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玩的妙招     
“妈妈,求求你,我不要做数学题!”女儿挂着眼泪,一脸乞求的表情。 “不做数学题,你想干什么?”望着女儿可怜巴巴的样子,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油然而生。 “我想玩!妈妈,让我玩一下吧!” “整天就想着玩。玩能玩出什么名堂?做题目怕,写毛笔字怕,这也怕,那也怕,你就怕学本领。”我越说越恼  相似文献   

2.
史峰 《初中生》2015,(23):16-18
同学们写作文,通常有这样一种思路:写自己的经历,写自己的生活,即把“自己的事”写成作文.其实,我们还可以把“别人的事”写成作文. 方法如下: 一、记叙法:把“别人的事”描述一番 班里有个“数学迷”(片段) 我想找程小兵玩会儿,可是四下里寻不到他.这家伙是个“数学迷”,或许正在教室里解数学题吧. 透过玻璃,果然见程小兵坐在教室里.他手里拿一块煎饼,向嘴里塞,腮帮子撑得老高,一边嚼饼一边看书上的数学题.数学题应该是很难吧,程小兵的眉头拧得老高,嘴也嘟起来了,忘记了嚼饼.  相似文献   

3.
好地方     
昨天,妈妈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了一组“好地方”,我心想:妈妈又去哪儿玩了?于是点开照片,却发现是一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外婆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把蕨菜,对着镜头微笑. 外婆的家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小村落里,以前每逢周末,妈妈就带着我去那儿玩.  相似文献   

4.
毕业班     
童话不再翻,“小球”不再玩,电视不再看,因为我们是毕业班。语文书不停地翻,数学题不断地算,  相似文献   

5.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70页复习题中有一道有趣的数学题:“(1)A、B、C三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能判断三人的轻重吗?(2)P、Q、R、S四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该如何判断四人的轻重呢?”[分析]这是一道有趣的智力判断推理题,要巧妙运用不等式性质和等式性质去分析.已知图形告诉我们:跷跷板如果不平衡,则有人体重量的不等关系;跷跷板如果平衡,则反映了人体重量的相等关系.将不等关系和相等关系转化为不等式和等式的问题,这就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经过数学运算和推理,即可求得答案.解:(1)如图(1),设A…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所选择的教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因此,以其他学科知识为素材的中考数学题,近几年倍受命题者的关注.现举两道与文科渗透的数学题,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例14根火柴棒拼成如图所示的象形“口”字;平移火柴棒后,原图形能变成的象形汉字是().  相似文献   

7.
@微来微往     
《母婴世界》2014,(5):12-14
本期精彩:“你的父母玩微信吗?”精华网评 《母婴世界》微信公共平台向网友征集了话题“你的父母玩微信吗?”活动征集期间众多微信网友踊跃发言,根据小编不完全的统计,85年是一个分界线,85后的网友比较抗拒添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而85前初为人父母的网友则完全能够接受。这么多精彩的投稿中我们挑选出4位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赶快来看看有没有和你想法一样的吧!  相似文献   

8.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都是科学探究的学习者。然而在从传统的自然课过渡到科学课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对科学探究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存在着教学实践上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实质相背离的一些问题,使科学探究走进了误区,影响着科学探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1.探究就是玩吗?在现在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玩”这个词。有的教师甚至把“玩”当成是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教师往往引导学生“随便玩”、“想怎么玩就…  相似文献   

9.
《中文自修》2014,(32):55
我有一个小秘密,只在这里告诉你!在这里小朋友,生活中,你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情,想和大家分享吗?欢迎关注微信“魔都语文课代表”,用微信语音玩“真心话大冒险”吧!小熊:老师每次放学的时候总对我们说“同学们,这道题还没讲完,讲完才下课”,我说老师你不能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建构主义者皮亚杰说:“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不能得到发展。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也是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实践中学,把儿童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我进行了“玩中学数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玩中求知,玩中悟法,玩中明理,玩中创新”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变”指更改、变化,而“辨”则指分析、辨别。数学题多如牛毛,千变万化。学生如果不了解数学题的“变”,不能对数学题进行正确的“辨”,解题时就会受定势干扰,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错。例如这样一道数学题: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应用题“小红每分钟做3道数学题,做了15分钟,而小强在同样的时间内做的数学题是小红的2倍。他们两人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时,有些教师常常这样分析:要知道他们两人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就必须知道小红和小强各做了多少道题;而要知道小强做了多少道题,就必须……  相似文献   

13.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70页复习题中有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1)A、B、C三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能判断三人的轻重吗? (2)P、Q、R、S四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该如何判断这四人的轻重呢?  相似文献   

14.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70页复习题中有一道有趣的数学题:(1)A、B、C三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能判断三人的轻重吗?(2)P、Q、R、S四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该如何判断这四人的轻重呢?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愉快、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我园以科学教育、环保教育为内容,以游园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增长智慧,让家长在参与中提高认识,让教师在组织中增强能力。准备:1.各班进行以“爱绿爱科学”为主题的环境布置。2.布置“废物变宝展”“亲子玩具制作展”和“我是未来小主人绘画展”。3.幼儿自制“游园会活动卡”。过程:1.请部分幼儿扮演小天使在园门口迎宾,小狮队舞狮助兴。2.请孩子带领家长参观自制玩  相似文献   

16.
1.创设游戏的活动环境在玩中学这里的“玩”专指幼儿园里有组织的玩玩做做的教学游戏活动。比如:科技节期间主题探究活动中关于“太阳七色光”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教师将光学现象基本原理的认知教学与幼儿玩肥皂泡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用呼啦圈在室外阳光下玩肥皂泡,进行观察体验教学,使幼儿在玩中对七色光与太阳光线折射的科学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再比如:教学中以家庭为单元的科学活动“奇思妙想——超级变变变”中的创造表演活动,使幼儿在动脑、动手制作以及全家配合表演的过程中,逐步体验感知科学的含义与奥妙。由于投入了极大的兴…  相似文献   

17.
“天赋探索”的全称是“威斯康星州数学科学和工程天赋探索”,二十七年以前由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数学系的L.C.杨教授创办。“天赋探索”是一种系列的带有竞赛性的中学数学兴趣活动。创办者的宗旨是:通过解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题,使年青人在科学和数学等方面从发现和实践他们天赋的机会中得益。凡威斯康星州的初、高中学生都可参加,以自愿为原则。在将近两个学期的时间内参加者解答由主持单位分期寄发的五组数学题;整个过程都以分散、开卷、自由活动的形式进行,但强调这是一种个人活动,参加者必须自己独立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出错了     
太太的同事阿莉带着儿子到我们家玩,说了一会闲话后,阿莉便把话题转到她儿子小刚的学习上了。她介绍了小刚许多聪明过人之处,说:“我家小刚以后是非北大、清华不上的,要不就太可惜了。”听说小刚学习如此好,我便出了一道趣味数学题,让他做着玩。原以为,这道不是很难的题目,他很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我的妈妈也不例外.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她的A-list Circle(一流的圈子,最主要的圈子)一直是女儿,但最近,我觉得妈妈的注意力渐渐从我身上转移了.因为她喜欢上了微信. 照理说,妈妈喜欢玩微信,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这属于她的个人爱好,我和爸爸不应干涉.可是,她越来越痴迷,朋友圈不断扩大,我们家着实乱了一阵子,就连意见很少与我一致的爸爸,都和我结成了联盟.  相似文献   

20.
为思维而教,科学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喜欢科学、趣玩科学,在玩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立足“双减”,提质增效,从“巧设情境,寓理于趣”“自主探究,趣中悟理”“交流碰撞,理趣相生”“拓展延伸,理趣共长”等方面展现“理趣”科学课堂样态,着眼于整个人的全面、持续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