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发明》2010,(3):72-73
说到中国的彩塑艺术,“泥人张”无疑是一块最闪亮的金字招牌。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自鼻祖张明山开始,“泥人张”历经6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其造型生动传神、用色清雅明快,原料讲究,所塑人物栩栩如生,不燥不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也在我国的文化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莫运晓 《科教文汇》2014,(2):159-159,162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现状,通过中国四大民间传统艺术(泥人张、剪纸王、毛猴曹、面人汤)为例,可以看出:除了泥人张有稳步发展之外,其他三种民间工艺都面临着十分堪忧的局面。改变这种局面,要使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成为文化商品、文化消费,归纳起来,当前民间传统艺术的变化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民间传统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上出现了一定的变异和置换。其二,旅游发展将民间传统艺术推向表演舞台。其三,民间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王艳 《科教文汇》2010,(4):135-135,140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是译界重要的翻译理论,由许渊冲先生首次提出。“美”即意美、音美、形美;“化”即等化、浅化、深化;“之”即知之、好之、乐之;“艺术”即翻译是艺术;“创”即翻译就是创作;“优”即要发挥译文优势;“竞赛”即译文要来自原文,而要超过原文。这一理论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同时在某些方面也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本文在此做一浅见。  相似文献   

4.
何宏晔 《科教文汇》2014,(21):97-97
教学是一门艺术,听课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相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其实“教”与“听”、“教”与“评”也是相辅相成的。“听”是“评”的基础,“评”是“听”的反映。怎么“听”、怎么“评”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大力倡导开展教学研究的今天,广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针对听课、评课的相关问题,进行一点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贺军 《科教文汇》2008,(3):174-175
通过对先锋派艺术的发展过程的叙述而揭示出传统艺术中,艺术是高于生活的理想化、典型化、和崇高化,而早期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大都只是将艺术家的主体精神和形式,语言的探索推向极致,但仍然维护的是高雅艺术的精英性质。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是以一种更加激进方式,以一种反叛现代主义的姿态,而彻底颠覆了恒古不变的艺术真理。但在“后现代主义”的反叛中却体现出一个结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一定程度的回归,即现代与传统的一种调和,在这种调和中也存在着反思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张豫 《科教文汇》2008,(3):193-194
塞尚是现代艺术的拓荒者,是他创造发掘了绘画艺术的新大陆,他的绘画一直影响了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塞尚的“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几何构成方式”的创新理论,推动了欧洲的纯绘画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对现代绘画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因而他不愧被人们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它的核心思想是“道”。除直接论述的内室外,其余可说是“道”论的展开,是“道”的运用。在哲学上的确提出“道”的概念,老子是第一人。“道”对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形成影响甚大,下面结合建筑艺术谈四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瑰宝。五代十国时期,国画艺术大师们作了大胆创新的尝试,留下了传世之作《画牛图》。这是一种罕见的匠心独运的艺术珍品,将“夜光”与“日光”巧妙地深藏于同一幅画中,不仅将牛画得栩栩如生,且“灵气”十足,令观者为之惊绝。  相似文献   

9.
廉锋 《世界发明》2010,(12):21-21
当艺术移动起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2010年10月29至11月2日,“移动的艺术”在北京隆重举行系列展览活动。“移动的艺术”是一个流动的艺术节,始于2009年,其主旨是通过各个领域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来宣传和促进西班牙文化(特别是加泰罗尼亚和巴利阿里群岛文化),内容主要包括:造型艺术、诗歌、电子音乐、互动艺术和美食。  相似文献   

10.
室内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设置。作为现代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室内设计主要是由室内环境艺术意境、室内环境艺术中界、室内环境艺术气氛和室内环境非艺术表现部分等组成,它是在近代社会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境设计”概念的崛起中逐渐独立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张哲 《科教文汇》2007,(12X):19-19
教学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主要包括语言艺术和表达艺术。语言艺术是由“说”和“写”来完成的;表达艺术是通过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来实现的。如何掌握教学中的综合艺术,本文以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戏曲危机”、“电影危机”、“文学危机”的呼声不绝于耳。艺术果真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了吗?林君桓的文章认为,当今,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都面临着“未来的冲击”,艺术殿堂毫不例外地也要受到冲击。要把艺术当作一个有机的完整系统,並把艺术系统放到社会大系统中来考察,某门艺术的朝升夕降只不过是艺术系统结构的调整,总体上看艺术总是向前发展的。因此,勿必为某门艺术的一时兴衰而盲目乐观或悲哀呼嚎。  相似文献   

13.
曲晶 《科教文汇》2008,(10):133-133
歌唱表演艺术,要两个创作过程: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产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东西;由歌唱演员将声乐作品变成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到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使作品声情并茂,这就是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歌唱艺术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明了歌唱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有很强的联系。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5.
纵横 《科教文汇》2014,(3):F0003-F0003
中国传统绘㈣艺术足写意艺术,是人生理念的游戏.它是用“游于艺”的人生方式,去追求和表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感受,借助浓淡干湿的笔墨,来表达艺术家的人生观照.通过“游于艺”的抒发方式,近乎到意、趣、戏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科技》2006,(12):6-23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21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本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国际国内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展示、艺术与科学在当代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即“媒介”,押或“介质”。简单地说,它是一个集合很多传播媒体的沟通系统和方法。在绘画、摄影、舞台、广告上各有不同的意义。其共同含义是:将各种异质媒体(中介物)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事件;也就是混合使用能传达艺术、商业和教育的多功能素材以达成综合性的艺术表现。而当我们将不同的媒体的素材应用在艺术中时,她不再是简单的物体或装饰材料之类的,而是演变成为时下最前卫的装置艺术中的一个元素,一个独立的多元体——混合素材。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所有艺术品都是由人制作的,都是假的。”那出为什么艺术精品价值连城,成为国家的瑰宝?因为它是人类创作能力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见证。所以开头所说的话还应加上后半句:“作为艺术品,它是真的。”艺术精品会便人有“愉悦”、“崇敬”、“惊奇”、“同情”、“联想”、甚至“恐惧”的感觉。这些都是心理反应,精神享受。可见审美与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是的,在今天,在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筑价值观早已跨过了“实用建筑学”、“艺术建筑学”、“机器建筑学”、“空间建筑学”,进入了“环境建筑学”阶段,而且,在人类经历了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至发展到污染破  相似文献   

20.
抽象是西方现代绘画不可忽视的美学特征。本文梳理“抽象”在现代绘画艺术中的表现,并揭示“抽象”包含的艺术精神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