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构建反曲弓响应在线检测系统,对弓(含弦)系统所受的载荷相关参数进行静态与动态检测,为提高射箭运动训练水平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碳素工字钢自制试验台架,台架的长度取发射器和弓拉满弦的长度之和,对国家射箭队运动员使用的反曲弓进行静态与动态特性测试,对2名射箭运动员的实射进行测试。结论:静态测试中,弓片上测点的静态应变响应与通过弦线对弓片所施加的载荷之间的关系以及拉力与拉距的关系均为线性关系;动态测试中,弓片未安装弓弦时的应变响应频率为46.88Hz,安装弓弦后的响应频率全部为13.67Hz;并且安装减振器后的弓片响应波形更平滑。从弓箭系统单杆减振器安装效果评价上来看,安装在弓柄上部比装在弓柄下部的减振效果更好,而组合减振器比单杆减振器效果更好;细箭比粗箭更适合反曲弓系统;螺钉紧固程度越紧,弓系统的整体性越好,但其松紧程度对该型号反曲弓系统的固有频率没有影响。2名射箭运动员用同一弓箭时的动态响应不同,训练射箭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目的是尽量使运动员把能量集中在弓系统箭飞行的方向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非电量电测技术,利用现代测试手段,就弓上应力、应变的分布进行测试,从而选择了弓上粘贴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最佳位置,为运动员选弓、调弓选择不同的减震器与动作技术的匹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方法原理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射箭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22名男女射箭运动员的个性测试,测试结果与我国射击运动员比较,以及对测试总体双重个性、十六PF高低分频布、百分比率的分析、初步反映了广东省射箭运动员的个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应加强对射箭运动员的心理选材的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收取了我国射箭健将级运动员48名(男23、女25)。分别用卡氏16PF问卷对他们进行了测试,并对其射箭动作时间进行了测量。从中找出了影响射箭动作时间的个性变量,根据这些个性变量对运动员进行分类后,建立了判别运动员类别的数学判别式。为教练员提供了一个利用个性变量来确定运动员射箭动作时间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5.
射箭技术及其诊断指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测试射箭时主要肌肉肌电的分析研究,揭示出射箭时肌肉用力的一般特征及协调方式的基本规律;高水平运动员高质量合理射箭技术的肌电特点;提出射箭技术的肌电诊断指标。为运用肌电研究与诊断射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完成了计算机与8导生理参数记录仪的联接,实现了运用计算机采集与处理肌电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林省射箭运动员(包括部分国家队运动员)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与研究,对射箭运动员的大脑机能进行讨论,测试说明: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说明大脑皮质功能弱化,可为诊断运动员疲劳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依据。不同的应激水平会导致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不同变化,也可作为判断运动员应激程度的参考指标,可作为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7.
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跟踪国家队与吉林省射箭队的测试与研究,以及对有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查访问,探讨了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赛前焦虑与恐惧脑象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脑电图(EEG)与脑象图(EEQG)技术,使用新的自发性脑电信号编辑模式,对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进行动态追踪研究,旨在探索一种能够直接反映射箭运动员赛前焦虑与恐惧情绪的判识方法.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射箭运动员两种特异性脑象图之间出现次数并无明显的差别.优秀射箭运动员出现的赛前紧张往往是恐惧情绪,其特异性图形为缩结型脑象图.一般射箭运动员出现的赛前紧张主要是焦虑情绪,其特异性图形为逃逸型脑象图.脑电图与脑象图的应用对优秀射箭运动员的赛前调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射箭赛事是弘扬我国弓箭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阿克塞之鹰”2016丝路骑射国际大学生邀请赛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传统弓箭赛事.以该赛事为个案,对传统射箭赛事的培育价值与传播策略进行研究,指出射箭赛事具有普及射箭运动、弘扬弓箭文化,继承民族传统、发扬赛马文化,提升宣传效果、助推当地旅游,带动全民健身,建设健康中国等培育价值.针对当前赛事中的不足,提出应重视品牌规划,明确政府职能;找准市场定位,匹配市场需求;打造品牌特色,构筑品牌识别;拓宽传播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旨在为我国传统射箭赛事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确定反曲弓最佳箭巢位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箭巢位置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反曲弓的动态平衡稳定性和箭杆离弦后箭杆尾部的摆动幅度 ,并最终影响箭杆的飞行稳定性和射箭命中率。为此 ,对弓的静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分析了箭巢位置的选择 ,提出了一种射箭运动员确定最佳箭巢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呈现两汉社会生活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墓葬壁画等汉画中,射艺文化形态是其中描绘最为直接和全面的形象史料之一,并为广大射箭史研究学者所关注。论文通过对汉画描绘的射艺活动题材分类与分布的梳理,就其体现的汉代射艺类型、器材形制与特点以及文化意蕴进行了全面研究。本文认为,反映在不同汉画体裁中的射箭形态,由其呈现的内容形式而言,主要分为狩猎之射、战争之射、历史故事之射以及武艺健身与教育为主的习射等不同的类型;而由其展现的射艺方式来说,包括了步射、骑射和跪射三种。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的汉代射箭器械形制,主要为弓矢、矰弋和弓弩三种。汉画中所反映的汉代射艺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继承先秦时期射艺形式与技术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走向了弱化礼射形式化的道路,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实用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的中国古代射箭技术与文化内涵的基本格局即奠基于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2.
先秦射礼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从射箭礼俗到射箭礼仪制度建设,再到注重射箭道德修养的历史发展过程。兴盛于战国时期的投壶,既是对先秦射礼活动的扬弃,也标志着先秦射礼文化从此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3.
摘要:射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传统弹弓术作为射艺的一部分,既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体育的活力。传统弹弓术首次以课程的方式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之中,为传统射学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研究方法,以我国传统射学技艺在高校开设课程实践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弹弓术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对高校开设传统射学课程的实践进行探究, 以彰显我国传统射文化的魅力,更好为人才培养服务。结果表明:1)高校开设传统射学课程对弘扬我国传统射文化具有标志性意义,是高校文化传承功能的直接体现,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有很大作用;2)传统射艺课程实践效果突出,对提升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建立国际化视野,具有积极促进作用;3)传统射学课程具有突出的礼仪文化特色,凸显了射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收集法和逻辑分析法,将射箭项目引进贵州省各高校,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从高校的教学、射箭后备力量的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高校的教育成本等问题进行分析,充分的说明了在贵州省内将射箭作为一个新的运动项目引入高校,进行教学和训练,是能够对贵州省的射箭项目的发展有所推进的。  相似文献   

15.
征引多种中外文献资料,从古代朝鲜的弓箭与弓术、帝王将相对射技的钟爱、射技与古代国民教育,以及现代朝鲜半岛的射箭运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朝鲜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擅射的民族,使我们对朝鲜民族的武技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射箭项目力量训练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法对射箭项目力量训练进行设计。结合射箭项目特点、射箭运动员机体的能量代谢特点与射箭技术的发力特点,研究得出:射箭项目力量训练内容主要是力量耐力与最大力量;创新了射箭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探讨了射箭力量训练阶段与负荷控制模式。以期为射箭教练员力量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射箭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肩负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夺取奖牌甚至金牌的重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射箭运动员是射箭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射箭青少年运动员在数量上是韩国射箭青少年运动员的三倍,但培养质量方面却远不如韩国。青少年射箭在全国的发展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培养体系不健全、基础训练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教练员综合执教能力不强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射箭传统瞄准方式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瞄准是射箭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包括中国国家队在内的省市射箭运动员及对2004年奥运会女子前8名运动员瞄准方式的调查,发现我国传统的"星实靶虚"的瞄准方式不适应现代射箭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新的瞄准理念,认为正确的瞄准方法应当是:运动员的视线通过瞄准器的准星将焦点聚在靶面上;其要求是:目光聚焦靶心,注意指向身体内部;眼睛看清靶心,但不苛求瞄准精度;比赛紧张程度高时,可适当扩大瞄准区域.  相似文献   

19.
红外光点运动测试系统对射箭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Qualisys红外光点测试系统对北京射箭队运动员的射箭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一方面探讨应用这一测试设备对射箭技术进行分析与诊断的可行性与操作方法,另一方面对北京射箭队运动员的射箭技术进行分析与诊断,提出技术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