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当少数民族大学生脱离自己的母体文化群体进入大学校园后,必然要面临着来自与原来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有较大差异的主流文化的考验和民族认同的困境.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调查分析,提出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加强民族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族学生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非本民族文化环境,变化了生活方式与文化氛围,面临着诸多不适应。文章以文化适应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高校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校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环境的养成原则、策略,为我国高校有效开展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文化智力理论、生涯期望理论探讨了文化智力、文化适应、就业资本投资与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调节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文化智力量表、文化适应量表、自编就业资本投资表、生活满意度指数对民族高校91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得出结论:(1)文化智力、文化适应对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起显著正向作用;(2)文化适应、就业资本投资在文化智力和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分别存在中介作用及调节作用;(3)就业资本投资显著调节文化智力和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直接效应。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理解和研究以民族高校为前沿阵地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饮食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差异反映了文化的差异和民族的特性.在都市文化餐饮业的竞争中,藏族在成都创立了一个又一个餐饮文化的品牌,他们无不以规模和档次向世人展示着那博大精深而又异彩纷呈的民族饮食文化.本文以成都武侯祠附近藏族餐饮的饮食结构和习俗为切入点,探讨藏族饮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传播、适应、整合与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高校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民族学生入学后,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往往面临诸多文化适应问题,表现出急躁、焦虑、情绪困惑、孤独等倾向。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状况不仅影响其成长成才,还直接影响其对国家、民族和主流文化的认同。高校应准确把握影响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深层次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营造有利于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优化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过程,以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促进其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具有民族风格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品牌,在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有着越来越中的角色,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应从教育抓起,充分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形态,以适应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流.本文从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中提取适应于当代设计教育的本源哲学观念,初步建立民族文化观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理论框架导向和理论研究点.  相似文献   

7.
从民族认同概念分析入手,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民族认同的发展观,发现民族认同具有区分性和发展性,并且与文化适应、人格发展、心理健康、行为适应等存在不同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东干族为例,探讨了少数民族海外华人在面临着文化冲击、文化适应以及对当地民族的认同和适应文化的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报刊传媒在文化适应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也从这一角度对东干族面对文化冲击、文化适应时所必须面对的文化格局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文化由人创造,与人类产生同时开始,需要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过程,包括人对外部环境适应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民族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人们共同体、一个历史过程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从二者的关系看,文化是基本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各种变迁方式适应民族生存需要,民族通过文化传承满足文化保存和发展的需要;文化的活力决定民族生存方式,民族的稳定性影响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768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采用问卷法,分析了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特点,以自尊和幸福感为心理健康的两个指标,探讨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族认同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民族认同以自尊为中介变量,对抑郁幸福感产生影响。(2)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呈正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对主流群体态度呈负相关;(4)民族认同具有情景性,随着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民族认同逐渐减弱;(5)民族认同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社会中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采取不同文化适应策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尊和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