11):4-4
家里有一个盛水的瓦罐,用了十多年,父亲一直舍不得扔掉。一次,我倒开水,一不小心把瓦罐打在地上,瓦罐被摔出了长长的裂缝。我想,这下父亲该把瓦罐扔掉了吧。可父亲没有,而是把它好好地搁起来了,说以后也许能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5.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台上的我招手,说: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油加利上细细的“再见!”朝阳而落泪。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  相似文献   

6.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同班的一个小男孩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我已经忘记我们当时为什么争论了,只记得我们争论不休的焦点是:我认为“我”是对的,“他”是错的——而他则刚好与我相反,他相信“我”是错的,“他”是对的。老师听了我们的争论后,决定让我们受到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训。她把我们带到讲台前,把小男孩安排在讲台的一边,把我安排在另一边,而在讲台的正中间,放着一个又大又圆的物体。我能够清楚地看见它是黑色的。之后,老师问小男孩:“那个物体是什么颜色的?”小男孩回答:“白色的。”他说那个物体是白色的!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7.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苏教版)的课本中有一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文中讲了一个小男孩在潮退后的沙滩上.把一条条搁浅在沙滩上浅水洼里的小鱼扔回大海,搁浅的小鱼很多.而阳光很强烈。用不了多久就会把水洼里的水晒干。小男孩根本来不及拯救那么多的小鱼。这时来沙滩散步的一个大人忍不住劝阻小男孩:“有谁在乎呢?”而小男孩仍不停地捡起小鱼说:“这条小鱼在乎。”“这一条,这一条,还有这一条……”。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触颇深。这一条条搁浅的小鱼不就像班中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稍落后于他人的后进生吗?小男孩对待小鱼如此有爱心。如此尽力。那我们教师更应该学习小男孩。  相似文献   

8.
请看这样一组教育细节———一个9岁的小男孩,把高中课本上的一篇长文章一字不漏地背完了。爸爸只是在点头的同时哼了一声。还是这个小男孩,把得到满分的期末成绩单兴高采烈地递给爸爸,爸爸则漫不经心地甩出一句———“我知道了,你可以去玩了。”还是这个小男孩,回家得意地告诉父亲“莱维特老师非常喜欢我,把我抱在膝盖上仔细地给我讲题。”爸爸不以为然地说“那有什么了不起”。再请看另一个教育细节———一位白人教师面对一个黑孩子:“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学生。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指头?”黑孩子慢慢抬起头,涨红了脸,望…  相似文献   

9.
富富:啪嗒、啪嗒、啪嗒,随着越来越近的拖鞋声,喧闹的茶座里安静了下来,因为谁都知道这是身为“电脑茶座”主持人的“我”到来了。  相似文献   

10.
我多么惊讶———当我在乡下看到一个老农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马拴在一个细细短短的木桩子上。“它会跑掉的?”我担心地对老农说。老农呵呵一笑,十分肯定地告诉我说:“才不会哩!”他说这匹马还是小马驹的时候,就给拴在这个木桩上了。一开始,它撒野地要从那木桩上挣出来。可是,那时它的劲儿忒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转,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没心思跟那个木桩斗了。有一回,我来喂它,故意把饲料放在它刚好够不着的地方,可它只是‘咴咴’叫了两声,脑袋就蔫耷了。———你说,它多乖!”我恍悟。原来,约束这匹马的不是那截细细短短的…  相似文献   

11.
小白长大啦     
去年,奶奶从集市上买回了一只全身雪白的小狗,我就叫它“小白”。小白长得可爱极了。一对灵敏的耳朵总是竖着,一有可疑的动静.它就会把耳朵竖得更直, 仿佛要把那微小的声音全部捕捉到。“小白”的眼睛也很灵活.  相似文献   

12.
祈祷     
教堂里,一个小男孩在祈祷:“上帝呀!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请把首都移到纽约吧!”一个牧师在旁边听到后,问小男孩:“小朋友,你  相似文献   

13.
童心     
一“哐啷!”似乎是开抽屉的声音, “谁?”我问。“是我,叔叔。”一个稚嫩的声音答道,“我……我找姐姐。”原来是邻居家的小男孩! 我放下笔,走出书房一看,他正在女儿堆放玩具的抽屉里翻找什么。“小弟弟、你找什么?”“我找姐姐。”“姐姐上学去了。”“我…我找姐姐的糖。”我笑了,走过去拉开另一个装糖果的抽屉——空的?! “对不起,小弟弟,姐姐把糖吃完了。”我抱歉地说。“哼,气姐姐得很!”小男孩噘着嘴晃着头走了。望着小男孩的背影,我一阵感动:真好,在小男孩纤尘不染的心里——人没有亲疏之别,家没有你我之分!  相似文献   

14.
慢慢陪着你     
朱捷梅 《福建教育》2014,(7):117-117
新学期,新面孔,新了解中,一个名叫岑岑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他不仅有严重的口吃,而且总是习惯性地用甩巴掌的方式回应别人。早晨来园,邻座的毛毛刚拉开小椅子,“啪嗒”一声,巴掌甩了过去,打得毛毛“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下课了,走进厕所,人多了有点挤,“啪嗒”一声,巴掌甩了过去,打得奇奇莫名其妙地捂着手臂瞪起了眼睛……缺失了语言表达的友好情感,又有火爆的攻击行为,谁还愿意跟岑岑做好朋友呢?他的快乐又从何而来?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开学将近一个月了,该有的耐心疏导用了一次又一次,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呵护童心     
寒石 《幼儿教育》2001,(12):33-33
有这么一个故事。暴风雨过后的早晨,一个小男孩在海边玩耍,他看到海滩边的好些浅水洼里困着许多被海潮卷上来的小鱼。浅水洼一个连着一个,被困的小鱼数以千计,而洼里的水很快就会干涸,这些小鱼不久都会干死。小男孩决定拯救这些小鱼,他不停地在一个个的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洼里的小鱼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一个在附近散步的男子见了,忍不住说:“孩子,这些水洼里的小鱼太多了,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相似文献   

16.
万能蚯蚓     
在一个美丽富饶的村庄,住着一条蚯蚓。一天,它孵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蚯蚓,因为它长得太奇怪了,蚯蚓的爸爸妈妈为了弄清它是不是真正的蚯蚓,立刻把它送到蚯蚓博士那儿检验。蚯蚓博士郑重其事地告诉蚯蚓的爸爸妈妈:“这是一条万能蚯蚓,你们以后就会知道它的能耐。”蚯蚓的父母高兴极了。果然,有一天,万能蚯蚓正在翻土,一个小男孩走过来,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准备拿着蚯蚓去钓鱼。万能蚯蚓看见盒子里这么多的同胞被小男孩囚禁,觉得这小男孩太可恶了,就用分身运输术把同伴运走了,自己也逃了出来。那个小男孩一看蚯蚓不见了,只好又去挖,偏巧这次又捉…  相似文献   

17.
奇斌 《小学生导读》2023,(Z2):44-45
<正>整整一天时间,小松鼠跳跳都没有看见好朋友小蛇细细。跳跳放心不下好朋友,就借着夜色跑去找小蛇细细。他找到小蛇细细居住的树洞,对着里面喊:“小蛇细细,你在家吗?”过了好一会儿,树洞里才传出一个有气无力的声音:“我……我在家……”跳跳担心地问:“小蛇细细,你怎么了?”小蛇细细痛苦地说:“我……我要……死了……”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阅览室里,只有一个读者,心理学家进去,故意坐在他旁边。多次实验表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他们或者很快换到远一点的地方坐,或者很警觉地问:“你想干什么?”的确,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使自己感到自由、放松的空间。这个实验让我想起一则寓言:一个瓦罐和一个铜罐在河里浮着,顺流而下。铜罐对瓦罐说:“挨着我,我身强力壮,可以照顾你。”瓦罐回答说:“谢谢你的好意,那恰好是我不愿干的事。如果你离我远点儿,我会平平安安地漂下去。如果我撞了你,就会被碰碎的。”…  相似文献   

19.
哥哥的心愿     
圣诞节前夕,保罗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节当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十分赞叹地问:“先生,这是你的车?”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哪!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保罗当然知道小男孩希望什么:他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他对这小男孩刮目相看。“我希望,”小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那样。”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  相似文献   

20.
《迷途笛音》这篇译文写的是“我”,一个6岁的小男孩到野外游玩时,在一个采石场里迷了路?一个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人发现了,没有直接去把“我”领出来,而是坐在树桩上旁若无人地吹起了柳笛,让“我”循声找到正途.看到“我”出来了.“乡巴佬”若无其事地说:“你好,小家伙.看天气多美,你是出来散步的吧?”“我”怯生生地点点头,说要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