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博览     
怎样衡量新闻自由的程度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一些新闻学者提出从二十三个方面去考察新闻自由的程度。一、对新闻界的法律控制状况。如涉及到政府审查、保守秘密、撤销停办等方面的法律。二、对新闻界的非法律控制状况。如威胁、暴力、没收等方面的情况。三、诽谤法。  相似文献   

2.
谭慧敏 《新闻世界》2010,(6):109-110
本文从1912年的"暂行报律"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入手,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探讨:第一,从法律的角度看,《民国暂行报律》到底有没有违法,以及其所反映的当时的法制环境;第二,该事件反映出当时新闻界是如何争取新闻自由的,以及当时新闻界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今天,新闻自由的命题在新闻界、宣传界和理论界已得到了普遍的承认,但论者考虑较多的,是对新闻自由的内容及其界定的论证,再有就是对滥用新闻自由的禁止和制裁。确实也有个别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滥用新闻自由而构成侵权行为以至诽谤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论证和措施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新闻自由既然作为一项公民包括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当然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是不是会发生侵害新闻自由的行为?怎样的行为才是侵害新闻自由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很长时间以来,“新闻自由”一直是国际新闻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它在世界各国得以实现的状况如何?国际新闻学会最近对1986年11月至1987年11月世界新闻界的考察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对新闻界的干预及直接与间接的控制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势,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正在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限制,甚至是威胁。  相似文献   

5.
程思遥 《今传媒》2012,(11):30-32
西方媒体常常以"新闻自由"的普世价值来宣扬、标榜自己的立场、观点等。然而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第一个宣布破产的国家便正是宣扬"0°新闻自由"的冰岛。2010年6月17日,冰岛议会一致投票通过了《冰岛现代传媒倡议》,使得冰岛成为世界上最严格的维护新闻自由和保障自由新闻环境的国家。该议案的执行有助于国际新闻界重新审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我国制定新闻界的相关改革措施或法律条款也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法律     
新闻自由在美国,要获得更大程度的新闻自由,还得从许多方面继续进行极为艰苦的斗争。新闻界中一些重要的新闻机构,当着面临强迫他们泄露新闻来源的源泉时,都曾借助“保护新闻自由的法律”来保护与之有关的新闻工作人员。他们还不遗余力地借助法律支持公众有权了解政府活动事务的规定,争取把依法“应予公开的会议”和“应予公开的记录”公诸于众。在国家一级,虽然已经有一个联邦新闻报道自由法,可在实际上新闻工作人员运用得很少,原因是它异常繁琐费解,适用范围又非常有限。而且,迄今为止,在一些讼案中,当记者坚持必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向来是新闻界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制订正式的新闻法规来指导、约束新闻报道活动.也没有关于隐私权的立法保护.法律上的漏洞导致新闻媒介在行使新闻自由权利时超过了一定的度,侵害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这些案例近些年时有发生.本文从冲突的成因、表现形式等方面探讨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之间的冲突与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知情权和新闻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知情权方面的法律体系较为完备,对新闻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知情权的重要判例,是1980年审理的里士满报纸公司诉弗吉尼亚一案。美国人民在争取知情权的斗争中,新闻界热切投身其中。知情权与新闻自由两者互为表里、彼此扶持。当然,美国新闻界有时也信奉秘密主义,和政府沆瀣一气、共谋秘事。  相似文献   

9.
毛贺祺  张坤 《今传媒》2013,(1):139-140
《暂行报律》的废止使得民国初期的中国实行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为宽容的新闻体制,报人绝对新闻自由思潮的泛滥使得民国初期报业无序发展,新闻界宣扬口号"无日不与政府宣战",煽动暴力,最终引发报灾。"癸丑报灾"是民国时期袁世凯对新闻界的一次扫荡,也是军阀专制统治在舆论界的一种反映,是报界缺乏自律和法律保护的不良后果,致使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草草收场。可见新闻自由需要制度来制约,违背与否要依照法律来裁定,新闻界的无序和膨胀最终会给本行业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10.
透视美国新闻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自由,是言论和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延伸,或者说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现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新闻自由属于民主与人权范畴,从法理上看,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表现为人类认识自然界、人生和社会的报道权。新闻自由应具有七种基本权利:创办新闻媒介权、发表权或报道权、答辩权和更正权、知晓权和采访权、保护新闻来源权、使用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①在美国社会,大众传播能够成为民主工具,在民主体制中发挥作用,是以对新闻自由的法律保障为基础的。美国新闻界认为,新闻媒介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性、新闻自…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新闻媒介的“特许权”?简而言之,就是新闻界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舆论监督的一种新闻言论自由,并受到相关法规、法律的保护。新闻自由最早是由西方新闻媒体提出,进而成为世界新闻媒体追求的传播权利。因为只有媒体获得新闻自由,才可能行使对社会的舆论监督权力,从而有效地进行舆  相似文献   

12.
“特工门事件”曾被美联社评为2005年的十大新闻事件。该事件对美国政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新闻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使美国一直引以为荣的新闻自由大幅退步,记的获罪与入狱,使得美国新闻界人士人人自危。我们应该从美国政界和新闻界对“特工门”的处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本尝试以“特工门事件”为样本,从新闻法、新闻管理体制、新闻自由体制和新闻职业道德等方面分析美国的新闻法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特工门事件“曾被美联社评为2005年的十大新闻事件.该事件对美国政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新闻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使美国一直引以为荣的新闻自由大幅退步,记者的获罪与入狱,使得美国新闻界人士人人自危.我们应该从美国政界和新闻界对“特工门“的处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本文尝试以“特工门事件“为样本,从新闻法、新闻管理体制、新闻自由体制和新闻职业道德等方面分析美国的新闻法制.……  相似文献   

14.
正日本是一个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早在明治时期,《大日本帝国宪法》就规定:"日本臣民,在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集会及结社之自由。"二战后,日本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自由民主的媒体,虽然至今也没有专门的新闻法,但是很多法律中都有保障新闻自由的相关条款。此外,日本新闻界还通过  相似文献   

15.
国际新闻圈     
▽一九八七年世界新闻界回顾国际新闻学会最近概括去年世界五大洲七十八个国家的新闻界情况认为,总的形势是:一些国家加紧了对新闻媒介的控制,一些国家则对新闻界实行了开放政策。一九八七年新闻控制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在拉美、智利和巴拉圭创造了限制新闻自由的纪录;斐济自八月实行第二次军管以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是新闻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最强调新闻自由的国家,颁布了很多提倡新闻自由、保护记者采访权的法律法规,但同时,美国也对其新闻从业人员的职务行为有诸多限制。涉密信息:政府管控趋严,新闻界争议不断涉密信息的传播受媒体法而不是伦理约束,目前在这一层面约束记者的主要法律是1966年美国《信息自由法案》。该法案给予了新闻记者较大的信息自由,但在包括国家安全、国内机构资料、国内机构规则等9个方面作出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法律     
新闻自由法新闻界人士对联邦政府的新闻自由法感到高兴的人很少。实施了四年之后,报纸总编辑协会作的一次调查,在一百二十三人中,只十六个人的回答曾运用过这个法律;或者扬言要运用这个法律作手段,去撬开联邦政府中那些难以打交道的办事机构,从他们手中获取到新闻报道材料。(引自《编者与发行人》,一九七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第十二页)。这个法  相似文献   

18.
新闻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借助媒体传播信息和意见的自由,构成公民、记者和媒体的法定权利。 媒体发表新闻与意见不受约束,当然是自由的,但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他国的名誉,否则应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审判。 在民主国家,媒介防止煽动、诬陷或辱骂性言论,对他人的名誉和世界和谐有新贡献。是各国媒体公认的义务。 西方少数媒体及记者对中国的振兴。不断释放诽谤、污蔑与猜疑的信息,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诋毁中国,是他们遏制中国发展惯用的伎俩。 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表明,新闻自由作为国际报道的严格规范。是各国新闻界的行为准则。 国际报道涉及他国的主权和尊严,各国记者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制度、民族权益和文化,才能形成新闻自由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19.
传播媒介的自律和他律是制约传媒的两种力量.他律是政府、政党和传媒受众通过法律、党纪或消极拒读等手法,对传媒及其从业人员的强制性管理.而传媒的自律,是指传播媒介的从业人员道德上的自我约束,目的是让从业人员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在保障新闻自由的同时又防止滥用新闻自由.自律是新闻传播将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的结果.传媒自律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讲求社会公德,如忠诚、公正、平等;二是要讲职业道德,如维持专业水平、维护新闻事业的独立、报道要客观公正、保护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不受贿、维护法律尊严等等.传播媒介为了达到自律,可能会运用新闻组织内的力量进行自我控制,如制定共同的工作信条、成立评议性的机构.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传媒自律机构,在一些西方国家,自律休系的完善程度甚至成为衡量传媒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阿根廷记者与新闻法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江 《新闻爱好者》2005,(12):19-20
基于历史渊源,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法律采用大陆法系,主要是由宪法和专门的新闻法来对新闻事业开展舆论监督的前提——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进行直接授权。但是,长期的军人独裁统治破坏了法治的基础。近年来,虽然阿根廷在民主化进程方面进步显,虽然新闻自由已经成为法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反复出现的独裁统治和长期的“保密化”传统等原因,法治精神远远没有充分发育成熟,以至于有法不依和行政操弄司法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许多民众普遍对司法抱有不信任态度。此外,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利于舆论监督的过时法律还有待清理。为推动法制体系尤其是新闻法制改革,阿根廷的新闻工作以其勇气、坚韧和智慧为各国新闻界树立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