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2.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3.
与唯物史观融为一体的马恩价值理论,绝对不会悖离生产力决定性原理。按照马恩思路,“价值”等于劳动生产率(力),它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劳动价值论(以下称“劳价论”)只是它在特定限制下的支论,非其全貌。从考茨基“批修”开始,人们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代替马恩“生产力价值论”,在理论上片面。中共十六大在价值理论上,不仅恢复了马恩生产力价值论,强调使用价值和财富积累的决定作用,果断纠正“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百年误读,而且与时俱进地大大发展了它,包括明确提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中国经济理论界主流应对此有所省悟。  相似文献   

4.
与唯物史观融为一体的马恩价值理论,绝对不会悖离生产力决定性原理。按照马恩思路,“价值”等于劳动生产率(力),它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劳动价值论”(以下“劳价论”)只是它在特定限制下的支论,非其全貌。从考茨基“批修”开始,人们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代替马恩“生产力价值论”,在理论上片面。中共十六大在价值理论上。不仅恢复了马恩生产力价值论,强调使用价值和财富积累的决定作用,果断纠正“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百年误读,而且与时俱进地大大发展了它,包括明确提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中国经济理论界主流应对此有所省悟。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第三卷从作为使用价值唯一衡量尺度的"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脱离市场而人工计算的思路中,设想消灭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其空想性很显然。后来,马克思本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实际上也已经否定了这种观点。在我国已坚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在党的十六大后,何炼成等学者继续张扬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其实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对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层面上开拓出的效用价值论,我们均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日“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其实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对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层面上开拓出的效用价值论,我们均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8.
“转形理论”指的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的关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反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及那些自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围绕着转形问题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争,有的人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和第一卷相矛盾来否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的人对马克思在转形问题上的论证提出种种责难,有的  相似文献   

9.
许多复杂理论体系的实质与方法论密不可分。马恩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价值”与“生产力”同义;但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步上升为“具体”的,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把劳动价值论纳入唯物史现框架。要具体考察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就不能围于劳动价值论,还要考虑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总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不能围于对价值规律的抽象论述,而要充分理解:价值规律的进一步展开,包括了对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决定意义的含纳,此即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显然,从方法论层面看,马恩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续上篇)四劳动价值论与平均利润率规律: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理论马克思的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理论——亦即所谓"价值转形"理论——果真解决了劳动价值论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吗?围绕这个问题,自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问世,经济学家们争论了百年有余,至今未已。那么,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究竟是怎样的?该理论究竟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1.
"斯密教条"的性质在我国素为定论,而钱伯海通过"重新研究",认定"斯密教条"是一个"很为精湛的见解和发现",马克思对其批判有误。他得出结论:从社会看是活劳动创造价值,从企业看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从而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社会劳动价值论。由于斯密教条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理论密切相关,因而一度引发激烈争论。由于论战双方对于马克思批判"斯密教条"的要点都未能尽义,因而本文力图阐明问题的实质,并指出钱伯海理论的根本性错误。  相似文献   

12.
由于学术界对"社会劳动生产率"始终没有做出准确的界定,导致了众多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曲解,甚至质疑。21世纪以来,至少有6道高考试题体现了我国学术界的这一现状,引起了研究者对"社会劳动生产率"问题的关注,使得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概念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从时间维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商品的全部劳动的生产率",而不是"活劳动生产率";从空间的维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全球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生产率",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把这里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理解为"部门劳动生产率""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观点,都是对马克思"成反比"论断的错误理解;所有建立在对马克思"成反比"论断曲解基础上提出的对"成反比"论断的质疑,都是站不住脚的;正确理解和使用"社会劳动生产率"概念,才能在教学中演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才能设计出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高考试题。这对于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问题,对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各卷中的论述,认为只有那些既能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又能为社会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就是非生产劳动。依据这一规定,教育劳动不是生产劳动。本运用这一原理对有些同志提出的“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学说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两种"二重性":一种是"与生俱来的二重性",另一种是"历史地获得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属于第一种,商品和资本的"二重性"则属于第二种,前者不能充足地说明后者,对后者的透彻说明须借助拜物教批判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的精义在于揭示"物"的"社会形式"是如何"历史地获得和叠加"的。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与"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叙述逻辑的任务在于,理论地再现"物""历史地获得和叠加"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而获得其"二重性"这一历史过程。把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逻辑"偷换"为从"具体"到"抽象"的"下降"逻辑,是一种有害的理论倒退。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时间作为商品价值量的尺度,暗含着时间是外在于商品价值的东西,其本身没有价值,不是商品;如果时间被商品化就动摇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然而,马克思在批判李嘉图寻求"不变的价值尺度"时却能得出"时间也是商品"的推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就必须承认时间是商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综合前人成果而成的效用价值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占据地位的两种商品价值论,通过比较分析,旨在通过批判效用价值论,而能在新时期下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存在不完善之处。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最高成就是价值本质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揭示了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弗洛姆“创发性的爱”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姆为了解决现代西方社会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了他的“创发性的爱”的理论。这一理论应该说是有其合理性的,它为建立人际之间和谐、友爱、充满亲情的关系做了具有一定启发性的探索,这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人际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但弗洛姆的这一学说也存在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过的抽象、思辨、直观的限度,这一限度决定了弗洛姆学说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按照《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先论述“资本的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然后才提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资本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提出一些需要斟酌的问题,并指出,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与教学中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不但不会削弱剩余价值理论,反而有利于消除疑点,更简明地阐述和把握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