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场面描写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场合中,展开以人物为活动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场面描写既要有环境,又要有人物活动;既要有面的勾勒,又要有点的描绘。要有动有静,有主有次。记叙文中的场面,实际上是作者通过复呈式的描述,把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的生活场面转化成书面语言。让读者阅读这些文字时,通过再造性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还原为可感性的生活画面。场面,是记叙文中“人”(或物)、“地”、“事”三结合的基本的单位。在一个场面中,总可以看到一个具体而形象的生活环境:夏夜的湖畔,黎明的…  相似文献   

2.
记叙文写作是中考和高考必考的文体之一,而且许多考生习惯于写记叙文,尤其是中考考生。有鉴于此,掌握好记叙文得高分的技法是非常重要的。笔者通过评判考场作文,结合学生平时记叙文写作的实际,认为写好记叙文须做到“五美”。丰满美很多学生在考场上喜欢写记叙文,但写出来的文章给人以空泛之感,平淡无味,言之无物,像个“瘪三”。究其原因,除了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的功夫不到位之外,还有写作技法上认识不到位的原因,记叙文要写得内容充实、具体,言之有物,具有“丰满美”,可通过三种方法达到。1、增设感人的情节、场面或细节有些学生的记叙…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会描写场面,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生活气息。学习场面描写是学生写好记叙文的一项基础训练。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中,我们常常会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安排一些或  相似文献   

4.
从情节入手     
好些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篇幅并不长,可读了之后,即使岁月已把我们推向中年老年,我们却仍然清楚地记得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深切地感受那蕴含在语言和行动之中的某种思想和性格。这是什么原因呢?不难发现,凡能把人写活的记叙文,一般都具有真实而生动的情节。而所谓“情节”,说概括点,是指人物的活动;说具体点,是指带有故事性的并且是比较动人的典型事例,或指由人物行动、对话、内心活动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构成的一些活动的场面或片断。正是这些称之为“情节”的事例、场面或片断,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再现人物的形象。对于这些人物,读者是爱他们还是恨他们,是尊敬他们还是鄙夷他们,是追随他们还是唾弃他们,在很大的程度就  相似文献   

5.
记叙文的典型段落模式是场面。场面是由若干物象组成的,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显示人物活动的完整系统,它包括物象(人或物)、时间、空间、行为细节四个要素。写记叙文要注重场面描写,通过场面的充分展现来显示主题,表达作者的看法。下面我们看看记叙文《无题》:无题郭浩黑板上赫然写着:学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的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坎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过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  相似文献   

6.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  相似文献   

7.
场面描写却是学生习作中的软肋,因此平时上课时应多注意对场面描写的阅读积累与分解式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记叙文核心部分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记叙要清     
记叙文,在历年来的高考作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要写好记叙文,除了要做到语言生动、形象鲜活、情感真挚外,还得着重在记叙清晰上下点硬功夫。怎样才能做到记叙清晰呢?我以为,主要是须确立好“线索”,安排好“顺序”。这里所讲的线索,是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归宿的脉络,是统摄和连缀各个场面的纽带,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唯有特定的线索,才能将组成事件来龙去脉的圆珠串连为一体,使事件的过程十分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9.
场面是生活的横断面。生活像一条长河,场面是一朵浪花,要学会描写生活,首先得学会写生活片断,所以,对记叙文中场面描写的指导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开掘记叙文主题“五步法”张秀芝记叙文主题开掘问题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多年的写作教学中体会到,记叙文主题开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横向开掘:客观·主观·形象。首先,从构成文章材料的客观意义上开...  相似文献   

11.
<正>记叙文要再现生活,写出生活味,除了要写好细节外,还要能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的场面。场面描写就是对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内的人物与人物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即特定时空中的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图景。它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技法解说】  相似文献   

12.
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阅读记叙文,要注意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这条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容。记叙文的线索比较复杂,有的文章是以事物为线索,如《小麻雀》一文,以小麻雀为线索;有的以人物为线索,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的“我”,不仅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有的以事件为线索,如《分马》,全文自始至终以“分马”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3.
分解场面     
《辅导员》2010,(9):31-32
【举例导引】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还记运动会上,运动员你争我夺的场面;集体劳动时,伙伴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去购物时,超市里人头攒动的热闹场面等等。场面就是在一定场合内众多人物活动的情景。场面描写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何忠朝 《高中生》2013,(2):10-11
记叙文当然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并不是说记叙文中就不需要议论。记叙、描写犹如“画龙”,议论则是“点睛”。议论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如果用得合适,往往能使记叙文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水果大都有一个坚实的果核,果肉依附在果核上。学习写记叙文,也应该试着在记叙文中设置一个“核”,让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依附在这个“核”上。这里所说的记叙文的“核”, 不是记叙文的主旨,而是在记叙文中凝聚内容、承载情思、起核心作用的具体的事或物。究竟什么是记叙文的核心?还是看一些具体的例子吧。  相似文献   

16.
季靖 《语文天地》2011,(6):16-17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黄琼 《初中生辅导》2010,(26):16-18
记叙文中少不了记人叙事,也常常基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推动情节的需要进行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也就是说,环境、场面描写都是为记叙文主题服务的。环境描写包括两类:一类是指描写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这些常常被称作社会环境,其描写多带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相似文献   

18.
图表类记叙文在文体上仍属于记叙性作文,具有记叙文的一般特点,但是用图表的形式呈现记叙文的内容,围绕图表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适当添加细节进行描述,会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图表类记叙文的写作对象大多是人们周围的现实生活——可以是一个生活侧面,一个精彩的场面,抑或是一个生动的片段.记人、叙事则常用过去时,写景常用现在时.  相似文献   

19.
请把《村居》这首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如何将古诗改写好呢?首先,要正确把握诗的内容。因为要改写成记叙文,所以在改写前一定要理出记叙文的四要素。以《村居》为例,诗中所描绘的时间:农历二月的一天下午;地点:乡村;人物:高鼎;事情:高鼎在乡村漫步,看到美好的春光和散学回来的孩子们在放风筝的欢乐场面。理解到这一点,基本将诗的内容把握住了,但如果仅写这些,只是在翻译古诗,还没有达到改写的要求。改写还需要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借助想像,丰富诗的意境。如诗的一、二句,诗人描写春天的景物,抓住了“小草”“黄莺”“杨柳”来写,这些景物的特…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对记叙文的各种不同情况,作“记人为主”、“记事为主”这样的概括和描述不科学。大凡记叙文都要写人和事,但无论如何不能把记叙文中“人”和“事”分割开来,说“这是记事的”,这是记人的”或说“谁主”、“谁次”。因为记叙文中的“人”靠“事”来表现;“事”以表现“人”为目的。记叙文中的“人”和“事”相辅相存,血肉相连,辩证统一。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哪件事没有人参加的,也没有哪个先进或落后的人物没有事实表现的。写“事”目的在表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