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就业也面临挑战,特别是学校中的非行业性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更大冲击,且受关注较少。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通过解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行业特色高校中法学专业的就业困境,从人才供给方和就业主体学生方提出专业为基、夯实学生专业素质,能力为核、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为辅、协力护航做好帮扶,自我为本、面向需求积极就业的建议,以期对非行业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就业率、离职率、收入水平、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5 个指标,建构了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并应用对陕西省53 所高校41702 名2017 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计算了陕西高校190个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指数,进而根据该指数对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且不同本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率、收入水平、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离职率等方面的差异明显,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充分、不平衡的特征显著。依据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的测度结果,筛选了若干应该鼓励发展或限制发展的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为例,分析行业特色高校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特点,特别针对行业分布不均和行业性就业不突出等问题,针对目前大批人才脱离行业特色领域而进入信息产业发展等问题,在就业引导、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性对策,以期对行业特色高校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中将专业划分为文科和理工科两大类,从近些年的就业状况看,高校文科毕业生就业难度远大于理工科毕业生,并且文科生就业难度显然越来越大。2008年上半年,由中美教育市场专家、劳动经济学家和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麦可  相似文献   

5.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需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及我国产业调整的趋势,一方面一些传统的产业由于规模不断缩小,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就会减少;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的行业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将会持续上涨,另外,一些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因此,高校毕业生应该冷静面对所学专业,正确判断就业形势,抓住机遇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新建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在实际发展的情况中,新建本科院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选择旅游酒店及旅行社等专业行业的越来越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从事旅游专业工作”、“旅游行业高流失率”等现象十分普遍,这实质是对旅游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以新建本科院校闽江学院为例,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通过跟踪调查三届的毕业生,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总结出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四维三象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建议实行旅游专业培养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好大学生就业关系网络,以期合理的引导旅游专业学生更好地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全国2015年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调研,从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五个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就业质量分析。发现接近八成学生实现直接就业,专业的社会需求度、人职匹配度、专业忠诚度、就业满意度、期望职业匹配度、工作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等就业指标值较高,说明定位于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人才的专业硕士,其应有的就业优势在实际就业环境中得到一定体现,但仍然有进步空间。也呈现出就业去向多元化、自主创业率不高、就业地选择受地方消费水平和工资待遇影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特点。基于此,应提高专业学位学生的可雇佣性、优化创业环境、增强高校与就业市场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贵州以其丰富的、独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给贵州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和创业机遇。然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越来越少。通过对贵州省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了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因素,并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期望能对相关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铁路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结合铁路跨越式发展对铁路主专业毕业生“量”与“质”的要求,提出了基于铁路特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模式,以实现使高校毕业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数据,探究专业兴趣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值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专业兴趣能显著促进毕业生就业综合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增值,其中对专业能力增值的影响更大。学习时间在专业兴趣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值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专业兴趣对就业能力增值的促进作用在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不同学科类别群体间存在异质性,它既能帮助第一代大学生、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毕业生弥补就业能力增值劣势,也巩固了工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值优势。高校和毕业生个体均应注重涵养专业兴趣以获得更多就业能力增值,从而提升就业效率、促进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云南省为实例,对西南民族地区行业部门就业岗位与2007~2012年高校专业毕业生的对比分析,评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行业就业结构的适应性状态以及高校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借此反映云南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西南民族地区提高大学生就业这一长期的区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问题提供更清晰的审视角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和结构性用工矛盾的不断突显,未来几年,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将常态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石油石化行业特色型专业,虽保有较高的就业率,但逐年走低的就业行情也使主干专业面临一定的就业隐忧。高校应对接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地区就业政策,结合学科发展特点和行业用工标准,及时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应灵活调整就业思路,转变择业观念,化危机为转机。本文在分析就业市场大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基于行业需求和地区政策的勘查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日语学习者的突然增多,致使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明显下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地方高校日语专业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问卷调查,得出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已经前景堪忧,并在分析影响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对西安理工大学2008届本科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为依据,分析了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和主要原因,从社会应创造平等就业环境,高校应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就业指导,女大学生自己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本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吻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专业兴趣吻合度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并分性别和学科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性别、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学校背景等是毕业生专业兴趣吻合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男性、优势家庭背景、本科、人文社科专业、学业表现与综合素质更好、东部(非“北上广”)地区高校的毕业生,专业兴趣吻合度更高;第二,专业兴趣吻合度对毕业生的就业总体满意度与工资福利、工作地点、工作稳定性、个人发展空间、社会地位、独立自主性等单项满意度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对个人发展空间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对工资福利和工作稳定性满意度的影响最小;第三,专业兴趣吻合度对不同性别和学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存在异质性影响,男生和理工农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受专业兴趣吻合度的正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愈加完善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特色高校的本科毕业生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的就业情况不仅关系到各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影响到与企业之间能动性的发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文章旨在探究行业特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以求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专业教师数量多、长期与学生接触、对行业及专业的了解深入、社会关系广泛等因素,使得专业教师成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鼓励措施,加强对专业教师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培训,真正使专业教师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努力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以及专业匹配对毕业生工资起薪的影响,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纠正。研究发现:有56.1%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有11.7%毫不相关;OLS方法得出专业匹配情况下的工资起薪比专业不匹配高3.4%,使用PSM方法得出专业匹配的工资效应为5%,传统的OLS模型低估了专业匹配的工资效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相较于“211工程”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匹配对非“211工程”本科高校毕业生存在显著的收入效应;与专科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匹配对本科学历毕业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业匹配比专业不匹配工资高7%左右;经济学类毕业生专业匹配对工资起薪具有更加显著的正向影响,专业匹配比专业不匹配的起薪高15%左右。基于此,高校的专业学科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专业匹配上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的弱质地位和“三农”问题更加突显,农业教育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改革.它对农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冲击。因此.在新形势下.积极探讨高校涉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探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途径和方法.已成为涉农专业院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支撑作用,人才和产业匹配程度影响人才效用的发挥.文章引入结构偏差系数和偏离度,利用我国制造业四位编码行业数据对人才和产业匹配度及其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人才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并且行业差异明显,中级职称和高级工的人才结构偏离度对行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前我国应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打破束缚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培育与产业适配的人才结构,发挥人才效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