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一些人对"负面报道"讳莫如深,认为"负面报道"是将报道的"负面影响"理解成为了"负面报道"。新闻是一种正在发生的事实,新闻记者在进行报道时,既  相似文献   

2.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由于其发生原因和过程的复杂性,在众多报道体裁中,较为适宜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在作群体性事件的深度报道时,应注意舆论引导和灵活的报道框架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刘丽 《记者摇篮》2009,(12):32-32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深度报道指的就是第三层报道;  相似文献   

5.
冯群星 《新闻世界》2014,(5):257-259
犯罪新闻报道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在形形色色的犯罪案件中,性犯罪往往受到媒体的争相报道,但性犯罪的特殊性导致媒体在报道时很容易因操作不当陷入伦理与法律的困境。本文通过比较性犯罪与其他刑事犯罪的区别,指出了性犯罪报道背后蕴含的权利冲突问题,强调媒体在报道性犯罪时应特别注意报道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并对李某某案相关报道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总结了性犯罪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媒体失范行为,为规范性犯罪新闻报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折 《视听界》2009,(2):100-101
会议报道通常严肃呆板,篇幅又长。在处理会议报道时,程序很容易变成编辑记者为自己圈定的框框。比如下面这篇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7.
左治 《现代传播》2008,(2):158-159
一般来说,城市台在重大时政活动,特别是中央或国家级的时政活动报道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是新闻资源相对贫乏和短缺;二是报道范围和采访对象受限制较多;三是受众的偏好决定地方城市台吃力不讨好.然而,南京电视台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报道特别是在去年的十七大报道中,通过不断摸索,克服重重困难,不但使重大时政报道做得有声有色,而且创下了较高的收视率,这就给城市台在因应重大时政报道活动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看着稿件在编辑老师指导下刊发,感受到自己在报道路上成长的快乐,不由想起自己刚学报道时的一些往事来……  相似文献   

9.
赵胜  余秋霞 《传媒》2016,(9):92-95
农民工报道在报纸中的数量甚多。截至目前,在《慧科报纸资料库》中,该类型的报道数量已经超过了50万篇,每逢年关春运和民生政策出台时,此类报道数量便会急剧飙升。本文以报纸中的农民工报道为研究对象,对报道内容、报道主客体、报道篇幅、报道态度、事件与非事件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让深度报道成为报纸的新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文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  相似文献   

11.
郗浩红 《新闻世界》2011,(9):189-190
本文对凤凰网卡恩性侵案的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以期对凤凰网在报道国际上的重大议题时的手法做出简单梳理,并从中一窥凤凰网对卡恩性侵案报道的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各类新闻媒体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即在报道时不经意中对报道对象造成伤害(以下简称“不意伤害”)。就其存在的广泛性而言,不仅其他媒体在报道中经常出现,在我们党报日常报道过程中也不鲜见,特别是我们在从事区域经济报道时,此类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我在北京日报工商部当记者时,部门曾作出一项规定:批评报道,字数乘三。也就是说,当时在考核记者定额时,写一篇1000字的批评报道,等于3000字。 如此规定,说明一个道理:批评报道难写,政策鼓励记者去写。尽管如此,记者们对批评报道仍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4.
陈占杰 《新闻战线》2012,(7):106-107
□除了对新闻进行负面报道的传统外,英文主流媒体唱衰欧元的价值取向也是其在欧债危机报道中以偏概全的重要原因。□新华社在报道希腊的抗议活动时注重客观、准确,同时注意报道抗议活动的实质性诉求。  相似文献   

15.
杨柳 《新闻世界》2012,(5):181-182
新闻报道框架分析有利于解构新闻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时的思考与处理方式,从而体现出媒体的报道理念。本文以国内重要报纸为研究对象,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从时间与频率、文章体裁、文章主题和报道视角四个方面来看国内重要报纸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报道。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国内重要报纸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总体呈现了关注事件进展和中立等特点,但是也暴露了在报道此类国际事件时缺乏深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6):63-66
2014年明星吸毒、涉毒丑闻频出,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屡屡叙事失当,本文以"房祖名案""王婧案""尹相杰"案报道为例,分析媒体在叙事报道中不当的叙事倾向,通过对媒体叙事报道失当的心理分析,提出媒体在涉及明星丑闻时正常的叙事报道态度,从视角、框架、修辞三个方面指出媒体叙事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经济新闻历来把产品视为报道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这类新闻中,有的是报道企业活动时联系到其产品,有的是报道经济工作的先进人物写到某企业的产品,也有报道某地区的经济工作、某经济战线的成就时涉及到一些企业的产品。还有的文章,本身就是宣传某一企业产品的报道。几十年来,新闻界对这样的报道没有产生过疑问。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中特定新闻框架的存在使得大众传媒在进行医疗报道时抱有偏见,有集中报道医疗纠纷、忽视科学妄下定论等明显失衡现象。本文在探讨造成医疗报道失衡问题原因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建构健康而理性的医疗报道领域媒介景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之声2010年全国两会宣传呈现出报道角度新、品牌栏目多、内涵挖掘深、媒体合作广等亮点,充分发挥国家电台在正面报道时的积极作用,深刻彰显广播媒体在重大活动中的报道优势。中国之声今年两会报道上了一个台阶,在新闻界两会报道上实现多方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20.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媒体所注重。但值得提醒的是,记者在进行调查性报道时,应把握报道的底线,从而使报道经得起实践检验,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