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是墨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墨子重视利益,追求利益.为了得到利,并保证得利的公平性、合理性,需要"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明鬼"、"天志"等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先秦时偶尔可见,魏晋南北朝时初步成熟,到唐五代时已经盛行.唐五代时,出现了"场"、"巡"、"遭"、"顿"、"件"五个新兴动量词,其中的"场"、"顿"、"遭"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动量词"遍"、"下"、"回"、"度"、"拜"等在唐五代时期发展成熟,其用法与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同时,"同源动量"的产生是唐五代时期动量词发展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3.
面时数学新教材,初一学生有诸多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从"读"法、"听"法、"思"法、"写"法、"记"法方面探究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瞻远瞩"是一个常用成语.但在多部成语词典中,对"高瞻"、"远瞩"的释义存在差异,从而对整个成语的释义产生了影响.根据意义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站得高,看得远.第二类:站在高处望,向远方注视.第三类:看得高远.究竟应该怎样释义,本文拟从成语的来源、成语的语法结构及语义发展等方面探讨"高瞻"、"远瞩"和"高瞻远瞩"应有的释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周易》中的"爻"作了诠释.文章从"爻"的形状生成说起,论述了"爻"与"十"、"爻"与"×"的关系.文章又从"爻"的形状论及"十"与"×"的普遍性.文章最后由"爻"的本义("爻,交也"、"爻,效也")论及"爻"的衍生义.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献中"班白、斑白、颁白"是"须发半白"、"头发花白"之义,常用来借指老年人.班白、斑白、颁白,实同一词.此词的本字,历来多认为是"斑".根据段玉裁的观点,"(须卑)"为本字.考虑到使用的实际情况,把"斑"称为俗本字.  相似文献   

7.
英文计算机术语的创建,遵循"改写"和"组织"两条原理.在"改写"方面,隐喻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家的隐喻"、"身份隐喻"、"社区隐喻"、"娱乐隐喻"、"生命隐喻"、"意外凶险隐喻"等.这些英文术语被译成中文时,又往往添加了意涵和意趣,或被打上中国传统观念的烙印.在"组织"方面,英文计算机术语的创建则遵循既有的构词法原则.  相似文献   

8.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小说"是现代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流派.其基本艺术特征是:"创新"、"改革"、反对"以人为核心"、"场景组合"、"表现自身"、"读者参子"、"革新语言"等.它在小说形式和语言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其可能是集当代小说新因素之大成.这种勇于开拓的锐气,对繁荣我们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先唐“连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章表的一个旁枝,早期的"连珠"称得上是言"志"之作.陆机的<演连珠>,因其温润、精微的文辞,绵密透辟的说理,标志着"连珠"已臻于成熟.这也引起后人的摹拟.然而,其拟作因时代变迁、一己遭遇的促发等原因,而逐渐由言"志"向言"情"蜕变.从沈驎士、刘祥,到萧刚都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发展脉络.梁代是"连珠"创作的高峰期.其后,庾信集大成,以"赋史"般的笔触,用"连珠"抒发一己沉痛的家国之情.但也由此大大削弱了"连珠"自身存在的价值,"连珠"在事实上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认识"虐、踞、淤"三个生字,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日月同辉"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的形象,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阅读课文,感受老人形象,使之活在学生心中。2.难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教学流程:一、领略一段景,一会"青山不老"1.直接导入,初释课题。从字面上看"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2.关注"青山",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努力读准生  相似文献   

12.
对课堂教学“麦当劳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理论的视域下,课堂教学是多维、交错的系统.是创造性的活动.而传统课堂教学的"麦当劳化"现象则严重违背了复杂理论的现点,视课堂为一个"效率至上"、 "可计算性"、"可预测性"、与"可控制性"的场域.反思课堂教学的"麦当劳化"现象.预示生成性课堂对复杂理论的呼唤.复杂理论视域下的教师应具备整体性思维意识、敏感意识、策略意识、资源意识与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阐述"诚"与"道"、"仁"、"信"、"真"、"义"、"慎独"的关系,发掘、继承、提升儒家的"诚"说,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考试研究》2016,(4):113
<正>《考试研究》是由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和天津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以招生考试与评价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现在,在互联网上也可以阅读《考试研究》杂志啦!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ksyj.cn/或http://考试研究.中国,进入《考试研究》杂志首页。登录"招考资讯网"(http://www.zhaokao.net),并点击《考试研究》链接,亦可进入杂志页面。网站设置"本期导读"、"往期回顾"、"学术动态"、"招考信息"、"专家学者介绍"、"藏书架"等栏目,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各期杂志刊发的文章按"热点文章"、"重点推荐"、"高考专题"、"中考专题"、"教育测量课堂"、"考试评价专题"、  相似文献   

15.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考察他的一生,自幼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年轻时遍游长安洛阳等地.后观太学,结识了不少名人大家,为以后从政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为人正直,具有进步的宇宙观和渊博的知识,一生中做出了如"浑天仪"、"地动仪"、"候风仪"、"指南针"、"记里鼓车"、"独飞木雕"等许多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发明创造和诸多科研、文学成果,被誉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的确值得后人永远学习和纪念.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典型的"知"、"行"统一课程.其基本特点是鲜明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实践性.前两者是"知",后者则是"行".中国古代"知行分离观"对该课教育具有不利影响.该课改革须从"知"、"行"统一观入手,在"行"上下功夫.一要加强组织管理,将实践活动标准化.二要树立学生主体性观念,增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明确教师主导地位,在"导行"中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7.
"待"、"得"二词,义有关连;"待得"一词,又系"待"、"得"联合而成.然而历来字典辞书的有关解义,颇多疏失.<汉语大词典>谓"得"有"待,等到"之义的书证材料,时间偏晚;谓"待得"的"等到"义,书证材料的时间亦偏晚,且一条材料的文字又似有误.故今略作疏解,以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8.
"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文脉"的载体是十分明显的.中国"风水"的延续应以转型为前提.所谓"转型",一方面指"风水"在延续中要尽力剔除其中的迷信因素;另一方面,"风水"的延续也要借鉴借助于当代科学,提升自己的科学品位.目前,要谋划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风水哲学"、"风水美学"、"风水诗学"、"风水景观学"、"风水地理学"、"风水建筑学"、"风水规划学"、"室内风水学"、"风水心理学"、"风水微气候学"、"人体风水学"等学科.陈志华教授和李中教授发文对"风水"全盘否定.我理解两位教授对以"风水之名大贩迷信者的愤怨之情,但是,我又不同意二位教授一概否定"风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怎样改进中专化学课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化学教学效果?面对现在的中专生如何教学?作者采用"读"、"讲"、"做"、"练"等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大不一样.方法决定效果,化学教学方法决定化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神"字,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会想倒什么?(预设:"神"能够法力无边、腾云驾雾……) 2.板书"军"字,看到"军神"你又会想到什么?(预设:打仗百战百胜、作战勇敢、枪法很准……) 3同学通过预习知道"军神"指的谁吗?(刘伯承) 4.多媒体出示刘伯承图片,介绍刘伯承生平资料. 5.刘伯承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为什么被称作"军神"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3课《军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