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调查厌学体育课学生自我归因的内容及结构,以及比较厌学体育课学生和非厌学体育课学生的不同特点,从中了解到一些带有代表性和有规律的因素,找出影响厌学体育课学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主要归因,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忠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43-444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存在问题而不被学生喜欢的归因,就如何完善体育课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终身体育能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等核心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8,(2):3-4
归因训练是目前归因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归因训练能够使参加体育课学习的高等学校学生将其成败归因、情感、期望水平和心境等向积极方向转化,继而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成就动机等。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各项目成绩评价时总有部分学生或逃避或故意“出工不出力”而影响学生的真实成绩,这是什么原因呢?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学生主要是初次成绩评价时因各种压力发挥失常,成绩反而大大不如平时,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再加之部分学生的起哄、嘲笑等等,几次如此后,产生了错误归因,认为练不练都一样,不如不练,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就导致个别学生平时都拒绝练习,有的学生则是为应付老师,实际练习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男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归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男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自我归因 ,指出了影响体育差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主要归因。  相似文献   

6.
归因理论中指出积极的归因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水平,进而影响后继行为。本人针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利用归因训练方法,探讨该训练对大学生体育课动机水平和成绩影响。实验后表明,学生的成就动机发生积极而且显著的变化(P<0.01),成绩较实验前有所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学体育课考核评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考核如何能够科学地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许多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因为它关涉到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体育素质的真正提高。文章针对当前中学体育课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根据体育考核评价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体育课考核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研讨背景:体育课考核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等的有效方法,还是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根据统一标准对学生所完成的动作质量高低以及量化成绩的优劣给出一定的分数已不能满足体育课教学改革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全面、准确、科学、可操作性的考核与评价不仅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成绩,而且又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发育和健康状况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广大体育教师应如何对体育课教学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希望大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以便相互借鉴、学习,为今后的体育课教学考核、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形成切实有效的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研讨话题一:体育课考核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体育课考核的内容、方法有哪些?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评价学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运动情感的培养。那么体育课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运动“温馨的评价”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满堂彩爱听表扬和夸赞是人的天性。因此学生练习时,哪怕只是得到老师的—个首肯的点头,一句赞扬的话语,都会兴奋不已。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我不管发现学生那一方面的优点,都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这种全方位无批评式的体育课,大大…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学生体育技术考评中的心理行为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在学生体育技术考评中的心理行为及其调控●张卫民张鹏黄方伟刘学生的体育技术考评,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学生的体育技术考评中,教师的心理行为对学生体育课的考核成绩及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影响极大。由于教师在评价学生体育技术时,其心理活动变...  相似文献   

11.
运动归因与学生积极体育活动态度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曾永忠 《体育学刊》2002,9(2):44-46
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学生运动归因方式与体育活动情感障碍的关系做了多维分析考察,提出了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水平,克服体育活动情感障碍,使之形成积极的体育活动态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师体育系学生考试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探讨了高师体育系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1)学生对考试成败有不同的原因认知;(2)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情境,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结果能改变;(3)成功后主要产生感激、自豪、欣慰的体验,失败后主要产生内疚、惋惜的情感反应;成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4)体育系学生的成败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归因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归因、归因训练和教师与学生的归因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体育教学中的归因研究多偏重学生的归因及其训练,对教师与学生的归因偏差研究薄弱.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主要采用实验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延吉中学高一年级1-4班的73名女生进行为期13周的教学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评价方案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学习兴趣、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及体育学习态度,对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探究行为和体育关注行为方面效果不显著,在改善学生体育健康行为方面没有产生好的效果.(2)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评价方案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3)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评价方案对提高高中女生的评价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探析了归因理论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如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并指出教师在篮球教学中要进行自我归因,并掌握归因技巧,引导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归因,从而提高篮球技术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评价再认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从体育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3个方面分析讨论,提出体育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注重评价的诊断与激励功能,以此建立体育评价的内容,即:一是要从重结果到重达到结果的过程;二是从重动作技术到重身心健康;三是要注重体育教学的情感陶冶性。体育评价标准的改革,要改变以往体育理论考试的标准化和技评的数量化,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要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留出最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吴晓红 《体育科技》2013,(6):102-106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传授“知识为本”转向发展“能力为本”.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指示精神,参照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方案,结合专业特色,研制了一套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教学能力是培养高质量体育师资所必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内容全面、方法合理、措施规范、结果真实可信,是一套能全面、客观、公正反映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陈琦 《体育学刊》2002,9(6):12-14
终身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空间,要突破原有的只重视运动技术、运动能力的评价体系,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确立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操作上将显性与隐性、过程与结果、起点与进步评价相结合,对大中小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的指标和权重有所侧重,切实提高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归因方式是个体跨越不同情境与时间而表现出来的特定归因倾向,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对个体的情感、自我评价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存在年级、性别、独生与否及城乡来源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在分析我国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评价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构建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了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评价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