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圈、共同语言、民族国家、地方性等不同意义上的多元文化已经通过电影文本、电影生产与传播等形成了全球电影多元文化格局,建构既具有权利差异又在诉求平等交流的秩序关系。在这种全球电影多元文化格局中,中国电影文化虽然通过大片战略、跨文化合作等方式参与其中,但中国电影文化的主体性、中国电影文化作为多元文化格局中建构者的主体轮廓和主导诉求依然模糊。中国电影文化应从全球电影文化多元格局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建构战略,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参与多元文化格局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党中央提出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背景,认为中国图书出版IP象征着中国出版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筹码和议价能力.我国出版业要构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图书出版IP,通过提升中国图书出版IP在双循环中的流通,突破西方文化霸权的阻碍,提升中国出版业及出版物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能力.构建中国图书IP的文化创新路径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内核、附加中国故事的外延、精选文化符号串联起中国特色文化表述.我国出版产业需依托数字出版、"出版+"、跨界衍生品、IP生态圈等助推中国图书出版IP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流通,推动中国出版业在新发展格局中一盘棋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隋唐时期,随着国家走向统一,统治集团也试图控制思想文化领域,而学术国家化则为其主要手段,由此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一统并非是绝对的文化独尊,而在此过程中,多种思潮同时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路学军 《兰台世界》2014,(9):158-159
隋唐时期,随着国家走向统一,统治集团也试图控制思想文化领域,而学术国家化则为其主要手段,由此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一统并非是绝对的文化独尊,而在此过程中,多种思潮同时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素来是中国文化的一道特殊景观。自明清以迄近代,岭南因为其绵长的海岸线,在近代中西文化大规模交流之际,占有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岭南学人、岭南文化也开始在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逐渐演变为与传统中原文化相提并论的一方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6.
观点摘要     
柳斌杰:文化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中国出版》发表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兼谈深化新闻出版改革的几个问题》一文,文章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第一,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第二、重塑文化市场主体;第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第四、深化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这里的文化单位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政府兴办的文化事业,二是政府扶持的文化事业,三是经营性的文化单位;第五、形成两个新的格局。一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二是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  相似文献   

7.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舆论场中风险因素持续增加,主流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研究聚焦全媒体时代主流舆论格局构建,梳理阐释了新形势下我国主流舆论格局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从媒介技术、媒介文化、媒介制度三个层面切入,剖析了主流舆论格局构建所处传播环境;在此基础上,以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视角提出构建主流舆论格局的对策思路,为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贵  王南 《当代传播》2005,(1):34-35
本文以文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海外华文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归属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考察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本内容"中传递出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等文化要素,并将这些文化要素置于所在国环境中,研究《联合早报》在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社会格局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异变。  相似文献   

9.
丛书出版与文化格局与生俱来地存在某种共生关系。作为一种书籍出版形式和传播手段,文学丛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文学格局的概貌;而文学格局需以某种形式呈现并存留于世。为此,在文学丛书与文学格局之间,便形成了制衡、统一的共生关系。20世纪30年代前后,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和鸳蝴派文学构成的文学格局与丛书出版相得益彰;新中国成立前后,受《讲话》等文艺政策的规约,文学丛书走向"一体化";80年代以来,主流文学、精英文学相继遇阻,大众文学则在一系列的出版策划中脱颖而出,并开始主导文化市场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西方人文运动怀腹中诞生的神话学,于十九世纪末在中国与西方文明的碰撞(即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中外文明大交汇)中传入中国。二十世纪初,在西方人类学、神话学的激活与启示下,中国的神话意识开始苏醒,先驱们在本土进行了神话初探并建立了中国神话学。中国神话学的诞生历程,是近代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碰撞中曲折走向新生的一个缩影。一个多世纪以来,神话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二十世纪20年代初,茅盾为该主题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文化格局发生了新变,"中西"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文化/文明关系。随着这一世界文化格局的新变,"中希神话比较研究"随之成为中国神话学的"显学",从而使该主题的研究走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陈炜 《新闻传播》2006,(12):51-53
中国的地市级广电集团专指我国传统传媒格局中各级地市下属广电媒体,包括地级电台、电视台及其下属媒体。地市级广电集团既是我国传媒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区域性媒体在推动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用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的特点.差序格局的形成受到以下因素影响:血缘、地缘、经济水平、政治地位、知识文化水平.本研究以2005-2010年图情文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地缘、业缘和学缘三个方面探讨了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中反映出的关系和结构,探究并验证在课题研究中是否存在“差序结构”,并分析这种差序格局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史岩 《新闻战线》2022,(9):100-102
大众传播格局中,新媒体作为不容忽视的媒介驱动力,参与建构纪录片的生产、传播过程,纪录片的边界和内涵也得以拓展,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国家级专业纪录片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适应融媒传播生态、坚守文化传播使命,创新纪实影像表达、打造多元生产格局,既是传播者,又是生产者,在重建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助力社会文化规范形成、促进跨越种族与地域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媒正处于文化环境的多元时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共生共存构成当今社会的文化格局。任何媒体不管自身的文化属性是什么,一般说来都是在这种多元文化格局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都应该同时具备主流文化意识、精英文化意识和大众文化意识。三种文化构成当前社会的文化整体,三种文化意识也都应成为媒体文化意识的组成部分。本文认为主流文化意识更多的是一种规范意识,精英文化意识更多的是一种超越意识,而大众文化意识则更多的是一种趋近意识。一、主流文化的规范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机构,媒体对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文化报道以文化现象、文化名人以及社会文化生活为主要报道内容.相比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报道为读者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舆论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好副刊尤其是文化报道已成为都市报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当今,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持,以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兴起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媒介格局.在这种新的格局中,传统的电视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种新的传播革命迎面而来,传统的电视媒体该走向何方?本文以为:电视应走文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7.
卢美宇 《声屏世界》2022,(4):98-100
随着社会生活的加速,人们对短视频媒介也愈加依赖.在媒介文化场域中,不同文化通过争夺话语权来谋求权力,短视频摒弃了宏大统一的叙事话语,以其后现代文化特质,解构了传统媒介叙事体系,释放了大众话语权,改变了传统媒介以精英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权力格局.短视频通过对主体进行全新的"惯习"建构,使大众深度参与社会文化景观的建构中,加速...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电视剧艺术的性质与特征。因此我们可以从审美文化类型上来理解与分析电视剧的类型.并探讨在三种审美文化博弈格局下电视剧艺术的价值定位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西对外图书贸易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图书贸易作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意义,在出版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居于重要的位置.对外图书贸易事业,由于其在世界出版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国家、民族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为许多国家政府所重视.  相似文献   

20.
李秀金 《青年记者》2003,(11):52-53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强,传统的文化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文化和市场日益结合,走向产业化,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在文化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许多人都看到了文化产业投资少、见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