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三物理课本有一道例题“把100克、80℃的热水跟300克、20℃的室温水相混合,经测量,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35℃。试计算热水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和室温水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把这两个热量加以比较。”利用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基本公式Q_吸=cm(t-t_0)、Q_放=cm(t_0一t),求得Q_吸=4500卡,Q_放=4500卡,经分析比较得到热平衡方程Q_吸=Q_放(过程详见课本)。这节课结束,学生对这公式只是从形式上记住了,而没真正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以及未掌握题目包含的物理过程。在后面的习题课上,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  相似文献   

2.
Ⅰ试题精选一、境空题1.晶体在熔解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93年天津市)2.冰吸收足够多的后能熔解为水,当水放出热量后变为冰时称为。(93年广东省)3.图12-1是某种晶体的熔解图象。看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熔解过程用了分钟;该晶体可能是(填晶体的名称)。(92年上海市)4.把冰水混合物放到室温是19℃的房间内,冰水混合物会热量,水的质量会。(92年宁夏)5.冰的熔解热是80卡/克,它表示在0℃时,。(91年武汉市)6.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沸腾不同于蒸发的主要特点有两条:第一是:;第二是:。(以年天津市…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二版)“热量”一章中,关于热量的单位有这样一段叙述:“人们把1克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作为热量的单位,这个单位叫做卡”。我认为,热量作为热量的单位的说法不妥。1克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1卡”,而热量的单位为“卡”,显然,不能把表示热量大小的“1卡”作为热量的单位“卡”。南京工学院等七所院校编的《物理学》(1981年7月第2版)中先告诉热量的单位,然后规定:“使1克纯水的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1卡”。《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国朝孔、廖远扬编。中国地质  相似文献   

4.
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p.73观察萘熔解的演示实验,按照课本上给定的装置,操作上不够方便,演示时萘粉要加热近8分钟才开始熔解,易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脱节,加之本节涉及到熔解与凝固、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熔解热等概念,又第一次接触用图象法表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故而在45分钟内很难授完新课,为此我对该实验做了改进。 1 实验装置和演示方法如图所示,取两支口径分别为3cm和2cm的试管,在小试管中装入适量萘粉,同时较均匀地装入几枚订书钉,在大试管中装入50℃~70℃的水至约三分之一管长,然后把小试管套入大试管中,使小试管露出2cm左右,盛萘粉部分刚好浸没水中,在大小试管之间  相似文献   

5.
问题已知在四面体ABCD中,AB=CD=a,BC=AD=b,AC=BD=c,(1)试证明:a2<b2+c2;(2)取G为AB的中点,K为CD的中点,证明GK⊥AB,且GK⊥CD;(3)试用a,b,c表示四面体ABCD的体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两个用定比λ表示的斜率公式及解题时的巧妙应用.定理1若AB是椭圆Γ1:b2x2 a2y2=a2b2(a>b>0)或双曲线Γ2:b2x2-a2y2=a2b2或抛物线Γ3:y2=2px(p>0)的焦点弦,F为焦点且AF=λFB,(A在B之上),则弦AB所在直线斜率k满足k2=(λ 1)2(λ-1)2e2-1(λ≠0,λ≠±1  相似文献   

7.
题目:如图1在△ABC中,DE∥BC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过点E作EF∥AB交BC于点F,请按图示的数据计算.(1)求平行四边形DBEF的面积S,(2)求△EFC的面积S1,(3)求△ADE的面积S2,(4)发现的规律是什么?解:(1)S=BF×3=2×3=6.(2)S1=12CF×3=12×6×3=9.(3)因为:DE∥BC,EF∥AB.所以四边形DBF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E=BF=2,所以∠ADE=∠ABC.因为∠A=∠A,所以△ADE~△ABC.  相似文献   

8.
题如图所示,直角梯形OABC、中,AB∥OC,AB=1,OC=BC=2.直线l:x=t截此梯形所得位于1左方图形面积为S.则函数S=f(t)的图象大致为( )  相似文献   

9.
定理在△ABC 中,D 在 AB 上 ,AD=λ·AB,BC=a,CA=b,CD=m,则∠C=90°的充要条件是 m~2=λ~2a~2+(1-λ)~2b~2(0<λ<1).证明:设(?)=b,(?)=a,则(?)=a-b.(?)=λ(?)=λ(a-b),(?)=(?)+(?)=λa+(1-λ)b,((?))~2=[λa+(1-λ)b]~2.∴m~2=λ~2a~2+(1-λ)~2b~2+2λ(1-λ)a·b.∠C=90°的充要条件为 a·b=0,即 m~2=λ~2a~2+(1-λ)~2b~2.当λ=1/2,a~2/b~2,a/(a+b)时,CD 分别为 AB 边中线、高  相似文献   

10.
景海燕 《新高考》2007,(Z1):48-51
向量具有代数与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故它是联系多项知识的“桥梁”,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数学高考重视能力立意,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因此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的融合交汇是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复习解析几何时应适时地融入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渗透平面向量的基本方法.知识回顾1.|AB|→线段AB的长.注意:AB2=|AB|2.2.AB=λBC→点A、B、C共线(λ>0、λ=0、λ<0时,A、B、C三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何?).3.OC=λ1OA λ2OB且λ1 λ2=1→点A、B、C共线.4.AB.BC=0→AB⊥BC.5.∠ABC为钝角→BA.BC<0(但不…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省中专招生考试数学第六题是一道平面几何问题,原题:巳知△ABC的AB=2(3~(1/2)),AC=2,BC边上的高AD=3~(1/2).(1)求BC的长,(2)如果有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在AB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AC、BC上,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解法1 ∵AB、AC均比AD长,  相似文献   

12.
建议与更正     
对一幅图象的意见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萘的熔解和凝固图象”是离开实验事实而臆造的图象,它未能真实揭示物理量变化的客观规律。一、图象中描绘固态萘和液态萘在同样加热条件下温度升高的图线AB和图线CD斜率相同,表明固态萘和液态萘的比热一样,这是违反客观实际的。事实上,液态萘的比热稍大于固态萘的比热。在用同一热源使同质量的固态萘和液态萘在单位时间里吸热相等的情况下,液态萘升温较慢,CD的斜率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下册第109页有这样一道例题:如图(1),已知OA、OB不共线,AP=tAB,用OA、OB表示OP.图1解:∵AP=tAB∴OP=OA AP=OA tAB=OA t(OB-OA)=(1-t)OA tOB细察本例条件和结论可以发现:(1)A、B、P三点共线(2)(1-t) t=1(3)若t变化,则OA(或OB)的系数也随之变化.可以证明,下列推广成立.推广(一):不同三点A、B、P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λ(λ≠0,λ≠1),使OP=λOA (1-λ)OB,(亦可写为OP=λOA μOB,λ μ=1)其中O为平面内任一点,并且满足:1°λ>1时,点P在AB线段的反向延长线上2°0<λ<1时,点P在AB线段上3°λ<0时,点…  相似文献   

14.
1990年的全国物理竞赛有这样一道热学题: 有一壶水,水温是10℃,把它放到火力恒定的炉火上烧,当气压为一大气压时,经20分钟即沸腾,若继续放在火上,试估算再经过约多少分钟后,这壶水被烧干。(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即可) 综合卷面,考生有以下几种正确解法: 1.水温从10℃升高到100℃每分钟所吸收的热量: cm·Δt/20=1×m×(100-10)/20=9/2m(卡) 设t_1为水全部汽化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一、考察面积表达式考察同一个几何图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 ,从而得到等量关系 ,寻找出解题的途径。例 1.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的周长为 5 2 ,自顶点 D作 DE⊥ AB,DF⊥ BC,E、F为垂足 ,若 DE=5 ,DF=8,则 BE+BF的长为。分析 :由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高 ,自然联想到它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 ,得到关于 BC、AB的一个方程 ,再结合周长 ,就可使问题迎刃而解。由于题中只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没有指明其形状 ,因此应分类讨论。简解 :(1)当∠ A为锐角时 (图 1) ,有 :AB+BC=2 6 ,5 AB=8BC,∴ BC=10 ,AB=16。由勾股定理有 :AE=5 3…  相似文献   

16.
高一(下)第109页例5:已知OA,OB不共线,AP=t AB,(t∈R),用OA,OB表示OP.[答案:OP=(1-t)OA t OB]图11结构特征如图1:①(1-t) t=1;②当P在线段AB上时,t,1-t与OA,OB“交叉”相乘.2等价变换若A、B、P3点共线,则OP=λOA μOB,其中λ μ=1.证明设AP=t AB,则AO OP=t(AO OB),所以OP=(1-t)  相似文献   

17.
例已知四边形ABCD,仅从下列条件中,任取两个加以组合,能否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最多可以有多少种组合,请写出来.(1)AB∥CD,(2)BC∥AD,(3)AB=CD,(4)BC=AD,(5)∠A=∠C,(6)∠B=∠D.  相似文献   

18.
题目求证:G是△ABC的重心的充要条件是GA GB GC=0.证明:(1)必要性:如图1,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G是△ABC的重心,所以GA=32DA=32(DC CA)=23(21BC CA),同理可得:GB=23(21CA AB),GC=23(21AB BC),所以GA GB GC=2312BC 12CA 21AB CA AB BC=23×23(CA AB BC)=0→.(2)充分性:  相似文献   

19.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它包含以下三个真命题 :在△ ABC中 (如图 1) ,(1)若 AB=AC,AD⊥ BC,那么 BD=CD,∠ 1=∠ 2 ;(2 )若 AB=AC,BD=DC,那么 AD⊥ BC,∠ 1=∠ 2 ;(3)若 AB=AC,∠ 1=∠ 2 ,那么 AD⊥ BC,BD=DC。可以证明 ,上述三个命题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综合上述六个命题 ,可知 :在△ ABC中 ,如果 1AB=AC;2 AD⊥ BC;3BD=DC;4∠ 1=∠ 2四项中任意两项成立 ,那么其余两项一定成立。下面举例说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在解题中的应用。例 1.已知 :…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其中一道选择题是:如图所示,半圆O的直径在梯形ABCD的底边AB上,且与其余三边BC、CD、DA相切.若BC=2,DA=3,则AB的长(A)等于4,(B)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