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爱在细微处     
有一种爱,默默无言,却时刻感动人;有一种爱,不是轰轰烈烈,虽平凡却温暖;有一种爱,藏在细微之处。从教8年,今年有幸又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是天使和"小恶魔"的结合者,爱闹但又那么单纯善良,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如何爱孩子,并如何让孩子喜欢这份爱呢?  相似文献   

2.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附带着一所幼儿园。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笔者发现,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幼儿园的孩子升人小学后,其生活内容由以玩为主向以学为主过渡,虽然笔者所在小学的幼儿对学校环境非常熟悉,但他们对老师、对学习生活是陌生的,这就使初入小学的孩子们既感到新奇,又感到茫然、胆怯,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把学习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但兴趣有短时兴趣和长时兴趣之分。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有的学生今天上课非常专心、积极,抢着回答老师的提问,但第二天上课却无精打采;有的学生在一二年级的英语学习中饶有兴致,但上了三年级后,却对英语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也出现了分化。这些现象说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老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和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林立灿 《物理教师》2013,(11):37-39
笔者已在中学从教17年,回顾自己从教历程,从教第2年开始收集并整理“学生问题本”.所谓“学生问题本”就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物理学科所提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加以研究和解答的记录本.该记录本涵盖了高中物理的每一部分内容,详细记录了学生问题生成的时间和背景、笔者思考过程及解答、该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可在何时及何范围内使用.本文就此话题表达一些观点,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朗读无论是对英语语感的形成还是加强记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笔者所从教的藏族学生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或不进行朗读,严重到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强化藏族大学生朗读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6.
《师道》2010,(6):62-62
在农村从教求职招聘中,免费师范生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不平等竞争。这对免费师范生是不公平的,对那些没有享受免费教育,却有从教理想、从教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更不公平。  相似文献   

7.
何凤梅 《甘肃教育》2011,(14):27-27
笔者在教学一线长期从教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要真正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容易,尤其是有些教师安排的作业量过重,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下面仅就危害谈一谈笔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秋季开始,我市在新课程国家省级试验区中率先进行8年级物理新课程实验,作为一名教师,能率先走进物理新课程,参与新一轮课程实验,这对于从教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尤其在8年级物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评价,是我们普遍地十分关注却又感到特别棘手的问题,因为,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要靠我们去探索。一学期来,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方法进行学生评价,边实验边从中探明这种评价方法的基本观。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和一些做法,仅供实验区的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教28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现任四年级语文老师。在笔者的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深深感受到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重要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张白纸看似简单,然而在教学中却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它能把多种数学知识蕴含其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悟、玩中探,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都有非常巧妙的应用,笔者现辑录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对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新增加的内容。笔者翻开手头的资料,有在五年级教学的,有在初一年级教学的,却鲜见在二年级教学的。二年级学生能否接受这一内容?教学效果会如何?对于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在目标定位上又有何区别?一系列的问题激发  相似文献   

12.
自2002年秋季开始,我市在新课程国家省级试验区中率先进行8年级物理新课程实验,作为一名教师,能率先走进物理新课程,参与新一轮课程实验,这对于从教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尤其在8年级物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评价,是我们普遍地十分关注却又感到特别棘手的问题,因为,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要靠我们去探索.一学期来,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方法进行学生评价,边实验边从中探明这种评价方法的基本观.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和一些做法,仅供实验区的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3.
吕赟 《上海教育》2008,(17):5-5
笔者近日去某地一所名校参观学习,该校最大的特色就是课题研究工作非常出色,在近几年中已经分别完成一个国家级课题、三个省级课题、五个市级课题,且获得好评。然而在笔者打开一本本烫金的结题证书时,却发现该校所进行的几乎都是一些很时髦、却对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帮助不大的课题。笔者不禁疑惑: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究竟应该关注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先天忧  肖建辉 《班主任》2001,(12):12-13
去年,我新调入一所城市中学,承担初三两个班的数学课,并担任班主任.在短短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却出现了数起学生离家出走、缀学、打架等令人头疼的事情,堪称笔者班主任工作的"败笔之作".这几起事件在笔者10多年农村中学从教过程中从未出现过.在社会日益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本人自暴家丑,将这些"败笔"实录如下,希望能对教育同仁有些许的警醒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从教至今,笔者听过初中各个年段的许多英语公开课,也听过许多老师对所教年段学生的评论,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七年级的课堂学生热情似火.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问题的提出 我市地域广阔,居住分散,学校分布很不平衡。城镇与山场生源差额较大。为了更好地普及基础教育,利于偏远地区儿童就近上学,不得不设立一所学校。而学校学生总人数多的几十个,少的才十几个,学校每个年级多的十几个,少的三五个,甚至隔级招生。虽然解决了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问题,但是却非常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基于这种观点,笔者在四个偏远地区学校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山场学校相邻或相近年级合班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学习兴趣高。所谓的合班教学就是在山场学校里年级学生较少的情况下按学生年龄相近年级学段进行合班上体育课的一种教学形式。如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合班,也可以一二三年级、四五六年级合班,如隔级招生时、一三年级或四六年级也可以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工》2010,(2):F0002-F0002
从教34年。她全身心地投入这一事业并乐在其中。英语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哪一个角色她都干得精彩。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英语奥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她所教的英语学科成绩在历届升学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8.
<正>从教10多年来,听过的课近千节,每节课都让笔者有所思考,有所收获。但记忆中有两节课给印象最为深刻:一节是一年级的《小猫种鱼》,一节是四年级的《放弃射门》。这两节课同样出现"意外",但教者处理方法不一,效果各异。《小猫种鱼》的执教者基本功很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可是在最后一个教学生字的环节中,却出现了下面的一幕。师:"谁能用‘种zhòng’组词呢?"生:(纷纷举手)"种田、种地、种小麦、种西瓜、种稻谷……"师":对!真棒!"这时一个男孩突然举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多次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在解题教学中非常注重"解题技巧"的讲授.表面上,这些技巧既快又准地解决了本来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欢呼雀跃.但实际上,有些所谓的解题技巧却误导了学生,使不少学生在遇到一个新问题时,首先寻找有无快捷的技巧迅速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对问题所反映的数学本质的探究.1调查笔者在本校高三年级20个班级中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每班抽取5人,共100人.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教师层面上看:教师上课经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日在所任教初二年级中抽样调查年级五分之一的学生,问卷结果显示:在音乐、体育、文学和美术及电脑等项目中,表示"最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两成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欧美及港台的流行歌曲并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歌星,而对高雅音乐喜欢的却只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