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张艳华 《科教文汇》2010,(28):46-46,53
本文旨在结合三位不同时期美国女作家的作品,即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双丝袜》、夏洛蒂·吉尔曼的《黄墙纸》和阿德里·安富的诗歌《潜入残骸》,探讨女性意识和女性创作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理论支撑为伊莱恩提出的女性意识发展三阶段(Feminine,Feminist and Female),即女性从屈从于传统男权中心价值观念,到女权意识增强,再到女人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按照拉康的观点,在传统的阳具中心主义男权统治下,女性是作为男性纯粹他者地位存在的,或者说"女性是一切无"。女性气质只是为了男性需要而作出的面具伪装。本文先对三个文本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它们共同表现的女性身份客体性证明拉康"女性并不存在"的合理,再进行纵向分析,展现三部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发展。横、纵向分析指明了女性从无到有的可能性,以及在这三个阶段后女性身份定位超越并出现新局面的可能,因为"女性并不存在"这个表达本身就预示了女性获得真实存在的自由,"无"孕育着"有"。  相似文献   

2.
张洁 《科教文汇》2010,(5):57-58
鲁迅在他一系列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极具时代特色,她们的命运多是悲惨的,她们不是灰色的花朵,就是断翅的蝴蝶。这些典型的女性形象,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女性的不可逃脱的命运。鲁迅通过这些女性悲惨的命运,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异化,从而无情地讨伐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达到了"引起疗救者的注意"的目的,直到今天仍有强烈的审美价值和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莹莹  吴莹 《金秋科苑》2010,(20):214-214
传统意义上的空巢家庭多指子女不在身边生活的老年空巢家庭,而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去外地求学和谋职等原因,以往出现在老年家庭中的"空巢现象",如今呈现中年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年父母加入到"中年空巢家庭"的行列中来。而处于空巢状态下的女性更容易患上"空巢综合症",其显著表现是女性因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产生"空巢感"即孤独感。因此,我们有必要尤其是从女性这一角度出发,来更多的关注中年空巢家庭女性的情感需求与感受,使她们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解释了"角色"一词的含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角色冲突的原因,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如何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对自身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蔡京春 《科教文汇》2011,(16):206-208
本文梳理了日本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择偶观的变化,借用"三高"、"三低"和"三手"三个概括性词语总结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女性择偶观的特点,并分析相应的观念意识背后的社会背景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张乾 《百科知识》2011,(7):39-39
如今,30岁结婚,35岁生育的女性不在少数,而大龄未婚女性则被时尚地称为"剩女"。研究发现,现代大龄未婚女性患妇科疾病的可能性比已婚、生育过的女性要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解读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女性诗歌,揭示当时女性的悲惨遭遇,探讨战乱中广大妇女的命运。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讨论:一是女性作为"和亲"工具;二是女性沦为战利品;三是闺阁女性的咏叹(包括闺中思人与后宫情怀两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女性旅游市场已成为各地旅游业开发的一个重点。青海省着力打造"大美青海"的旅游品牌,不断提升本省旅游业的整体环境,通过调查发现,女性旅游市场在青海已初具规模,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能促进青海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琳婷 《科教文汇》2010,(14):72-73
21世纪的当代文坛可谓是"百家齐鸣,百花齐放",在多元化因素共存的时代,人们畅所欲言,尽显个性。尤其是女性"身体写作"理论为基点,结合中国本土特色深入剖析其发展成因及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晓冰 《百科知识》2010,(15):43-44
目前我国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约有1亿人,这些人中有许多人患了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的女性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可能帮助自己走过人生这段"瓶颈期"。  相似文献   

11.
佟晓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375-375,253
苏青的大部分作品,展现了现代女性艰难的生活图景,所探讨延续的是"五四"女性问题小说的传统,甚至对女性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对妇女的真正解放作了很多设想。虽然某些观点有点偏激,但她毕竟深入地思考了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她对女性问题思考与关注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12.
方刚 《百科知识》2011,(24):53-55
性产业与"合法化"走在俄罗斯的大街上,人们经常会惊异于这里的美女之多。她们身材高挑、曼妙,五官也很漂亮,这是种族优势。通常到结婚以后生了孩子,身材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正是这种好的外貌,也使俄罗斯女性成为性交易中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13.
杨洁 《科学中国人》2011,(24):50-51
2011年12月2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六所高校、四家科研院所的10位青年女科学家从133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该项具有中国青年科技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殊荣。  相似文献   

14.
这年头,"有沟必火"。现实中拥有一对自然挺拔的乳房更是许多女性的梦想。丰胸秘籍中,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木瓜。许多女明星被发现"尺码"增大后都供出吃木瓜是她们丰胸的法宝。至于原理,有的说是古籍记载,有的说是木瓜酶和维生素A在起作用。但急于脱"平"的MM先别忙,木瓜的丰胸作用只是传说,并无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施明敏 《科教文汇》2010,(17):162-162,180
女性用语作为语言的"变种",在日语中经常被使用。女性用语作为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已经深深根植在日语中,生活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本文将从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男性用语比较的同时,研究现代日语中女性用语的特征。其次,探究女性用语是如何产生的,即女性用语的社会性,并推测其未来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周娜 《科教文汇》2014,(35):56-57
郝思嘉和玛丽·卡森作为男权社会的两个反叛者,就像两朵"邪恶之花"让无数男性汗颜,又让无数女性心潮激荡。她们在各自不同的人生路上唱出了同一曲女性主义的凯歌,在蓬勃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中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本文试从郝思嘉和玛丽·卡森反叛社会的根源、爱情和婚姻状况、对于自我的认识三个方面阐释两位女性的相似和相异之处,以期更加深刻地理解两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伍敏 《科教文汇》2011,(14):136-136,137
自男权社会以来,男性在生产劳动中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则长期处于被忽略、被歧视的社会地位。从而,两性之间在长期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地位的差异,性别歧视由此产生。这种歧视同样存在于人类的语言文化中,因为人类的语言文化从劳动中产生。因此,本文介绍了"她"的文化背景及其与性别歧视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侧重研究在性别歧视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对"她"字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一位有强烈悲剧意识的天才女作家,她笔下的小说充满小市民气息,写的也是些普通人的"传奇"故事。从她对日常琐事的描写表达她对女性生存境地的深切体悟,同时从她对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描写照见女性悲剧的本源,她的作品充满了一览无遗的苍凉感和浓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赵媛琴 《今日科苑》2010,(18):217-218
20世纪中国的女权理性是五四启蒙运动传统理性与现代理性的激烈交锋中诞生的,它是现代理性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伴随着时代、政治、文学思潮的变迁而不断变化,随之给女性文学带来了多样的价值评判力量。运用女权主义的视点,对《雷雨》中蘩漪形象和《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作一个新的描述,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发现过去未曾察觉到的许多成分。从而从更深层内涵上呼吁"女性特质"和自然母性的回归,实现女性的真正个性解放,极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协论坛》2013,(8):36-36
7月10日,湖南省南县科协、县妇联、县农业局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农村妇女科学素质专项行动会议,通过开辟三大战场来提升农村妇女科学素质。一是科技示范战场。南县科协接到上级开展农村妇女科学素质行动的通知后,立即召开了乡镇科协主席会议,通过书面通知、信息平台、科普网络等途径,发动全县省、市、县三级女性科技示范户、"标竿户"586人,"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广泛开展妇女种植技术培训、养殖能手座谈、"科学就在我身边"巡回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