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SDH和CCO)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SD雄性大鼠108只分为6组,常氧对照组(C)、常氧训练组(S)、间歇低氧对照组(I)、间歇低氧训练组(IS)、高住对照组(H)和高住低练组(HS),训练组每周训练3次,逐周递增负荷,共运动4周;实验结束时将每组大鼠均分为安静宰杀组、定量负荷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h宰杀组,分批宰杀取大鼠骨骼肌测定SDH和OCO活性.结果:安静状态的IS组和C组、S组、I组、H组大鼠骨骼肌中SDH和CCO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2.
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RBC、Hb及HC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RBC、Hb及HCT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大组对照组(Ⅰ)和运动组(Ⅱ)。其中,Ⅰ分为常氧组(A)、高住8h组(B)和高住12h组(C);Ⅱ分为常氧运动组(D)、高住8h运动组(E)和高住12h运动组(F)。D、E、F组大鼠每天在坡度为0的动物跑台上以25m/min的速度训练1h。训练完后,将B、E组和C、F组放入氧浓度为12.5%(相当于海拔4000m)的低氧舱内8h和12h。实验期为4w,5d/w。实验后取血进行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结果B组和C组RBC、Hb、HCT值显著上升(P<0.001);D组和E组RBC、Hb、HCT值显著下降(P<0.001);B组与E组比较,3项指标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模拟高原环境能够使SD大鼠RBC、Hb及HCT值显著增加,实验采用的模拟高住低练训练模式使SD大鼠RBC、Hb及HCT值降低,且高住8h组和高住12h组、高住8h运动组和高住12h运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肥胖大鼠低氧训练模型,观察比目鱼肌糖有氧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低氧训练对肥胖大鼠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出生21天的离乳雄性SD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10周、肥胖模型验证成功后,继续高脂饲料喂养2周,筛选130只随机分为13组:对照0周组,低氧安静1、2、3、4周组,常氧训练1、2、3、4周组,低氧训练1、2、3、4周组。低氧环境模拟海拔3 500m(氧浓度13.6%);常氧和低氧训练组分别以25m/min、20m/min进行跑台训练,各训练组持续运动1h/d、6d/w、1~4w。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试比目鱼肌组织CS-2、NAD+-IDH3α、DLST-2mRNA表达水平。结果:1)常氧训练组第1、3周CS-2mRNA相对表达量较第2周显著升高(P<0.05),低氧安静组第3周较第1周显著降低(P<0.05)。第3周时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2)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第2、3、4周NAD+-IDH3αmRNA相对表达量较0周显著升高(P<0.01或P<0.05),低氧训练组第1、2、4周较0周显著升高(P<0.05或P<0.01)。第1周时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升高(P<0.01);第4周时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3)常氧训练组第2、3、4周DLST-2mRNA相对表达量较0、1周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第1、2、3、4周较0周显著降低(P<0.01);第1、3周时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第2周时低氧训练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1)4周低氧训练可逆转肥胖大鼠比目鱼肌由于低氧导致的CS-2mRNA表达的下降,以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2)4周低氧训练上调肥胖大鼠比目鱼肌NAD+-IDH3αmRNA表达的作用强于常氧训练和低氧安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3)4周低氧训练、常氧训练和低氧安静均下调肥胖大鼠比目鱼肌DLST-2mRNA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海拔2260m高原低氧环境下对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训练后,辅以不同增压氧恢复手段对大鼠力竭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组(每组8只)雌性Wistar大鼠进行持续6天的跑台递增负荷训练,其中F组和G组在模拟海拔4500m高度下进行跑台训练,训练后即刻辅以不同模式的增压氧恢复手段,第7天进行力竭运动并记录运动时间.结果:施加不同增压氧辅助手段后C组、D组、E组和G组大鼠的力竭运动能力好于未进行增压氧辅助手段的B组和F组,与F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并以0.2MPa/h加压方式对于提高大鼠抗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效果明显.结论:采用不同增压辅助恢复手段可有效提高大鼠的抗疲劳能力,进而提高运动能力,并以0.2MPa/h增压辅助手段效果最为明显,但针对人体有明显抗疲劳、抗缺氧效果的增压强度和时间模式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模拟4 000 m高住低练对大鼠肝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高住低练"中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情况及之间的关系.方法: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8 h低氧暴露组(8HE)、12 h低氧暴露组(12HE)、常氧运动组(T)、8 h高住低练组(8Hilo)和12 h高住低练组(12Hilo).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CNA蛋白表达.结果:两个高住低练组大鼠的凋亡发生率及凋亡指数显著高于低氧暴露组和常氧运动组大鼠(P<0.01);12 h低氧暴露组大鼠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8 h低氧暴露组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训练各实验组均有所增加(P<0.05),高住低练组比低氧暴露组明显增加(P<0.01);单纯低氧暴露时,凋亡与增殖之间呈负相关,而训练介入后,高住低练过程中凋亡与增殖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高住低练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比单纯低氧暴露和常氧运动中大;高住低练过程中肝细胞凋亡与增殖呈正相关,一定程度下,运动有利于肝组织细胞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慢性低氧及训练对大鼠的影响,取健康SD大鼠28只,随机分成4组:(1)常氧对照组(NC),(2)常氧训练组(NT),(3)低氧安静组(HC),(4)低氧训练组(HT)。其中HC、HE两个低氧组每天保证22h生活在模拟4000m高原的低氧舱(氧浓度12 7%),NT、HT两个训练组则每天进行跑台训练1h。28天后,各组均于安静状态下宰杀、取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结果可见:28天后,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安静组(HC)和低氧训练组(HT)大鼠血清NO浓度有较显著的降低(P<0 10),而常氧训练组(NT)下降不显著;另一方面,慢性28天后,与常氧对照组(NC)相比,常氧训练组(NT)及低氧对照组(HC)NOS活性虽有上升,但差异不显著;低氧训练组(HT)NOS活性则明显低于NT组及HC组(P<0 05)(P<0 10),这说明低氧及运动两种因素的效应并非是简单的叠加,可能相互抵消。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64只经过筛选能适应高强度训练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常氧安静组(C),低氧有氧训练组(A),常氧大强度训练组(D),高住低练组(H),低住高练组(L).A组采用在低氧环境下低强度训练,D组、H组、L组采用间歇性高强度训练.D在常氧下训练居住,H纽在常氧下训练在低氧下居住,L组在低氧下训练,在常氧下居住.A、D、H、L四组动物经过2周的适应性训练和5周的正式训练.在动物最后一次训练后24小时取动物的股四头肌浅层白肌,测试肌肉CK、ALD、PK、LDH、SDH的酶活性,测试肌肉糖原含量,提取肌肉的mRNA,通过RT-PCR检测各组HIF-1α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肌肉CK、ALD、LDH的活性各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PK、SDH和糖原各组间差异很显著(p<0.01).PK和糖原的变化趋势接近,C组和A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且低于其他各组,H组的指标高于其他组且差异有显著性.H组的SDH显著低于A、D、L组,甚至低于C组,但与C组的差异没有显著性.A组的SDH显著高于其他各组.HIF-1αmRNA的RT-PCR测试结果与PK活性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L组的OID比值显著高于H组,C、A、D组则没有表达.结论:1.高强度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无氧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但对于磷酸原系统和三羧酸循环代谢酶的作用较弱.2.代谢酶的变化与不同的低氧训练方法相对应.3.糖酵解代谢酶的适应性变化受训练强度和训练环境的多重影响.4.HIF-1α的表达与缺氧刺激的程度有比较密切的关系5.高住低练的训练方法可能更适合于低氧高强度训练.  相似文献   

8.
探讨在进行低氧训练后,吸高浓度氧对大鼠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A)、低氧运动组(B)、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C)、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D),分别进行常氧训练、低氧训练和高氧恢复.4周后测试大鼠骨骼肌SDH和MDH的活性.结果发现,经过4周的实验.高氧恢复干预组大鼠的SDH、MDH活性要比单纯运动或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活性高,且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SDH、MDH活性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常氧运动组;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MDH活性显著高于低氧运动组;而低氧运动组SDH、MDH的活性要高于对应的常氧运动组,且低氧运动组MDH活性显著高于常氧运动组.结果表明,4周低氧训练比常氧训练在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和MDH活性方面有一定优越性,而在低氧训练和常氧训练后进行高浓度氧恢复则更能显著地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和MDH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肝组织中HIF-1α、HO-1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不同模式低氧耐力训练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适应性训练后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低住低练组、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低住高练组。低氧环境模拟海拔3 500 m的氧浓度(13.6%的氧浓度),低氧训练组强度为30 m/min,常氧训练组强度为35 m/min;所有训练组持续运动1 h/天,5天/周,共训练4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肝组织HIF-1α、HO-1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1)低氧安静、低住低练、高住高练、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组HIF-1α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高住高练组HIF-1αmRNA表达较低住低练、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低氧安静组HIF-1αmRNA表达较高住低练、低住高练组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2)与常氧安静组相比,高住低练组HO-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低氧安静、低住低练、高住高练和低住高练组HO-1 mRNA表达均有非常显著升高(P<0.01)。结论:1)单纯低氧、单纯训练和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度训练及补充谷氨酰胺对大鼠海马和额叶皮质中TNF-α及其mRNA和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n=20)、过度训练组(E,n=20)和谷氨酰胺补充组(G,n=20),E组和G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11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36 h断头取海马和额叶皮质.应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的蛋白含量,Real time-PCR方法检测TNF-α的mRNA转录,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与C组比较,E组海马和额叶皮质中TNF-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和P<0.05);与E组比较,G组海马中TNF-α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额叶皮质中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2)与C组比较,E组海马和额叶皮质中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E组比较,G组海马中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额叶皮质中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3)与C组比较,E组海马和额叶皮质中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组比较,G组海马和额叶皮质中NF-κB的表达水平均未见显著性变化(均为P>0.05).结论:1)过度训练可以明显影响大鼠海马和额叶皮质中TNF-α及其mRNA和NF-κB的表达水平;2)谷氨酰胺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大鼠过度训练时海马中TNF-α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但对NF-κB的表达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运动对肥胖及正常SD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0只)和肥胖造模组(60只),从造模成功的SD大鼠中挑选40只,随机分为肥胖常氧安静组(A组)、肥胖常氧运动组(B组)、肥胖低氧安静组(C组)和肥胖低氧运动组(D组)。正常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常氧安静组(E组)、正常常氧运动组(F组)、正常低氧运动组(G组)和正常低氧安静组(H组),每组10只。第4周末次运动后24h左右进行采样,采样前所有大鼠禁食过夜,取后肢骨骼肌匀浆提取线粒体,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肥胖大鼠以及正常组大鼠的骨骼肌线粒体UC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造模组大鼠(P〈0.05);低氧安静及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常氧安静组(P〈0.05);低氧或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的影响与大鼠的体脂百分比有呈负相关的趋势。结论:肥胖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大鼠,4周的有氧运动以及间歇性低氧刺激使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增加,运动与间歇性低氧刺激相结合能使骨骼肌线粒体UCP3的表达水平高于单一的运动或间歇性低氧刺激。而且,低氧刺激以及低氧刺激与运动相结合使得大鼠的体重、体脂百分比降低幅度比单一的运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模拟高原训练是能够避免高原训练弊端,最大程度激发机体生理潜能,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尝试从设计交替训练的海拔高度着手,通过应用人工低压氧舱模拟高原训练方法,建立固定海拔2500m、4000m以及2500m~4000m交替低氧训练的动物模型,通过应用生理和生化方法对大鼠心肌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及研究分析,探讨不同海拔及交替海拔训练条件下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有氧代谢能力等的变化,从而为运动员高——高交替训练提供参考。实验以雄性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以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方式建立动物训练模型。将筛选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2500m低氧运动组、4000m低氧运动组、交替低氧运动组,每组8只。第1周到第4周各组分别以不同的跑台训练模型进行训练,下高原后第5天以25m/min的速度跑至力竭。全部断头处死后,取心肌组织,分别测试各组大鼠心肌中SOD、MDA、SDH、LDH、Ca^2+-ATP酶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4周不同海拔低氧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及下高原后4天的训练,交替低氧运动组大鼠心肌各指标,如SOD、SDH、Ca^2+-ATP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各组,MDA低于其他各组,LDH活性组间无显著性变化。说明交替低氧训练既可以维持较高海拔的低氧刺激,又可以减少过高海拔造成的损伤,有利于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铁代谢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安静组(NC)、常氧运动组(NE)、低氧安静组(HC)和低氧运动组(HE).跑台训练(21~25 m/min,每周增1 m/min,1 h/天,6天/周),HC组进行低氧暴露(13.6%氧,8h/天,6天/周).原子吸收法、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结果:与NC组比,各组大鼠腓肠肌总铁含量升高(P<0.05,P<0.01);HE组高于NE、HC组(P<0.05).HC和HE组骨骼肌HIF-1 mRNA表达高于NC、NE组(P<0.01).与NC组相比,NE、HC、HE组骨骼肌铁吸收蛋白升高(P<0.05,P<0.01);NE、HC组铁释放蛋白下降(P<0.05,P<0.01),HE组升高(P<0.01);HE组各蛋白表达均高于NE和HC组(P<0.01).结论:大鼠适度运动和单纯低氧均能增加骨骼肌铁贮存,而低氧训练能促进骨骼肌铁吸收和铁释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耐力训练和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相关因素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耐力训练组(T组)和一次性力竭组(E组)。T组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6次/周,共6周,训练时间从每天45 min逐渐增加到90 min;E组正常笼内饲养6周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MPTP的开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 c)的释放;RT-PCR检测Bcl-2和Bax mRNA;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线粒体Ca2+的转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T组线粒体吸光度值和Ca2+的转运量无显著性变化,Cyt c的释放量与Bax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2)E组线粒体吸光度值显著减少,Cyt c释放量及Ca2+转运量显著增加,Bcl-2mRNA表达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耐力运动可能通过上调Bcl-2/Bax基因表达,减少Cyt c释放,稳定MPTP开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一次性力竭运动可能通过下调Bcl-2/Bax基因表达,MPTP异常开放,增加Cyt c和Ca2+释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薛胜峰 《体育科技》2010,31(4):74-75,84
目的:探讨高住高练低训的训练模式对乳酸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名赛艇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每晚20:00至次日晨6:30在低氧房内休息和睡眠(≥10h/day),低氧条件设置为海拔2500m高度,对照组在常氧环境里居住。两组日常训练安排基本保持一致,试验组每周进行2次低氧训练,低氧条件设置为海拔2100m,采用测功仪10000m的训练方式,负荷为本人平原测功仪最大功率的65%强度,训练时间约为31-40min,血乳酸水平3-6mmol/L;低氧训练前及20天低氧训练结束后分别进行最大功率的2000M测功仪测验,比较高住低训前后的血乳酸水平。结果:高住高练低训结束后,运动员的血乳酸水平均低于高住高练低训前,但高住高练低训结束后,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没有立即出现明显提高。结论:高住高练低训的训练方法降低了同等运动负荷时的血乳酸值,提高了身体血乳酸的代谢水平,增大了机体承受更大运动负荷的潜力;也有利于运动后的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16.
刘涛 《体育科学》2012,32(4):72-76
目的:探讨运动对内质网应激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D模型组(M)、模型训练组(E),每组15只。在立体定位仪下向大鼠两侧海马注射Aβ25-35制造AD模型,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GRP78、Caspase-12、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M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Caspase-12表达均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相比,6周游泳训练干预后,E组大鼠细胞凋亡率下降,GRP78、Caspase-12表达均降低,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周的游泳训练可减少A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降低内质网应激反应,下调GRP78、Caspase-12和Bax的表达,同时增加Bcl-2的表达,进而促进神经元存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运动与大豆异黄酮的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60只3月龄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平均分成5组,即假手术组(SHAM,n=12),骨质疏松模型组(OVX,n=12),异黄酮组(ISO,n=12),运动+异黄酮组(ISO+E,n=12),雌激素组(E2,n=12)。所有动物分笼饲养,各组均接受腹腔手术。除SHAM组外,其他各组均切除卵巢。ISO组每天以30 mg/kg体质量的剂量灌胃异黄酮I,SO+E组除了每天以30 mg/kg体质量的剂量灌异黄酮外,每周跑台运动5次,E2组每天以0.1 mg/kg体质量的剂量灌胃己烯雌酚。各组均自由饮水,喂食标准鼠类饲料,实验时间为3个月。3个月后,各组大鼠股动脉放血处死,留取血清,对以下指标检测:血清E2、BGP、AKPs、TRACP、Ca2+、P。结果 OVX组血清E2水平最低,显著低于SHAM、E2组;OVX组的血清AKP、sTRACP、BGP显著高于SHAM组、E2组(P<0.01);ISO+E组的AKP s、TRACP、BGP显著低于OVX组(P<0.05);各组间Ca2+、P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与大豆异黄酮联合可以抑制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对防治骨质疏松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t is currently unknown whether hypoxia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overweight and hyperinsulinemia in genetically obese animals. In this study, both lean and obese Zucker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e following groups: control (CON, n=7), exercise training (EX, n=7), hypoxia (HYP, n=7) and exercise training with hypoxia recovery (EX+HYP, n=7). During a 6-week training period, rats performed swimming exercise progressively from 30 to 180 min·day?1, and recovered under hypoxia (14% oxygen for 8 h·day?1). Obese Zucker rats exhibited substantially greater fasting insulin levels, and exaggerated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s following an oral glucose challenge compared with lean rats. At the beginning of week 6, body weight, fasting glucose, fasting insulin, area under curve of glucose (GAUC) and insulin (IAUC) in the EX+HY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 group among the obese rats. Meanwhile, only GAU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EX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 group. At the end of week 6, capillaries to fibre ratio (C/F), capillary density (CD) and type IIa fibre proportion of the plantaris muscle in the EX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CON group (P<0.05), but no additive effect of hypoxia on exercise training was observed. Our data demonstrate that exercise training with prolonged hypoxia recovery offers better metabolic benefits than exercise training alone for the obese Zucker rats. This advantage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effective weight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法观察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血清睾酮(T)、皮质醇(C)、T/C比值和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性低氧训练比游泳训练更能促使血清T、T/C比值和血清LH水平的提高,而使C下降更为明显,从而保持高睾酮低皮质醇水平;间歇性低氧训练比游泳训练对大鼠血清激素有更大的影响,暗示其更有利于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