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人平素言谈话语每每好“简化”,爱“省略”。这种“省略”有时也出现于报端。2月14日的《新华日报》一个版面上,竟有4个标题都“省”去了“元”字。“贾汪430万重奖经济功臣”“昆山‘零土地’引资逾3亿”“徐州:11.5亿打造古运河旅游线”“启东民间投资恳谈会引资70亿”。平心而论,有些话语(词句)简化、省略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人们不难领会其意思。可这4个标题将“元”一“省”,这就给很多读者带来麻烦了:贾汪“重奖经济功臣”,是用“430万”这个空头数字,还是用“430万”斤大米或面粉呢?昆山“零土地”引资,引来的是“3亿”元人民币还…  相似文献   

2.
晓言 《中国广播》2005,(1):74-74
缩写号(’),又称省略号、省字号、省年号、高撇号等。它的形状和汉语中单引号(‘’)的后引号一样,但位置不同。后引号位置是在一格的右上角,而缩写号(’)的位置在一格的左上角。如“’97全国足球甲 A 联赛”“’97”即1997年,它省去了“19”和“年”。这种标示年份的省写形式用起来简练醒目。缩写号(’)在汉语的标点符号里是没有的,它是上世纪从英文出版物中引进来的,国际上也通用。缩写号(’)源于英语的“Apostrophe”。在英语辞书中称“省略号”或“省字号”。“Apostrophe”即符号(’),表示省略。如 don’t 代替do not,’47代替1947。  相似文献   

3.
古今汉语都有省略现象,可是文言省略现象比现代文尤为突出,成为文言文的特色之一。句子某些词语的省略,从语法角度着眼,是有规律可寻的。能够掌握这种省略规律,遇到具体省略现象,将不至于感到迷惑。先看主语的省略。上句已出现主语,下语的主语便可省略,如“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中有(?)符号标明的主语“楚人”“吴人”就是承上文的“楚人”“吴人”而省。下句要出现主语,上句主语也可以省略,如“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上一句的“项王”就是蒙下一句的“项王”而省。还有,下一句的主语就是在上一句里充当宾语的那一个,这下一句的主语仍可以省略(这样更显得结构紧密),如“……触草木,草木皆死”(《捕蛇者说》)就  相似文献   

4.
科技书刊中省略号的用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杨雪玲科技书刊中常遇到的省略可大致归纳为以下8种情形:一、叙述中的省略1.数字、符号等的省略接《量和单位》中的规定,在数字、符号列举的省略中,省略号用一个三连点。但省略号在数字、符号“前、中、后”的使用有一些不...  相似文献   

5.
目前,报纸上使用的省略语(即事物名称的简称或缩写)有的省略不当。下面举两个例子: “彩电”,载于一九七九年六月十八日人民日报第一版《陕西彩色显象管厂动工兴建》的一篇报道,末尾说:“……按期拿下彩电工程,为四化作出贡献”。“彩电”这个省略语,究竟是“彩色显象管”,还是“彩色电视”的省略呢?实在很费解。因为,该文谈的明明是  相似文献   

6.
使用数字诸方法刘玉广【北京】写作,就要和数字打交道。数字运用得巧妙,可以省略很多文字,不仅能深刻表达中心,让读者迅捷、准确地得到可靠的信息和知识,而且会使文章增加力度。相反,对本身繁冗、枯燥、单调的数字运用得不好,或太多、太滥,就会把读者引进数字的迷...  相似文献   

7.
新闻数据的模糊化与具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数据被大量运用在新闻中,用以说明问题、阐述事实、佐证观点。这种数据通常有模糊化和具体化两种表现形式。模糊化数据是省略、笼统的一个数字概约,如“近××万”、“增加三成以上”;具体化则较为详细、详尽地表达到十位数、个位数,甚至小数点后的数字。在新闻报道中,模糊  相似文献   

8.
许同泽同志: 你给本刊来信,询问“怎样在经济新闻中正确运用数字?”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在写新闻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一些数字,不仅能省略很多文字,而且还能给文章增加文采。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数字在新闻中特别是经济新闻中是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报告之后10年之久,数字城市的热潮从大洋彼岸流行到东方,并在我国悄然兴起。于是“数字北京”、“数字海南”、“数字山西”、“数字福建”、“数字浙江”、“数字陕西”等一连串的名字闪亮登场,城市或大或小,或南或北,或发达或相对落后,只要带上“数字”二字,似乎一下子变得时髦或现代了!  相似文献   

10.
广播经济新闻报道中总离不开数字,数字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效果。怎样才能在一瞬即逝的广播经济新闻中运用好得字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1,间隔使用。即数字与数字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在广播中,听众最忌讳的就是数目字隔得太近,挨得太紧叫人很难记住。因此,写广播经济新闻,尽可能在数字之间穿插一些补充、解释的语句,使听众听后有回味的余地。2,模糊使用。即在整数后面加上“多”、“左右”、“以上”等能够替代零头数的字和词。听  相似文献   

11.
科技书刊中省略号的规范杨雪玲【西安】省略号表示行文中省略了的话。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用法》)中,提到了“省略号标明的省略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引文的省略,……一种是列举的省...  相似文献   

12.
全省新闻界“服务‘三农’、报道‘三农”’优秀栏目评选日前揭晓。浙江日报《迈向新农村的脚步》等22个栏目获奖。衢州市广播电视台《田野新风》等10个栏目获得提名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去年新闻宣传的一大主题。年初以来,省委宣传部、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和省记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们紧紧围绕舟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组织了几项重大新闻报道的策划。 一是从去年4月19日开始到5月24日结束的“‘实’字文章大家谈”。“‘实’字文章大家谈”是去年市委宣传部确定的重大宣传战役,作为市委机关报,报社党委、编委会对此作了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数据的模糊化与具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数据被大量地运用在新闻中,用以说明问题、阐述事实、佐证观点。这种数据通常有模糊化和具体化两种表现形式。模糊化数据是省略、笼统的一个数字概约,如“近××万”、“增加三成以上”;具体化则较为详细、详尽地表达到十位数、个位数,甚至小数点后的数字。在新闻报道中,模糊化数据和具体化数据要因事制宜,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朱芳 《新闻世界》2010,(9X):F0002-F0002
为深入开展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和大练兵活动,贯彻落实省领导“践行‘三贴近’、落实‘三深入’”的指示精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于8月28日组织所属8家媒体20多名年轻记者,深入六安革命老区,开展“驻村一日”活动。  相似文献   

16.
巧用数字     
写新闻一般离不开数字。有些情况下.正是由于数字起作用,才使新闻成立。但另一方面又因为使用数字而使新闻抽象干巴,令人生厌。那么,怎样运用新闻数字才能巧妙一些?我认为至少应注意研究新闻数字的五个运用手段。首先是数字的形象运用手段.先举一例:“由于那些‘大倒’,‘小倒’,七倒八倒,一盒火柴原来售价2分,现在涨到一角;一盒“红梅”香烟原来售价不足8角,现在却涨到3元。可以看出,这则新闻  相似文献   

17.
李颖 《云南档案》2007,(1):17-17
2004年7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档案局实施档案工作“八项工程”加快云南档案事业发展意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省档案馆、州市档案馆、县(市、区)档案馆、党政机关档案室、乡镇机关档案室、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村委会(城市社区)档案、家庭档案等“八项工程”建设。根据《意见》要求,省档案局及时制定了《云南省档案工作“八项工程”验收办法》,全面展开对“八项工程”建设验收工作,随着“八项工程”建设的进行,目前全省掀起了档案工作“八项工程”建设的热潮。  相似文献   

18.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2,24(3):246-246
在GB/T15835120116出版物上数字用法》5.1.4中,对示例2008年8月8日说:“‘年“月’可按GB/T7408--2005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用‘_’替代”,写成“2008—8-8”。虽然后文中说“月和日是一位数时,可在数字前补‘0”’,但这里用了助动词“可”,仍暗示不补“0”也正确。  相似文献   

19.
释“七”     
《汉语大字典》释“匕’云:‘“七,数词。六加一的和。”这是“七”字的基本意义。在说解“七”字的字形及本义时,引《说文》云:“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卖出也。”并引了山《数名古谊),谓“‘七’古通作‘十’者,刊物为二,自中切断之象也……考其初形,‘七’即‘切’字”。丁山所谓古字,当是指甲骨文及六国古文。甲骨文“七”字与“甲”字相同,都像今日的“十”字以甲骨学小辞典》说“七”字的横比“甲”字的横较短,并非普遍如此人《说文》释“甲”云:“甲,东方之益,阳气萌动,从木戴车甲之象_一日人头直为甲,甲象…  相似文献   

20.
陆费逵人品和创办中华书局动机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被毁坏声誉的陆费逵 陆费逵(字伯鸿)是中华书局的开创者。对于他和中华书局的成立,近年的出版史有一则“定评”。这个“定评”的原始版本来自郑逸梅老人的’书报话旧》。他说:“19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