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保证邮件在寄递过程中的安全,国家邮政局在历次颁发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中均制订了"禁寄和限寄物品"的有关规则,要求邮局营业窗口在收寄邮件时,加强邮件的检查、点验和验视。"邮检"戳记是加盖在邮件上的指示戳,现将浙江省盖用的邮检戳记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邮件内禁寄和限寄某些物品,主要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保证寄递途中的安全,以及保护公共卫生或避免物品腐烂变质等。邮局收寄邮件时,加强检查、验视和监封,是严格执行《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的有关规定,一切寄件人都须严格遵守。近年来,笔收集到上海市不同邮局在邮件上盖用的“监封”戳记,格式、字体、字号、尺寸等多有不同。举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辉 《集邮博览》2011,(3):81-81
大陆与台湾实行“大三通”首日,笔者实寄了3封邮件:航空挂号寄台北信函1件,平常Ep.B,J品寄台北1件,平常明信片寄苗栗1件,收回2件,现介绍其中1件。  相似文献   

4.
1952年,万国邮联布鲁塞尔会议上通过了“盲人邮件盖戳邮资免除”的决议,1957年又达成允许任何一国盲人免费使用邮件寄递服务的协议。我国的盲人读物邮件业务始于1958年,50年来其寄递规定的变化主要涉及邮件内寄品与资费。  相似文献   

5.
1987年11月10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分零寄型和大宗型二种。根据《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规定:“按大宗收寄的快件,也应按件称量计费,粘贴‘大宗邮政快件标签’(标签按节目填写),并应在邮件的正面加盖收寄日戳。”多数邮局按此处理(见图,广州寄嘉兴快件首日封)。1988年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也如此规定。 当时,邮政快件的收寄与贴邮票的挂号邮件、大宗挂号邮件  相似文献   

6.
胡钦递 《上海集邮》2005,(11):44-45
寄件人若需取得收件人妥收邮件的证明,可以使用附有回执的邮件,寄达局(投递局,对回执而言,亦称寄退局)请收件人在回执上签收后,将回执寄退原收寄局,原收寄局再将回执投退原寄件人(对回执而言,为收件人)。  相似文献   

7.
笔者手中有两张2000年的上海市国内挂号邮件收据,一张是2000年5月8日玉田路邮政支局寄发挂号邮件的收据,文字说明第三条内容是:“挂号邮件内不得夹寄钞票、粮票。”,另一张是2000年11月11日大连西路邮政支局寄发挂号邮件的收据,文字说明第三条内容是:“挂号邮件内不得夹寄钞票、票证。”在相隔半年时间,两处相距不远的邮政局的挂号收据上,相应说明中的“粮票”已被改为“票证”。这一变更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计划经  相似文献   

8.
如果在香港投寄一封欠资航空信件,香港邮政会怎 样处理?从“实寄”经验来看,有以下4种不同的方式:1. 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即当作正常邮件处理,信封上亦不 加盖欠资戳印,与贴足航空邮资的邮件同样以航空寄 出。这种方式较常见,多用于欠资金额较少的航空邮件。 2.加盖欠资戳,并标注欠资金额,以空邮递送,欠资额由  相似文献   

9.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中国邮政在这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下,维持战时邮政。一、建立新的国内外邮运总枢纽据1939年2月1日香港版《申报》报道(图1),"海外各国邮件之寄赴华北、华中各地者,战前多由上海转口,惟自战事爆发后,上海已为日人势力所盘据,邮件之寄运大受阻滞,而日人更在上海派设所谓‘检查员’,对于来往邮件一律施以非法检查,故国外信件寄华由上海转口,不特时间延久,而因日人之滥施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在整理集邮史料时,发现1953年和1954年由局长宋普署发的江西省邮电管理局关于寄西藏邮件的两件公告;从中可知,当年人民邮政在西藏共有6处通邮。寄交地方群众的邮件,原只拉萨1处,后扩大到除帕里外的其他4处,而寄往帕里的只限机关部队的公私平信。 在邮件种类上均只限平信(含明信片),最初也只有寄拉萨的可用单挂号,后扩大到拉萨等5处的单、双挂号,至于邮资则与各省互寄的资例相同。 现将两件公告转录如下(公文印章6×6cm):  相似文献   

11.
“无着邮件”戳记是邮政副戳中的指示戳,邮件只要盖上这种戳记,就成为经邮政部门多次邮寄而无人接收的实寄邮件。国家邮政局2002年12月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255条规定:“无法投递邮件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应作无着邮件处理:一、无法投退给寄件人。二、寄件人声明抛弃。三、拒付应付的费用。四、在投退局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港澳邮件的种类按内件性质分为函件和包裹,其中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航空邮简、印刷品、盲人读物、印刷品专袋和小包。按运输方式分为航空邮件、水陆路邮件和空运水陆路邮件。按处理手续分为平常邮件和给据邮件。按邮局承担的责任分为保价邮件和非保价邮件。挂号函件、保价函件和包裹可以附寄回执(寄往某些国家的普通包裹除外)。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在徐州文化市场偶得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申报》馆寄徐州申报分馆的报纸总包邮件的封套,其上盖有报纸总包邮件邮戳。 上海局报纸总包邮件邮戳45×33mm,有框,黑色盖印,上方“P.O.SHANGHAI”(上海邮局),中间  相似文献   

14.
印刷品邮件有一定的准寄范围,《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中明确规定:印刷品均须经收寄人员验视内件后封装。验视后往往加盖戳记以证明履行手续合格,凡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得按印刷品收寄。  相似文献   

15.
2005年2、3两期《集邮博览》连载了拙文《旅大贴用天安门图普通邮票的使用》。遗憾的是因版面所限将我文中介绍的18件实寄邮件之简况精简了一多半,致使读者了解片面、易生误会。有必要作些补充。首先要补充的是,除2005年2期《集邮博览》已刊登的7件实寄邮件外,原文尚有以下11件旅大贴用天安门图普通邮票实寄邮件:③区外信函1950年4月1日由大连寄出平信,横式信封,封背贴旅大贴用天安门图普通邮票35元一枚,销“大连市邮政局(5)”中俄文戳。左上角(即封背的右上角)残缺,落地戳不完整。  相似文献   

16.
一封由苏州寄台湾的信函,因故被退回。上贴邮件退回批条1张,是上海国际邮件科专用的。批条右下角盖邮戳1个,直径32mm。此批条与邮戳都不易露面,特借《上海集邮》  相似文献   

17.
邮件查询,是邮政通信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邮政通信的质量状况和管理水平,是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寄件人查明所寄邮件、包裹、汇款凭证寄达情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堂伟 《集邮博览》2009,(12):36-37
1950年初,邮电部即统一了全国(暂未含东北区,东北区于1951年7月1日与全国统一)邮政资费、发行全国通用邮票。同时,邮电部又决定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邮局先后开办了邮资总付业务。邮资总付,即用邮者一次性向邮局整付一批寄出邮件之邮资,或由收件人每月月底整付当月累计所收邮件之总邮资的一种业务。该项业务具体分为整寄整付和零寄整付两种。  相似文献   

19.
由新疆奇台寄江苏的特快专递邮件上,盖有邮资已付戳一个,下边刻“一零九团”,给邮政日戳增添一点风采  相似文献   

20.
邮递员送来国际保价邮件的领取通知单,其上赫然说明领取时要交保价费23元,验关费5元,心想哪位老外朋友这么奢侈,寄保价邮件。 带着疑问,我取回来一看,寄件者是克罗地亚邮政。于是,心头一阵窃喜:准不是什么坏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