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向明 《资源科学》2006,28(3):143-150
对旅游资源和游憩环境的价值评估在国外已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而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评估技术方面已取得较长足进步,其中最突出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旅行费用法、费用支付法和条件评价法。在中国此类研究开展较晚,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态,本文分析了旅游资源的价值构成,阐释了旅游资源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意义。结合旅游资源的特点,本文构建出旅游资源资产评估的非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旅游资源的非经济性资产评价,主要是一种开发条件、开发潜力评价以及非经济性效益评价,为旅游资源的经济性评估提供依据。而旅游资源的经济性资产评估则是通过其产品的预期收益指标与成本指标来间接核算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后运用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旅游资源资产的价格构成,构建了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模型,为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提供 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资产评估价值的本质,从而揭示资产评估价值与资产价值,资产评估价值与价值标准以及资产评估价值与资产使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由于森林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气象学、森林水文学、环境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原理的提出,促进了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与评价。按照森林生态效益计量与评价的指标体系采取直接收集有关资料,采用定位半定位方式计量各项森林生态效益,然后可采用商品价值法,等效益物替代法等评价森林的生态效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学的计量森林的各种效益,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各种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森林效益计量与社会经济系统密切相关,需要具有准确性和说服力,故基础数据的获取,计量参数的观测,最好采用站、网式定位或半定位研究的方式取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数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价值形态的角度来讲,森林资源资产的计量价格的变化的比较多样的。由于其价格类型的多样性特征,也从不同的方面对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体现出多种特征。森林资源资产无论是从质还是从量的方面考虑,都具有非常大的不同之处。这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分外重要。如果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标准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定,那么,森林资源资产也就没有了正确提供价格尺度的标准,也就不可能正确反映其特定的功能。因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标准必须根据评估的目的而进行,对价值尺度需要合理有效的把握,从而对其所适用的价格类型进行有效的确定。  相似文献   

5.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处理 资产评估是指专业评估人员根据特定目的,专业评估程序和技术要求,依据可靠数据资料,模拟市场对资产在一定时点的价值进行估计判断并提出专业意见的报告。通过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称为坪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专利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专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专利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以及专利资产价值的评估应用研究等方面,对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专利资产评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成爱武  张树泉 《预测》2010,29(2):53-57
交叉购买价值是顾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测量和预测交叉购买价值是顾客资产计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借鉴顾客资产及交叉购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顾客资产为前提.对交叉购买价值的计量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资产角度出发,界定了顾客交叉购买价值的概念,从顾客自身和企业两方面对影响顾客交叉购买行为及其购买价值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叉购买价值计量模型,并运用Logit模型和曲线拟合法构建了交叉购买概率、交叉购买量的预测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对完善顾客资产计量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生态资产测量及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资产是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直接价值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总和,对生态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是政府宏观决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该文提出了基于遥感定量测量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并利用MODIS卫星数据和其它辅助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陆地生态资产的定量测量.定量测量结果显示,研究区生态资产存量为3 913.7×108元,其中草地对区域生态价值的贡献最大,占研究区总生态资产存量的50.2%,但森林对区域生态价值的贡献率最高,达到2 144元/hm2,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生态系统.通过对研究区生态资产空间分布及结构分析,发现该区域的生态资产空间分布极不平衡,东北部到西南部以近似几何级数的方式急剧递减,广大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提高生态储量的潜力巨大.在对内蒙古自治区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空间分布及其组成结构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生态资产区,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相应的生态建设目标,并对研究区生态建设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试论建立我国环境资产化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环境资源的物质形态管理不同,环境资产化管理将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社会的再生产,提供服务,以获取资产收益或合理的生产要素收入分配。这需要环境管理的观念、方式和制度的变化。环境资产化管理揭示了环境的经济属性,其以环境价值管理为核心,目标是对环境资源进行经济补偿与价值实现,使环境资产收益最大化,实现资产性环境的保值与增值。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环境资产产权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和收益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已经成为了森林资产评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对森林资源的培育管理不仅要考虑近期的情况,还要重点考虑长期的发展情况。我国的国有林区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40%,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李飞 《资源科学》1994,16(1):46-52
根据林木的生长规律,运用系统动力原理,摸拟了用材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并以“六五”时期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松验了模拟效果:用材林总蓄量的精度超过了95%。在建模的基础上,预测了在三种不同资源消费水平下,从“六五”至“九五”时期用材林资源的趋势变化。预计我国用材林总蓄用材林资源、模拟、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2.
杨莉菲  温亚利  张媛 《资源科学》2013,35(5):1066-1074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护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制度研究也逐渐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热点问题.林农作为生态公益林管护的主要执行者和生态公益林补偿的主要受偿者,其对公益林管护机制的意愿成为今后政策设定的主要侧重方向.在对入户访谈和问卷进行科学设计的基础上,以北京5个山区县(延庆、怀柔、昌平、房山和密云)中15个镇的376户农户为调研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管护人员的选拔方式意愿以及现行公益林管护效果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评价分析.利用Stata软件进行Multinomial 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访农户的个人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及其对生态公益林管护的认知和态度均对管护人员的选拔方式有显著影响.并得出生态公益林权利主体责权利不明确、生态补偿方式的福利化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缺乏专业化的结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相关法律制度,合理利用生态补偿资金以及加强管护队伍专业化建设等健全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卢琦 《资源科学》1997,19(4):40-47
本文通过对豫西和豫南天然次生的大量群落样地调查,以主分量分析(PCA)与回归分析(RA)相结合,定量地揭示了河南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组成和分布在多维生态空间上梯度变化的宏观格局,建立了包括27个乔木建群种和6个主要环境因子在内的主分量模型和回归模型,为河南林业生产、林4天然次生林、数量排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云南林业整体在全国处于第七类地区,其典型特征即为"大资源小产业"。尽管云南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但林业三大效益不均衡,其中生态效益较显著,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不显著。建设"森林云南"的重点是健全林业生态体系、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林业文化体系,以提升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森林有限再生性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在分析森林功能多样性及其相互矛盾与统一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森林资源有限再生性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森林资源再生性的可变性,提出了森林资源可再生性的时空尺度性,通过分析现实森林经营活动非可持续性的表现,探讨了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因素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提出了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的6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经济 (果树 ,木本粮食、食用油料 )林1) 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 ,探讨了经济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 ①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当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 ②加强科技投入 ,提高经济林的优质良种化程度 ,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类 ; ③大力发展和改造以及深度开发木本食用粮食、油料林等种类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探讨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生态经济力与生态经济关系相适应是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基本规律。进而在分析常规林业的森林经营模式的弊端基础上,并根据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循环林是森林资源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并对循环林的类型、调整方法和经营要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林下人参地上以及根部的生长特征和生长规律,分析了林下育参的整体效益。结果认为在林下发展具有野生人参特性的高档次、高价值的人参是可行的。林下育参将有效地减少毁林种参的面积,对于保护森林和濒危的野生人参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林下育参对于我国人参的发展也有着战略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东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培育基地,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由于过度采伐利用,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结构和功能遭受严重影响,显著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白山站")以揭示我国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为核心,开展长期综合监测和试验研究,发现了老龄林仍然具有持续碳汇能力,揭示了植被数量、大树数量以及树木水分传导率、抗栓塞能力对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控制实验,阐明了CO_2浓度增加和氮(N)添加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和碳固持能力;发现了种子结实机制和尺度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揭示了环境过滤、扩散限制和随机稀释是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主要机制;探索了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上—地下以及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成果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形成与维持机制,促进温带受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等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长白山站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开展合作研究;与周边林业局合作,研制和示范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长白山站是我国温带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也是国内产学研相结合的业务科技支撑平台和生态学、林学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