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将被测物体轻轻挂在弹簧秤下 ,待物体静止不动时 ,弹簧秤的示数就是重力的大小 .”只要学过初二“力学”的学生都知道这种测重力的方法 ,但很少有学生去追究这种测量的原理 .久而久之 ,不但不知道测量原理 ,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说法 .典型的有“将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下静止不动时 ,弹簧秤测的力就是重力” ,这句话对吗 ?我们知道 ,弹簧秤的测力原理是当弹簧受到力的作用时 ,弹簧发生形变 .弹簧秤的示数显示的是使它形变的那个力 .如图 1所示 ,用弹簧秤测物体A的重力大小时 ,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是F′拉 ,该力的施力物体是被测物体A ,…  相似文献   

2.
1.弹簧秤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答:一个弹簧原来的长度叫原长,伸长后也有一个长度,伸长后的长度减去原来的长度就是弹簧的伸长量.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相似文献   

3.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三章第三节滑轮的教学中 ,学生按图 1 (教材图 1 3 1 0 )做实验时 ,竟得出使用定滑轮省一半力的错误结论 ,如图 2 (b)所示 . 图 1       图 2研究后发现 ,图 1 (b)中的弹簧秤接反了 ,按该图的接法 ,实际上等于把弹簧秤所受的重力直接加进了系统 ,相当于在该绳子右端挂了一个与弹簧秤同质量的钩码 ,这样 ,左端绳子所受的拉力就等于人对弹簧秤的拉力 (即弹簧秤的读数 )与弹簧秤所受的重力大小之和 ,也就是说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绳子的拉力 (或左端所挂砝码的重力 ) .我们实验所用钩码质量是 50…  相似文献   

4.
山东卷     
1.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如图1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相似文献   

5.
1 方法一a.原理。用力拉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等于F,物体与水平面的压力N等于物体重力G,测量拉力F及物体重力G,则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可由下式计算μ=fN=FG,如图1用橡皮筋拉物体时,橡皮筋伸长L1,设橡皮筋劲度系数为K,则橡皮筋对物体拉力F=KL1,同样,用橡皮筋竖直吊起木块时,如橡皮筋伸长L2,则物体所受重力G=KL2,这样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数μ=L1L2,只要测出橡皮筋两次伸长量L1和L2就可计算出动摩擦因数μ。b.器材。橡皮筋,细线,直尺,木块(或书、铅笔盒等作被测物),大头针。c.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6.
有趣的问题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班上成立了学习研究小组.苏丹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颇有趣味的问题: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果把木块换成弹簧秤,两端分别用细绳通过滑轮各吊10牛的物体(图1),弹簧秤和细绳的重力以及摩擦力均不计,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辩论开始了.周红率先发言:“在水平方向上,弹簧秤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零,弹簧秤的示数应该为零.”谢军马上反驳:“不对!弹簧秤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作用,左边的拉力使弹簧向左边伸长,右边…  相似文献   

7.
    
·考点复习·一、力的概念1 力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 人用手提起书包 ,书包受到对它的力的作用 ;同时手也受到了力的作用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3 力的作用效果是 :力可以;力可以 .二、力的测量图 11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简称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2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就 .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弹簧秤 .在物理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测力工具是 .3 如图 1所示的弹簧测力计 ,它的最小刻度为牛 ,量程为牛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三、力的图示1 力的、和     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失重和超重是在实重和视重对比之下而得到的.所谓实重是指G=mg所确定的物体的重量,而视重是指人由弹簧秤等量具上所看到的物体的重量.当视重大于实重,即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时对绳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便称物体处于超重;当视重小于实重,即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时对绳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便称物体处于失重;而当视重等于零时,即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时对绳的拉力等于零时,便称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相似文献   

9.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它的示数显示的是挂钩处所受到的拉力大小.  相似文献   

10.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此时FN=G.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a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称为超重现象,此时FN=G=ma,超出的部分为ma.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在做关于弹簧测力计的题目时总有一些困惑,在测量重力和摩擦力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而弹簧的伸长是由于拉力的作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就是此时的重力和摩擦力呢?其实在测量重力时,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体对弹簧测力计就有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中涉及弹簧的理论较少 ,仅有弹簧的弹力 f =kx、弹性势能和弹簧振子等三处 ,其中弹性势能只是定性介绍 ,定量的也就是胡克定律这一项 .但高中物理中涉及弹簧的问题是较多的 ,而且有许多关于弹簧的习题还是较难的 .所以 ,探讨一下关于弹簧问题的教学很有必要 .1 关于弹簧平衡问题的教学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但如果涉及到弹簧 ,那么就得多考虑一个因素———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有关 .这虽然增加了一点点难度 ,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引起一定的重视 .例 1 .如图 1所示 ,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两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 ,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 ,但不栓接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 ,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 ,在这个过程中下面的木块移动的距离是 :(A) m1gk1.  (B) m2 gk1.  (C) m1gk2.  (D) m2 gk2.(a) (b)图 1解析 :提起木块 1之前弹簧 2的弹力等于两个木块的重力 ,弹簧 2压缩的长度x =(m1 m2 ) gk2;把木块 1提起后 ,只有木块 2压在弹簧 2上 ,弹簧 2...  相似文献   

13.
教科书上有这么一段话:“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测力计,也叫做弹簧秤.”这句话道出了弹簧秤的原理,要深刻理解弹簧秤的原理首先对“伸长”两字要有正确的理解.弹簧本身有一个长度,即在不受力时的长度,叫做原长,用L。表示,用力拉它之后,长度会变长,拉长后的长度用L表示,用力拉之后增加的长度用面L表示,则面L一L一人,凸L叫做伸长.实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因此弹簧秤外壳上的刻度是均匀的,每一格所代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弹簧秤是基本测量工具之一,一定要学会正确使…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习题里,有些题目可以利用数学中的不等式来解决,下面举例说明.例1有一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在水中称量时弹簧秤的示数相同,已知密度关系为ρ铁>ρ铝,则两者所受浮力比较正确的是()(A)铁块所受浮力大.(B)铝块所受浮力大.(C)一样大.(D)不能确定.解设铁块所受浮力为F浮1.弹簧秤拉力为F1,则  相似文献   

15.
一、与弹簧相关联的物体的平衡问题【典型特征】弹簧的弹力是变力,弹力的大小随弹簧的形变量(伸长或缩短)发生变化,分析弹力时应注意弹簧是伸长还是缩短,还应注意弹性形变不是突变,它有一个形变过程.例1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B,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体C.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A竖直地放在物体上面,其下端与物体上表面连接在一起.要想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受的力为物体所受重力的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D竖直向上拉伸多大的距离?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弹簧B可能存在两种情况.(1)末态时,弹簧B被压缩.初态…  相似文献   

16.
一、弹簧秤的作用:弹簧秤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测力工具. 二、弹簧秤的构造:弹簧秤的主要组成部分:①外壳:对弹簧起固定和保护作用.②刻度板:刻度板上有均匀的刻度值和单位.③挂环:用弹簧秤测力时,或用挂环固定弹簧秤,或用手握住挂环.④弹簧与指针: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弹簧既不伸长也不缩短,处于自然长度.此时的指针指在刻度板上的零刻线处.当弹簧受到外力作用时,指针随弹簧的伸长而移动,读出  相似文献   

17.
如图1,O点为弹簧既不伸长也不压缩时的位置.如果物体在O点右侧,弹簧对它有向左的拉力;物体在O点,拉力为零;物体在O点左侧,弹簧对它有向右的推力.而且,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到O点的距离成正比.在物理中引入负号来表示力方向的改变,所以,  相似文献   

18.
常见的测动摩擦因数方法是让物体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匀速滑下,则μ=tanθ,或者是用弹簧称拉着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测出物体的质量m,根据μ=F/mg测出动摩擦因数.这样做虽然简单,但并不实用,因为让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实在是一种不容易把握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道实验练习题(见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用书(必修)》第31页):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弹簧秤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O点,现保持A弹簧秤的读数不变,而使夹角a减小,适当调整弹簧秤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O点保持不变,这时B弹簧秤的示数应是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物理问题常与图像相结合,通过问题与图形两种信息的转换可有效解答图像类综合计算题。这类题多年来都是中考物理命题的一大热点。下面谈一谈此类题的解答。一、力学图像综合计算题此类题图像的两个物理变量都属于力学量,如反映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量关系的ΔL-F图像,反映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关系的F-h图像。【例1】为锻炼身体,小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图1甲是其原理图。硬质弹簧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