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乐学点依据种植目的,以课文结尾为延伸点,采取“编剧表演法”引导学生阅读推理、想象延伸,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2.
点,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其意义是小,小到没有形状和大小,不占据空间。在物理学中,点不再是绝对的小了,学习物理不可不注意这一点。第一种情况,点用来表示相对的小。例如“质点”、“点电荷”、“点光源”等概念中的“点”,以质点为例,质点是可抽象地看做为只有质量而无形状和大小的点。  相似文献   

3.
大小关系的判定在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例析了利用图像判断两个(或多个)式子(字母)的大小,及其它应用的方法和要点。“上大下小,右大左小”,作图时处理好“三点”(即边界点、交点、极值点)和走向。  相似文献   

4.
《小站》是一篇看图学文,描写了一个地处山区、无人注意的小站,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文具体描写了小站的“小”和“小站的精心布置”,没有刻意的修饰和抽象的评价,而是让事实说话,以“小”字贯穿全文,着意于以小见大,表达中心。教学时,我们不必逐段分析讲解,可采用整体导读的方法,始终抓住“小”字,从“点”入手,认识“小”站;联“线”理解,明确站“小”;抓“面”领悟,以“小”见大。从“点”入手课文与图画的内容基本相符,先讲小站的“小”,再讲小站的精心布置,最后讲小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家莱布尼兹曾经说过,“用一,从无,可生万物”.数学专题复习即从“一”出发,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突破某个知识难点,促进解题能力的触类旁通.文章以“解析几何中的动点问题”为例,从“循序渐进,激活思维”“深入探索,发展思维”“一题多解,提炼思想”“归纳总结,发展学力”四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小教专科培养将成为 2 1世纪“二级师范”教育的主要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践中需认真研究解决小教专科培养的生源与学制设置、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构建新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模式等核心问题。本文着重从处理好现实与发展需要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培养专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提出几点初步的设想及处理方法 ,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讯的发达和教研交流的日渐频繁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课例与名师课堂进入广大教师的视野。在学习与吸收好的创意和理念的同时.我们会发现.优秀教师的课堂就犹如一位好厨师.他精选了上好的材料.经过他们一番巧妙处理——“烹”“闷”“炒”“煎”.就有了鲜美的“味道”和与众不同的“造型”。从中可以看出.素材的选择和处理不仅关乎小...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蕴藏点”的把握马振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通常是通过一篇的课文教学来实现的。要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文中“道”的各个“蕴藏点”,适时地挖掘与点拨,以达到教育之目的。一、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传“道”,使...  相似文献   

9.
这里的“部分”指的是“整体—部分—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部分”。《海底世界》(六年制小语第七册)一文的“部分”教学谈,是试图克服当前“部分”教学中的两个问题:联系不上整体,回到支离破碎的教学老路;深入不到部分,走向架空分析的教学情况。从而体现大纲规定的“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前提。也就是说,教师本身首先要有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对话质量。听了特级教师张伟执教的《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我认为,张伟老师对文本的处理和运用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一、科学地调整教材,以“对话”为线索,体悟感情本文的重点部分是陈庚同志与小红军的四次对话。为突出这一部分的教学,张老师是这样处理教材的:1.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大意之后,教师直接切入“对话”部分:“两人围绕‘上马’都干了…  相似文献   

11.
捉迷藏     
红点点和绿点点是爱捉迷藏的小精灵。一天 ,红点点和绿点点正在草地上玩 ,一队小白兔 ,每人顶个小篮子 ,一蹦一跳地走过来。“真好玩!”红点点扭头对绿点点说。可是 ,绿点点已经不见了。绿点点一定又藏起来了。红点点发现那队小白兔好像多了一只 ,他眼珠一转 ,变成一块酒心巧克力向小白兔们滚过去。那只顶小的小白兔赶快抓起巧克力往嘴里送!“别吃 ,绿点点!是我!”“巧克力”赶快大声喊。“小白兔”变回绿点点 :“你怎么发现我的?”“真兔子 ,才不爱吃巧克力呢 ,他们爱吃萝卜、白菜和青草。”红点点笑嘻嘻地说 :“你一抓巧克力 ,就让我…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小三角”研究和“三平面”研究的不同之点,重在阐释“小三角”研究。文章包括四个部分:1.论题导入;2.“小三角”和“三平面”的概念涵义;3.“小三角”和“三平面”的研究思路;4.三点说明。二、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一、四部分实际上是文章的前言和后语。  相似文献   

13.
《一棵小桃树》教学,大多借“知人论世”“互文材料”等外部资源建构“情志”的教学实践,这偏离了要将教学聚焦到“物”“志”关联思维的单元重点。以文本结尾“梦”的情感直陈关键句为切入口,梳理“梦”的相关句段,清晰透视《一棵小桃树》“叙写经历”刻画“形象”的文本特质。围绕“出生—成长—蜕变”梳理探究“小桃树”和“我”的相似形象,在向“内”生长的信息结构化处理中,还原出阅读《一棵小桃树》获取“志”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4.
读完这篇散文 ,我感觉自己心灵产生强烈的震颤 ,不能不从内心深处佩服作者对生活材料独特的处理和深入的挖掘。“我”在省城商旅受挫、肌体疲惫、心灵浮躁 ,想在家所在的山城里做一个短暂的停留。小女孩是以一种弱小可怜的形象出现在作者眼前的 ,她的一切都与菜场这个原始交易的场所格格不入 ,“营养不良” ,夹在两位胖大嫂的中间 :一尺见方的小摊位 ,一堆十小捆纤细的蕨菜被两边堆码得高高的大把肥硕的蕨菜挤迫着 ,每位认真的家庭主妇都不会光顾她的摊位。以致“我”以商海中见惯大吃小、强凌弱的经验 ,不敢对小女孩再多看一眼。读到此处 ,…  相似文献   

15.
在“点、线”法画弯矩图的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有利于“点、线”法画弯矩图教学的引入、展开和深入,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作弯矩图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教专科培养将成为21世纪“二级师范”教育的主要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践中需认真研究解决小教专科培养的生源与学制设置、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构建新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模式等核心问题。本文着重从处理好现实与发展需要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培养专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提出几点初步的设想及处理方法,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站》是一篇看图学文 ,描写了一个地处山区、无人注意的小站 ,由于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和认真工作 ,给旅客带来温暖的春意 ,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文没有刻意修饰 ,抽象评价 ,坚持让事实说话 ,以“小”贯穿全文 ,着意以小见大 ,表达中心。教学时 ,不必逐段分析讲解 ,可采用整体导读的方法 ,始终抓住“小”字。从“点”入手 ,认识小站 ;联“线”理解 ,明确小站 ;抓“面”领悟 ,以小见大。一、“从点”入手 ,认识小站课文内容与图画的内容基本相符 ,先讲小站的“小” ,再讲小站的精心布置 ,最后讲小站给旅客带来了…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课文阅读教学占据了小半壁江山。而阅读课教学,应该包括处理好课文理解活动的基础上组织语言学习活动。课文阅读教学若是人的“大拇指”的话,那么语言点教学则是“食指”,“拇指”加上“食指”,才能确保课文阅读教学这张大手运行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小点拼图     
一天晚上,聚来了许多点,有一个点说:“我们来拼图吧。”“好吧。”一群点说。“可要一些小棒子。”另一个点说。“不用了,就用我们这么多点能拼出东西来的。”它们拼出了许多东西,有泪水,有一粒米、月亮、太阳、树叶……点们互相问:“还能拼出什么东西来呢?”一个点说:“我们拼一些有趣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程梦辉 《中学理科》2003,(10):16-17
物理图像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若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图像的内涵 ,则可以灵活地运用物理图像分析和解决众多的物理问题 ,尤其是那些无法用物理公式求解的问题 .正因如此 ,物理图像也一直是高考物理试题中的热点内容 .为此 ,本文对近年高考物理中的图像问题作归类分析 ,供参考 .一、物理图像中的“点”物理图像中的某一个“点”可以表示某一物理状态、某一瞬间值、某一组物理数据 ,等等 .明确各类物理图像“点”的含义 ,可以使我们通过对物理图像中一些特殊“点”的研究而获得相关的物理信息 ,从而行之有效地处理有关问题 .【例 1】  (2 0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