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31):7-I0002
正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一:爱长辈是一种幸福1995年3月6日,张妍同学十分信赖又非常神秘地对魏书生老师说:"老师,我有一件事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张妍转到这个班才半个多月。魏老师通过观察,知道她是个心地善良、通情达理的孩子。于是,他关心地问:"什么事?""我的亲生母亲患病去世已经多年了。后妈对我很好,就像亲妈一样。您说,我该不该管她叫妈妈?"  相似文献   

2.
吴兰 《江西教育》2011,(12):1-1
<正>在一次研修班上,有幸聆听了魏书生、桂贤娣、李红旗、高金英、田丽霞五位教育专家的讲座,他们的成功让我深深体会到,成功就是一种态度。成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魏老师说,他天天告诉自己要"松、静、匀、乐",身体放松,心灵宁静,呼吸均匀,情绪快乐。桂老师说:"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高老师说:"心态决定一切!"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3.
儿子放学一进家门,就气冲冲地说:"老师偏心!我就是不服!"我忙问怎么回事. 儿子说:"我和李捷数学成绩不相上下.这两次考试,李捷的成绩都比我低两分,老师却让他去参加数学竞赛.这明明是老师偏心,他妈妈在学校当老师!老师照顾他!"  相似文献   

4.
<正>在班会课上,我问学生们长大想干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我想当科学家。""老师,我想做一个音乐家。""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警察。"……我很满意他们的回答,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小手一个劲儿地往空中伸,哦,原来是班里的学困生——吕斌斌,我请他回答他的志向,他大声地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清洁工!"班里一阵哄堂大笑,同学们叽叽喳喳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位家长意味深长地对老师说:"我的这个孩子胆子太小,希望老师您多照顾。"言外之意是让老师上课多让自己的孩子发言,以锻炼他的胆量,下课多引导他与同学玩耍,以锻炼他与人交往的能力。还有一位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对老师说:"我的这个孩子太调皮,老师,您要严加管教。"不难看出这位家长的言外之意是让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让他懂得遵守纪律,尊敬他人,学会学习。……可见,每位家长都关心、呵护着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健康、  相似文献   

6.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12):7-I0002
魏书生老师到外地讲学的时候,有位青年教师问:"魏老师,您说,钱梦龙和您教语文的方法,谁的更好?"魏老师说:"对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一定要说,而且是发自内心地说,钱梦龙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我真心诚意地向他学习,学了十几年了。他是我的前辈,比我父亲的年纪还大。"青年教师说:"不,魏老师,我们认为相比之下,您的这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88):176-177
<正>魏书生说:"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已有二十四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于这个工作我已轻车熟路,对于这个环境我已熟之又熟,其间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我最大的感受是:你关心学生的一点一滴,其实得到学生的回报是一生一世。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一切教  相似文献   

8.
齐良迟先生是我国书画界老一辈著名书画家,我很崇敬他。因此,采访他是一件极愉快的事情。他早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继而任教于徐悲鸿先生领导的艺术院校(中央美院前身)。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切地对她说:"你照顾好你父亲也是工作嘛。"于是,他辞职专门侍奉在齐白石老人身旁,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继续学习研究绘画艺术。经过六十多个春秋的艰苦奋斗,齐良迟的诗、书、画、印无一不精,成为齐派艺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寇斌 《班主任》2014,(7):32-33
正小卓是我曾经的学生,因为他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所以我尽可能多地关心、帮助他。初中三年,我们结下了深厚感情,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市重点高中。踌躇满志地进入新学校后,意气风发的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不料,三周以后,我接到他的电话:"老师,我觉得在物理学习上很被动。"他说,他发现班里高手如林,每一个人都很优秀,在自己引以为傲的学科里,他没有优势。我宽慰鼓励了一  相似文献   

10.
吕斌 《家长》2008,(6):25-25
前几天,我在《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一书中看到一个事例:一个家庭富裕、父母都是"高干"的孩子,平时行事邋遢、行为散漫,让父母深感烦恼。一次,父亲要远赴他乡履职,临行前对他说:"你妈妈身体不好,你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以后照顾妈妈、照顾家庭的职责,就交给你了。"从此之  相似文献   

11.
我长大了吗     
时常问自己:我长大了吗?看看镜子里的我,矮小的身材显得那么瘦弱,大大的眼睛却显示出那么多的学识. 我问同学:我长大了吗?他说:"我觉得你像个老师."  相似文献   

12.
王霞 《小学生》2013,(11):116-116
提起"感恩",我的心头泛起了丝丝温暖,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恩惠,他们帮助我们在逆境中寻求希望,在悲观中寻求快乐。我们要学会感谢,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精心呵护我们长大;感谢老师赐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感谢同学给了我们鼓励,陪伴我们成长。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因为别人的一点帮助都会给他带来温暖,他的生  相似文献   

13.
星期三,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回家做一件事,想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然后跑到爸爸(或妈妈)面前,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我爱你!是啊,十多年来,父母把我当作掌上明珠,有求必应,学习、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说声我爱你,太应该了。  相似文献   

14.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老人说:"我才给你一个包子,你就感激,而你的父母养了你这么多年,难道你就不感激?"这个孩子一下子醒悟了,回了家.  相似文献   

15.
杨梅的滋味     
农历五月是我们闽北地区杨梅成熟的季节。一天晚上,我和谢康到魏老师家写作业,魏老师说他岳父家也种了不少杨梅,还说他已给他岳父捎了口信,让岳父多采一些杨梅放在家里等我们去吃。我这人一向嘴馋,听了这话便垂涎三尺。  相似文献   

16.
李绍阳 《考试周刊》2013,(50):171-172
<正>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有两位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可以说是留守儿童中的典型。不久前,我接到了李炜同学的一则短信:老师,我现在刚到大学校园,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帮助,感谢老师,难忘师恩。欣喜之余,不免想起这个小个子学生刚入学时的情形。初次接触,我就觉得他的个性有些腼腆。他是父母一起陪着到学校报名的,父亲木讷老实,母亲热情健谈(言谈举止与一般农村妇女颇有不同,交谈后才了解平日里就喜欢看书)。报名后他的母亲与我侃侃而谈,向我介绍了他的情况。父母在广东打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长教育倡行者郑委在答《家庭》杂志记者问时说过:"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老人,这叫渎职。老人可以帮着养,育的事一定要靠父母自己。"他还说:"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会爱才是真正的爱,真爱需要学习……"郑委先生真切地道出了笔者急切想对年轻父母们说的话:"学会真正爱孩子吧"。一、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小时候不管我,现在管我有什么  相似文献   

18.
我终于有机会到汨罗观摩魏书生老师上的示范课,听魏老师“作自强、育人、教书”的学术报告。我很早就听说过魏老师了,也看过魏老师的上课实录,这次能有机会到现场听魏老师讲课和作报告,可算是人生一件幸事。配合魏老师上课的是罗城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双方初次见面,课前没有丝毫准备,用的是高三年级的语文书,讲的是第二十课《孟子见梁襄王》。魏书生老师清瘦矍铄,态度和蔼,一直站在学生中间。魏老师上课有他独特的方法,很随意的,也极具亲和力。他的开场白是“:我很高兴为同学们服务,我不知道平时上课前同学们唱歌吗?”经过学生的议论,最后由文艺委员起调,全班同学唱了一首《中国娃》。魏老师和蔼地告诉同学们“:全身心地唱歌,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随后,魏老师一“声上课”,50余名同学起立向魏老师问好,魏老师并没有马上叫同学们坐下,而是出了三道题:1.“我的一天”;2.“屈原在我们这儿怎么啦,如果他活到今天,看到汨罗的发展,他会说些什么?”3“.对汨罗的未来,屈原又会说些什么?”魏老师说“:你们喜欢哪道题就做哪道。”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做起了口头作文。讲课伊始,魏老师挑选了一位同学为自己看表,帮自己把握下课时间。他告诉同学们,在他的班里,每一个...  相似文献   

19.
<正>"老师,他作业又没写。""老师,他英语单词没背。""老师,……""他"成为班级报导的焦点,对于组长的状告,他满不在乎,大家都说:"‘他’没救了。"我面对着"状纸",真想痛斥他一顿。可又一想:这么不自觉的孩子,管他干嘛?管也白管。他都不在乎,我在乎有什么用?如果班上少几个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呀!每当刚刚被批评完的他又真诚的喊我"老师",在老远的地方热情的向我打招呼时,我的心被震颤了。哎!毕竟他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他是我的学生!责任心让我无法不在乎!  相似文献   

20.
虽然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辛苦的。但是我却认为:身为老师,如果不兼作班主任,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做老师的乐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我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