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成绩要用数字来体现,有的概念要用数字来表达,有的典型要用数字来对比,有的事例要借数字来衬托,总之,数字在新闻中几乎无处不有。但是,报刊中数字的乱用、混用、错用比比皆是,令人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2.
1、数字出版的界定 在我国,学者们对于数字出版概念界定的角度和侧重各有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只有出版的整个环节都采用数字技术才是数字出版,有的学者则认为只要出版的某一个环节采用了数字技术就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数字出版要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有些学者则认为数字出版是借助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使用和传递信息的出版。还有的学者认为数字出版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等等。  相似文献   

3.
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造成的危机一般表现在:一是由于自身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引起的顾客投诉、纠纷、冲突等,有的还可能发展为法律诉讼或是群体性事件;二是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受到权威部门的警告、批评、处罚等.并且以上情况受到了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15-15
根据《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选择是唯一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5.
彭兰 《传媒观察》2014,(10):15-15
正新华报业在青奥会报道中所做的一些媒体融合的新探索,使我对媒体融合概念的认识有了一次升华。过去说媒体融合,讲的就是媒体机构内部的融合或是业务的拓展,这次却把媒体融合从机构内部的融合变成了机构之间的融合,甚至可能是媒体机构与其它行业之间的合作。媒体融合,我一直认为不能简单等同于所谓的全媒体化。"全媒体"在业界和学界存有争议,甚至有人反对这个概念。我对这个词,也是比较犹豫  相似文献   

6.
王晓娟 《视听》2022,(4):61-63
环顾当下,我国已进入媒体融合的"快进"阶段.在此阶段,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深刻改变着媒体的传播格局,互联网"弯道超车"形成新的舆论阵地,自媒体成为时代"宠儿",普通民众借助自媒体极大拓展了话语空间.但是,由于缺乏系统而完善的监管体制,自媒体的信息把关环节不够严密,信息传播主体较为混乱,信息内容参差不齐,自...  相似文献   

7.
大型出版集团凭借其资金、技术、内容资源优势纷纷开始涉足数字出版业务,有的还制定了长期的数字出版规划,将其作为未来投资发展的主要领域。传统高校出版社必须清醒的分析自身优势,分析细分市场需求,做差异化数字出版,走专业品牌之路。打造具有品牌价值的中小型高校专业类数字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8.
赵彤  邝敏琪  杜雨蔓 《传媒》2023,(24):32-35
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的道路上,数字藏品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不断出圈。而广电媒体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也纷纷积极布局数字藏品市场,将数字藏品作为文化传播的创新途径,设计并推出了大量融合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美藏品。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广电媒体开拓数字藏品新领域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全民共享,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本研究基于广电媒体涉足数字藏品的背景,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地方广电数字藏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推出数字藏品对于助力文化传播的意义,以期为广电媒体数字藏品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枯燥的数字堆砌,是新闻写作的一大忌,但许多新闻又往往离不开数字。有的成绩要用数字来体现,有的概念要由数字来表达,有的典型要靠数字来对比,有的事例要借数字来衬托,总之,数字在新闻中几乎无处不有。各式各样的数字,天天同记者打交道,用得好可以使文章满纸生辉,用不好便使人觉得黯然生色。所以,研究一下怎样使用数字,无疑对改进新闻写作大有益处。怎样把数字用好、用活,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在我国古诗中不乏成功的先例,大可借  相似文献   

10.
李豹 《声屏世界》2011,(11):90-91
这几年,中国媒介市场的变化可谓风起云涌,各级媒体你方唱罢,他即登场。央视挟广告招标,愈发斗志昂扬;省级卫视频道从"星四军"到跨区域整合,也玩的不亦乐乎;就连网络视频媒体,作为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交叉,也是大打概念,从"台网联动",  相似文献   

11.
枯燥的数字堆砌,是新闻写作的一大忌,同样也是新闻导语写作中较棘手的问题。没有数字不行;数字多了,或表述上不讲究艺术,也同样令读者倒胃口。 许多新闻导语,由于受“导语必须用事实说话”、“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等规范约束,又不得不渗入一些说明问题的数据。特别是有的反映成绩方面的报道,离开了数字,可以说新闻将不能成立。比如有的典型要用数字来佐证,有的概念还要通过数据来具体化,不一而足。这些数据用得好,满纸生辉;用得不好,味同嚼蜡。因此,研究一下怎样使用数字来写好新闻导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元宇宙预示了数字革命中新一轮的技术应用创新和网络发展的整合,对传媒领域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可能成为广电行业媒体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新路径。本文基于对元宇宙的概念、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元宇宙给广电行业带来的新机遇,试图结合当前广电媒体布局元宇宙的发展情况,从沉浸式体验、搭建元宇宙平台、数字藏品的开发以及虚拟数字人的应用等方面探索元宇宙与广电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跨越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产生了全面的、革命性的影响,数字出版的蓬勃兴起为传统出版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最近几年,我国数字出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从理念到实践,从点到面,从环节到产业链的全方位、立体化推进阶段。  相似文献   

14.
许素娟 《新闻窗》2013,(3):93-93
近年来,一种融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媒体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纷纷涌现,与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形式不同,这类媒体都是借助于数字媒体技术实现对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因此是一种新的媒体概念,我们常称之为"新媒体",也有称为第五媒体的。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参与性非常强,不需要太复杂的设备,技术及人员的配备就可以发布自己制作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彩色图像作为一种信息媒体,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使用,无论是在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个人数字助手、手机等设备上显示观看,或是通过打印机、印刷机等输出到物理介质上,可谓是无所不在.在印刷界,每天都有大量的彩色图像经过印刷复制后进行传播.这些图像可能来自彩色照片、彩色底片、杂志等彩色印刷品,也可能是自然界中的实际景物.它们由扫描仪或数字照相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后,经印刷复制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世界近现代艺术的摇篮,在近代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美国借技术的东风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随着经济日渐发展,也飞速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便捷性和低成本性使中国的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数字媒体艺术方向。虽然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在国内已有较多发展,但公众对于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充分,学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拟采用案例法和对比研究方法,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发展速度快但发展质量不高的现状,以及国内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水平;然后详细论述了美国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理论缘起,并以瓦尔帕索大学为例探讨美国数字媒体人才的培养;接着将视角转回国内,挖掘国内数字媒体艺术在最近30年内的发展,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总结当前国内数字媒体人才发展情况;最后笔者通过对比中美数字媒体观念和人才培养上的不同,对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于风 《记者摇篮》2010,(3):56-57
近来媒体讲的最多的莫过于影响力与公信力。有的认为两者合二为一,谈的是一回事儿;有的认为公信力涵盖影响力,等等。说法颇多,似乎讲的都有道理。笔者认为,这个概念是重叠胶合,属于包含的关系,公信力是核心,体现媒体主体价值,是媒体的灵魂。影响力外延大于公信力,是公信力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还是一个禁区,突发事件爆发了,媒体往往畏畏缩缩,或是不报或是推迟报道。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态度和做法是不正确的。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地域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快,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对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想捂是捂不住的。事情发生了,即使我们的媒体不报道,大道不通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完成了由文字、图片传输向视音频传输的转换过程,随着流量的增加,信息网络的带宽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计,数字媒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会大大的提高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的市场容量。笔者对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的概念作了介绍,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的行业发展状况以及行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数字媒体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容纳空间,已成为当代图书馆信息传播的强势媒体。文章阐述了数字媒体的概念和传播特点,探讨了数字媒体对图书馆信息传播活动的影响,对于提升图书馆信息传播活动的质量、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