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降低"文化折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电影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议题。通过用冯小刚植根中国文化土壤的"贺岁系列"电影与其以国际配方制作的《夜宴》作对比,从文化亲缘性市场、电影题材的选择、文化价值观的适应性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电影如何有效地降低"文化折扣"。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国文化的"夷夏之辨"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都具有多样性文化并存的内涵,是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观念资源,依托于歌圩文化的现代刘三姐形象就具有了标识壮族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壮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浪潮下,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不平等,中国电影面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电影的输出无力回击。在这样的困境下,本文对中国电影学习西方的影响作了正向思考,认为中国电影应该抛掉被西化被同化的思想负担,积极学习西方尤其是美国电影的制作传播经验,寻求与西方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想象,在被西方广泛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中国电影,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独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从制度改革、社会流动和文化变迁三个角度探讨了"独立电影"产生的时代原因以及青年电影文化中"独立意识"的扩散过程。从被动接受的"地下电影"到主动选择的"业余电影",再到更加独立"个人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当代独立电影逐渐远离了与"体制"的必然联系,进入生产与消费的自足状态。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和班固的夷夏观有异有同。在"夷夏之辨"问题上,马班都有"别夷夏"的观念,都以华夏礼义文化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并强调"德化四夷",但司马迁不斤斤计较于夷夏之别,而班固反之。在"夷夏一统"问题上,马班都主张夷夏一统,坚信各民族出于一元,主张各民族间应该和平相处,但在实现一统的策略上,司马迁倾向和亲、盟约,而班固则主张以羁縻之道应对。大一统的政治背景和独尊儒术的学术背景造就了马班夷夏观之同,马班夷夏观之异则与两汉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的变迁以及史家个人思想的差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世纪的著名电影导演费穆运用长镜头拍摄方法,开创了电影艺术表现民族风格的先河。费穆的长镜头的美学源于深厚东方文化底蕴,结合中国文化神似写意的表现手法,以长镜头"静"、"缓"和"平面化"的独特视听效果来深层次地刻画电影的主题,走出了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全新之路。  相似文献   

7.
郭银龙 《教育艺术》2010,(8):67-68,64
中国的电影市场,在近几年可以说是有了惊人的发展:2009年度,中国内地年度电影总票房达到了62亿人民币,仍旧保持高达每年30%的增幅。不仅如此,两部美国大片——《2012》与《阿凡达》在中国上映时,都创造了除美国本土外的最高票房。但是,在"除美国外最大的电影市场"的光环背后,存在的问题不可谓不重大。  相似文献   

8.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与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融合使中国文化出现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电影文化脱离了政治教化,电影媒介变成了一种娱乐手段。本文即对我国新时期的影视文学现象做出解析。  相似文献   

9.
任佐文 《考试周刊》2012,(33):18-20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各自传统文化中外理念的分析和阐述,认为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文化思想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的、有利的影响,而美国传统的"东方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对外扩张和敌视的思想,正在给世界带来灾难,也必将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同时,中国人应该为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不断从正反两方面学习和借鉴治国的方略,努力建设一个负责任的伟大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研究领域既有的理论框架有二,一是"去中国性"的唯理论范式,把中国电影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视野加以理论化考量;一是"国族电影"范式,其理论的有效使用旨在为民族文化和国家政体提供正当性。基于电影史的发展实际和全球空间政治的既有格局,本文提出"跨地性"的理论框架,主张沿着人文地理学的路径从空间和跨地域的维度,而不是从民族和国家的维度,重构中国电影研究的理论框架,旨在为中国电影研究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1.
中华游子文化取得巨大的发展 ,它对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游子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四点启示 :一是文化开放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发展复兴的客观要求 ;二是文化开放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得以赢得社会主义文化优势的迫切需要 ;三是文化开放是应对对外开放后出现的文化挑战的理性选择 ;四是文化开放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白鹿原>是一部文化意蕴深厚的作品,它所展示的时代同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型具有同型同构的特点,因而其所展现的文化历史嬗变和当代社会涵有同样的问题.在此意义上,该作品可解读为当代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寓言.这部寓言可在这样三个层面来解读从作品的整体意向来看,该作品可解读为关于传统文化之命运问题的象征性表达;从作品所展示的现实生存状况来看,该作品可解读为关于传统文化之现实人格建构的一种提问与对话;从超现实的形而上层面来看,它进一步可解读为关于文化价值的一种解构与启思.  相似文献   

13.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双向互馈关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创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趋向开放包容、转向以人为本、体现知行合一、重视内化体验、追求科学系统等逻辑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明德修身是其逻辑主线;中国精神是逻辑重点;家国情怀是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4.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双向互馈关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创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趋向开放包容、转向以人为本、体现知行合一、重视内化体验、追求科学系统等逻辑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明德修身是其逻辑主线;中国精神是逻辑重点;家国情怀是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5.
姓氏是一种深富文化传统内蕴的特殊社会现象,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它由其家族血缘关系、精神纽带和文化传承标志,演变为单纯的个人符号。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中国姓氏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其文化源流,可以帮助我们追寻祖根,弘扬祖德,使我们在历史演变的韵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从而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中华游子商业文化精神深受中华传统商业文化的影响,在商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舍身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和协为贵的团队精神;三是顽强执着的敬业进取精神;四是因变制胜的善于竞争精神。这些精神因其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又面向世界,因而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一方面,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勇于竞争、善于竞争;第三,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要讲诚信守法。  相似文献   

17.
透过汉语表层结构释读其深层文化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民族化的一面镜子,它积淀着创造它的民族的历史。从不同民族的语言形式、表述习惯可看出其深层的化底蕴。汉语言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始终渗透着民族化发展信息。具体看: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推溯化的痕迹;人造字心理透析民族化传统;从汉字的构造折射出民族化心态;从姓氏来源看宗教化信仰。可见,汉语言字从其产生起就在方方面面展示着中国化信息。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张君劢把民族主义视为立国的基础,强调发达民族思想、培植民族意识对复兴民族的重要意义,强调独立的学术创作在民族复兴过程中的伟大作用,反对西化思潮,提倡思想的自主权,并通过对过去的印度文化、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探讨和比较,寻求中国未来文化的出路。他认为中国未来文化的出路,既非西化,也非复古,而是创新,中国未来文化的“新方向”,应以“造成以精神之自由为基础的民族文化”为中国未来文化的“总纲领”。  相似文献   

19.
四川国学院之前期存古学堂设立于1910年,学堂以保存国学为宗旨,以理学、经学、史学、词章为主课,声韵小学(文字学)亦为诸生所必修。事实上,存古成为当时四川培养国学人才的最高学府。其所聘教席皆当时国学才俊,著名者有多位,如谢无量、曾学传、吴之英等。1912年,存古学堂改四川国学院,学院以研究国学、发扬国粹、续修通志、切于实用为宗旨。吴之英为院正,刘师培为院副,楼黎然、曾学传、廖平等名师受聘。1914年,又改国学学校,廖平继任校长,新聘宋育仁任教务长。国学院前后虽仅约五年,但因师资高明,诸生多俊秀青年,却也出了不少杰出人才,如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等。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环境促使英语作为一项交流工具而迅速普及。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角度,先提出在英语学习中怎样融入文化,接下来探讨中外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提出了坚持中国文化,吸收外国文化,确立中式英语体系以适应国民要求和体现国家特色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