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钠跟水反应装置见图1:操作说明:1.首先用滤纸将钠块表面的的煤油吸干,再用小刀切取比黄豆稍大的一块。如钠块沾有煤油,它会混入反应产生的氢气中,使点燃后的火焰带黄色。  相似文献   

2.
在苯酚一节课的教学中 ,学生经常提出问题 :①苯酚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苯酚能否与金属钠反应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演示苯酚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十分必要。图 11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A为具支试管 ;B为塑料药瓶 ,内装发泡剂溶液。2 操作过程2 1 在具支试管中加入 4ml煤油 ,加入黄豆大小的两颗苯酚晶体 ,用酒精灯加热使苯酚熔化 ,振动试管形成溶液 ,按图 1装置联接好。2 2 向试管中加入半颗黄豆大小的金属钠 ,迅速塞紧橡胶塞 ,发现金属钠平稳地反应 ,产生的气体将发泡剂吹起大量气泡 ,实验结束后 ,用酒精灯火焰接近气泡产生阵阵…  相似文献   

3.
王秀权 《考试周刊》2011,(92):192-192
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既可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又可作为学生分组实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是直接把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让学生看现象。虽然装置比较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但有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如生成了气体,气体是氢气等难以说明。下面设计一  相似文献   

4.
为使钠与乙醇反应产生较多气体且点燃后能维持稍长时间燃烧,设计了一种较为简便的实验方法.在一支摘掉橡胶乳头的滴管(无色滴瓶上的)中加入约0.2g的小钠块,然后将其慢慢倒放在一只盛有约15mL无水乙醇的50mL烧杯中反应.利用该装置钠与乙醇反应产生的气体经点燃后火焰大而明亮,持续燃烧的时间可长达30s左右,能顺利进行探究及验证气体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现行化学教材中介绍的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易污染环境和影响师生健康。经实验探究,创新设计了氯气的制备及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一体化环保型装置。该装置能避免因实验造成教室空气的污染,提高了教学效果,且能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其中一个步骤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图1所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进行该实验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在座位上观察,无法观察清楚实验的反应,对实验的了解主要靠教师讲解。(2)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操作动作稍一迟缓  相似文献   

7.
1 面粉爆炸实验取一大截塑料饮料瓶 (去底 ) ,在塑料瓶下端留一小孔如图 1所示。在桌面上点燃一支小蜡烛 ,放上一些面粉 (其高度与饮料瓶下端小孔齐平 ) ,罩上饮料瓶。从小孔处通入O2 ,O2 气流将面粉迅速弥漫到整个饮料瓶中 ,O2与面粉接触面积增大 ,只听“砰”一声 ,面粉爆炸 ,爆炸气浪将饮料瓶高高掀起。此实验可使学生理解油库、面粉厂应“严禁烟火”的道理。图 1 面粉爆炸实验装置图2 CO2 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教材中只是用文字说明CO2 不能供给呼吸 ,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改用实验则效果大不一样。预先让学生捉几只大蚂蚁放在大烧…  相似文献   

8.
刘霖 《化学教学》2002,(7):21-23
本文试图从化学学科中尚待解决的难题出发,探讨利用化学学科难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精神,“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可行性。提出了开展学科难题教学渗透“三点”意识,实施探索性教学教学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2 0 0 2年第 2期刊登的《开展实验设计激发创新意识》一文记叙的一次学生实验设计活动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 ,实验事实是化学的基础 ,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感性认识的基础 ,更是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源泉之一。让学生参与实验 ,而且是在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经独立思考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目的地进行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无疑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学习也学会了运用。其做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在这里 ,本人…  相似文献   

10.
启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化学实验设计中,将已有的化学实验按照一些共同特征或功能进行合理组合,密闭在一起,使其具有某种新的功能,是对原有化学实验的一种创新。如果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这种策略进行实验设计和演示,会对学生智慧的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钠跟水反应的喷泉实验、钠跟水反应产物的检验实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经过多次演示,实验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