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晶 《辅导员》2014,(22):43-43
在加拿大,人们最常去的就是博物馆。当流连在各种博物馆时,不难发现最有特色的当数那里的儿童博物馆,进去逛一圈,便会颇有收获。加拿大的儿童博物馆是中小学生的“实践基地”,为什么能够得到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呢?原来,在这里能看到古老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原汁原味的建筑——中国小摊、别具匠心的艺术同地——剧院、精心布置的舞台道具,还有各种实体建筑、交通设施、浓缩的各地风光等,这些百分百还原真实的情景,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知感兴趣的事物。  相似文献   

2.
廖伟  林洁 《中国德育》2014,(19):56-57
正重庆闹市中心古老的清真寺旁,坐落着重庆主城区唯一的民族小学——重庆精一民族小学。学校坚持"多元一体,惟精惟一"的办学理念,恪守"学如浩瀚,求其一精"的校训,百余年的育人积淀,让各族儿童在民族校园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以生活化、体验式的教育活动达成文化育人,让孩子们在民族校园中逐梦成长。打造体验式"博物馆"校园行走于百年精一的校园,各种开放区域、生活场景让各族儿童流连其间,博物馆式的校园让孩子们时刻接受中华优秀民  相似文献   

3.
王晓华 《甘肃教育》2012,(16):48-49
为了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暑假,近期,由天水市麦积区妇联、区教体局和区文化馆联合开展的以"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为主题的"快乐假期——关爱留守儿童在行动"活动正式启动。连日来,来自天水市麦积区道南小学、桥南小学等学校的近150名留守儿童分别参观了麦积区博物馆和龙园,在博物馆里他们个个听得专心、看得仔细、记得认真;留守儿童还走进麦积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阅读儿童科普书籍,上网查看有关资料。活动中,麦积区妇联还为孩子们送上了书包、文具盒等小礼物,并希望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4.
1913年8月1日,世界上第二家儿童博物馆——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作为"推进科学教学的思想和教学材料的交流中心"面向公众开放了。在随后的九十多年里,它生动、活泼、直观的寓教于乐形式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满足了各个年龄段儿童的成长需要。博物馆的展览、表演和教育活动以"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为基础,认同儿童按自己的速度,在自由氛围中学习。在"玩"的过程中,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认识、科学和艺术认知等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5.
儿童共和国:在意大利威尼斯附近的普列达维那镇有一个“儿童共和国”。“国民”全部是5-18岁无家可归的孩子。内设有学院、商店,还发行内部流通货币,供孩子们使用。国际幼儿园:在英国约克那迪斯伯里市有一所独特的国际幼儿园。在这所幼儿园里,有来自中南美洲、土耳其、希腊、亚洲等地的儿童,他们互相用本地语言交谈,并且学习对方的语言。因此,多数孩子懂得几种语言。儿童博物馆:美国有一所专门为儿童设立的博物馆,馆中以各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展品启发儿童热爱科学。儿直发明它:巴黎有一座专门为儿童开设的发明宫。宫内以各…  相似文献   

6.
去年,我到美国麦迪逊看望儿子。麦迪逊是威斯康星州州府。到后不久,听说有个州儿童博物馆,我和老伴于3月份的一天参观了这间博物馆。儿童博物馆在离州政府不远的州府路100号(100StateStreet)。这是一幢临街的两层楼房建筑,儿童入内不收票,成人3美元。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面大凸面镜、凹面镜,我和老伴立于镜前,照照自己面目全非捧腹大笑;进进出出的孩子们扮着各式怪相映在镜里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在凸凹镜旁的一间厅里摆有许多桌子,桌上放有许多凸凹镜,很多孩子正在玩;由于组合、距离的不同,透镜成像有时放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各地兴建了许多儿童博物馆。据估计,目前美国约有400家儿童博物馆。儿童博物馆针对儿童爱动、爱玩、富有好奇心的特点,在搜集和布置展品方面,力求寓教育和学习于玩具展品之中。儿童博物馆与成人博物馆不同,它们鼓励小观众触摸展品,和讲解员对话,甚至以展品作为玩具。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有趣而有教育意义的展品,使学前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专题教育。  相似文献   

8.
志泉 《大学时代》2006,(6):12-13
这是一家特殊的博物馆,它为0~12岁的儿童开设小商店、小邮局、小银行、小医院,孩子们在其中扮演各种角色。同时,它又持有《民营非企业经营许可证》,所有的收入仅来自门票和各界人士的捐赠。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博物馆,我们都习惯于说“参观”,但是在美国费城儿童博物馆里,这个词就不确切了,那完全是一个游戏场似的动手博物馆,它是让孩子在众多的活动中,通过自我创造,自我发现,自我评价来进行自我教育的。 这个博物馆并不太大,只有三层,但里面的内容却包罗万象,我感觉它是一个针对培养儿童社会性来设计的博物馆,凡是孩子在社会牛活中能够遇到的事物几乎都在里面。每一个场区都不是我们的博物馆以展览为主的表现方式,而是完全模拟现实生活,让孩子们亲自去参与操作。  相似文献   

10.
从事幼教行业已经快20年了,从一名临时教师到一名在编教师,再到现在的园长。因为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依然热爱并从事着这个行业。因为喜欢每天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容,我依然愿意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在这条路上行走,有过徘徊和沮丧,有过退缩和迷茫,因为有懂我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有许多爱我的人给我支持和力量,我依然无怨无悔,愿意为幼教事业奉献我的一切。当我因收入微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我到一些学校对“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候选人所在的班级进行学生访谈,在访谈班主任和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喜爱的班主任”所需具备的核心素质在我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这些真实可感的班主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宽容:每位学生都有一颗会感悟的心有安全感的儿童才会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儿童是成长中的人,成长的过程是犯错、改错,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的儿童教育专家,曾对120余所幼儿园、2000余名儿童作了一次专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6种妈妈不受孩子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灵性,是智慧和才智,也作灵气。要想让孩子变得有灵气,充满灵性,就得尝试不同的教育手段,笔者觉得,语文灵气来自于积累。一、积累先贤智慧,侵润孩子心灵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是:要想地里不长草,就给它种上庄稼。要想孩子们脑子里没有邪念,就给他填进美好的道德、知识与信念。于是,我从积累诗词开始。我先给孩子们抄写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原文及译文,并引导孩子们背下来。文中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诗句,我要求他们安静,告诉他们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的儿童教育专家对2000 余名不同年龄的儿童作了一次专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6 种妈妈不受孩子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最喜爱游戏,游戏是他们生活中的基本活动。下面谈一谈我们是怎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胶粒建筑游戏的。根据幼儿意愿确定游戏主题,做好准备工作。我班幼儿对建筑游戏有极大的兴趣,他们在中班时曾用积木搭建过“人民公园”、“儿童影院”、“音乐厅”等,也曾用胶粒建筑过滑梯、楼房等小型建筑物。进入大班后,小型的建筑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他们渴求更多、更深入地反映现实生活。上学期,为了完成常识课的教学大纲,我们带孩子们到水上公园秋游。在游览中,孩子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观赏优美的风景和各种别具一格的建筑,高兴得活蹦欢跳。游园归来,孩子们饶有  相似文献   

16.
儿童报社——我国上海的《小主人》报,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娃娃报”。该报编辑、记者、美编等工作人员都是14岁以下的在校学生。儿童新闻社——美国有一家儿童新闻社,编辑、记者都是7至13岁的儿童。他们到世界各地采访,还在日本、新西兰等地设立了分社。儿童广播——丹麦国家电台专门为儿童开办了一套广播。这套广播除新闻由成年人编辑播出外,其他节目都是由孩子们来办。儿童电视台——美国威斯康星州有一座由9至14岁儿童管理的电视台,每天播放新闻、文娱节目,颇受孩子们喜爱。儿童书店——法国巴黎有一家专门经营儿童读物的书店。这家书店内…  相似文献   

17.
儿童报社——我国上海的《小主人》报,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娃娃报”。该报编辑、记者、美编等工作人员都是14岁以下的在校学生。儿童新闻社——美国有一家儿童新闻社,编辑、记者都是7至13岁的儿童。他们到世界各地采访,还在日本、新西兰等地设立了分社。儿童广播——丹麦国家电台专门为儿童开办了一套广播。这套广播除新闻由成年人编辑播出外,其他节目都是由孩子们来办。儿童电视台——美国威斯康星州有一座由9至14岁儿童管理的电视台,每天播放新闻、文娱节目,颇受孩子们喜爱。儿童书店———法国巴黎有一家专门经营儿童读物的书店。这家书店…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现代儿童诗歌,儿童诗歌的特点是用天真而精粹的语言抒发着饱满的儿童情感,勾勒出美好的意境。这首诗也不例外——在活泼的语言、明快的节奏、浅显的内容中,孩子们对老师深深的爱恋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我正运用精心设计的课件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着《家》这一课。当教学进入尾声时,我让孩子们拓展说话:"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这时,不少小手举了起来……听着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我的心里格外高兴。也就在此时,我突然听到下面有个压抑不住的声音:"沼泽地是死人的家。"尽管声音很轻,可还是被同学听到了,课堂上随即响起一阵哄笑声。原来是班上一向表达能力很弱的小晨,竟然在公开课上说出了这种突兀的答案。因一时难以评点,我的眼神掠  相似文献   

20.
周晓波 《江苏教育》2014,(21):20-22
<正>老诗人圣野先生在他的诗论中曾说过:"有人说,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是否也可以让我这么说:‘儿童诗,是诗中的诗。'它是用朝霞一般的色彩织成的,因为,它说的是一种天蓝色的水晶一般明净的语言。"他还说:"一首好的儿童诗,不只是孩子们喜欢,连老师、家长,也会无限喜欢。它是用星星和花朵,用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一支绚丽的纽带。诗的世界,是一个真的世界,是一个美的世界,它歌颂了一个纯洁美好的心灵。"的确,优秀的儿童诗堪称是"诗中之诗",因为它们是用最美、最纯净的语言构筑起一个最纯真美好的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