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英国职业教育课程已形成了学习者组成、课程结构类型、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及课程合作方式均多元化的突出特点,这主要是缘于英国职业教育宽泛的定义、课程教学主体多元化、课程设置的充分自主权以及经济竞争与行业发展的要求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多元化也为英国社区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职教课程多元化的理念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扩大英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全球英国”诉求、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英国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其发展路径包括:借助职教联盟参与合作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制定利好政策促进学生国际流动,多措并举推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国际化等。2012年以来,英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多元主体合作以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效率与水平,职业教育国际化与国内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同步推进,逐渐重视与新兴经济体开展职业教育合作,通过国际化激发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3.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当前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近二、三十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正在推行实施。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视为提高本国职业教育效率和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或职教发展与变革的方向。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或教学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并迅速占领职业学校市场,受到各国教育家的赞赏和肯定。  相似文献   

4.
关于天津职教新区国际化建设与发展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职业教育新园区建设与发展问题关系到天津职业教育的发展未来,也对全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顺应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走国际化建设与发展之路,是科学而明智的战略选择。职教新区国际化建设与发展涉及办学主体国际化、教师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国际化、职业市场供求国际化等方面,对整个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发展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多元办学体制。这种办学体制主要表现为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办学组织机构多样化等一系列特征。本文拟就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组织机构类型及其发展策略选择作一探讨。 一、职教办学组织机构设置的标准 根据社会资源交换理论,职业教育活动的本质是社会资源交换过程,也即职教办学主体根据特定的需求,投入必要的资源,经过职业教育系统(办学的组织机构)加工、转换,形成职教成果为社会接收,从而完成整个资源交换过程。办学主体的确立为职教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但职教活动的开展,还有…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已基本形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主要有英国的教学单元衔接法、美国的综合课程教学大纲衔接法、法国的课程标准分类衔接法、德国的核心阶梯式综合课程衔接法、澳大利亚的教学内容培训包衔接法等。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我国应从建立职教与普教的沟通机制,促使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做好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等,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  相似文献   

7.
从欧盟、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新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分析中,可窥见世界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动向:职业教育政策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对接;职业教育与在职培训一体化;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呈现国际化合作发展态势;强调高层次的职教人才培养与职教科研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突出职教特色、实行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从英国引入了一种国际上具有影响的职业教育课程BTEC。BTEC课程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把企业需要员工具备的知识、能力组织成若干课程目标。它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的色彩浓重,每门课程常常包含从技术基础到专业技能的若干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具有综合化和能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职教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教育中的生计教育课程、综合高中的职前技术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和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计划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职业课程要体现定向性和应用性特征,实施职教课程资源共享,创建多元化、全方位区域职教格局,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构建中高职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维度、改革维度和政策维度三个方面都具备了推动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实基础,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时代条件日趋成熟。然而,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职业教育输出能力偏弱、国际化优质职教资源的集聚度较低、国际化发展的条件保障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针对以上问题,我国职业教育需从国际化方式转变、国际化资源统筹、国际化标准开发、国际化条件保障等层面采取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十四五”时期开展职教改革、服务产业升级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与高职教育总体规模不适应,存在国际化发展理念不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不足、职教“走出去”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对此,高职教育在“十四五”时期应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开发国际通用的职业教育标准等,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职业教育也不例外。目前,上海正在实施“10181”职教课程改革计划,其他各地的职教课程改革活动也蓬勃展开。然而,审视我国职教课程改革,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课程开发中常常忽视开发相应的评价体系。这往往导致课程设计与开发人员无法获得全面有效的信息,从而给课程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带来了很大困难。为确保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质量,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加强职教课程评价工作,重视职教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介绍英国职教课程评价体系的若干问题,借他山之石以期推动我国职教课程评价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英、法两国实施的初级职业教育和培训(lnitial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基本属于职前教育的范畴.其共同特点是.职教分流都是从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后的16岁逐渐开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培训机构举办和企业举办并重,不过由于两国国情及教育体制的不同,他们又各有自已的主流形式,在培训的层次、类型、形式、年限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一一、英国的初级职业教育和培训英国的义务教育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实行普教和职教分流,1993-1994年普教职教就学人数比例分别为42%和58%。英国的初级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主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职工教育》2014,(16):27-28
现代职教体系具有体系开放性、结构完整性和层次连续性等基本内涵。省域经济发展要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之适应,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需要相应的专业与之对接,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给予支撑,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多元化服务。以四川省为例,提出构建四川现代职教体系需要建立职教联合体、构建完整职教学制体系以及加强职业教育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因此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十分重要。而对课程内容选择依据的深入分析,则能更好地帮助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科学合理的职教课程模式的采用,除了从整体上引导职教课程改革,更能全面保证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满足社会和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浅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其核心是职教课程改革。要保证职教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职教改革的方向和课程改革诸要素。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改革将受到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因素的支配,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职教改革与发展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涉及观念认识、办学机制、管理体系、继续教育体系等职教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方面应迈向多元化(1)职教发展认识问题的多元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也就是说,只有人们对  相似文献   

18.
“大职教观”是基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狭隘职教观带来的诸多弊端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等原因而提出来的。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以及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运动”等可以为“大职教观”提供有益的启示。新形势下的“大职教观”不只是意味着大职业教育体系,更是意味着人们有关职业教育思维的根本转变,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科学性、整体性、开放性、人性化、多元化和社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陈宇 《中国培训》2008,(12):21-22
悉数刚刚过去的三十年,每一个职教工作者都能欣喜地看到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改革开放前受歧视的一类教育发展成为当今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培训无论在办学规模、课程结构、师资力量、教学模式,还是社会认可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可以说,这段经历还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段不平常的历程,所有经历过的职教工作者们都有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发于心、关乎情的感慨。本刊特约请了数位职教和培训界的专家、学者,来共同感怀职业教育与培训在这段历史中所历经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20.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合作:共建美好未来”,聚焦世界职教改革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动向,由职教论坛、国际职教展、职教院校合作洽谈会以及青年领袖营等交流活动组成。大会旨在帮助广大职教院校与国际合作伙伴建立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加强校际合作,进一步激发职教院校办学活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她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肯定了中国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她表示,中国政府支持职教院校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中国职业院校与各国分享职业教育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