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解答质点运动型中考试题需要我们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题目中的图形,把握动点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要特别注意一些不变量、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解答质点运动型中考试题需要我们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题目中的图形,把握动点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要特别注意一些不变量、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3.
数学因为运动才充满了"活力".动态问题是中考中的热点问题,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审视问题,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频繁出现了和动态图形有关的最值问题,由于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因而这种试题令同学望而生畏.其实,只要注意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将最值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数学模型(线段公理、函数增减性、  相似文献   

5.
王峰 《初中生辅导》2015,(32):31-38
在"运动变化的几何图形"中,以全等三角形知识为武器探究几何图形性质的"变"与"不变",是中考中富有活力的一类试题.此类问题常常先设置一个让学生探索的问题情景,获得问题的结论之后,然后在创设一个题设、图形变化的数学环境,进一步探究对结论的影响.解决此类问题我们要学会用辨证的观点观察几何图形,透过现象看本质,以"静"制"动",抓住运动过程中的"不变因素——全等关系",拾级而上,方可获得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动态平面几何问题是以平面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问题.它包括点的运动(点由特殊位置运动到一般位置)(点动型),线段(或直线)、图形的平移(平移型)或旋转(旋转型),图形的滑动(滑动型)或翻折(翻折型)等.此类问题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难点问题.考生往往破解无门,无从下手.破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图形运动过程中各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动中觅静,变中求定.这里的"静"和"定"就是问题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只有抓住了问题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那么,如何抓住问题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本文给出破解此类问题的基本策略——三"抓"策略.  相似文献   

7.
质点运动型问题常常结合一点运动学知识,集几何、代数于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图形,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利用函数、不等式和方程等知识求解.  相似文献   

8.
动态几何在初中主要涉及三种情况:动点、动线和动面.我们常利用化动为静、动静结合的方法解决图形运动问题。即,在图形运动中巧用不变元素,来探求关系,把握规律,认识研究几何图形.本文就如何利用不变元素,以近两年中考题为例,介绍几种解题策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9.
动态几何在初中主要涉及三种情况:动点、动线和动面.我们常利用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的方法解决图形运动问题.即在图形运动中巧用不变元素,来探求关系,把握规律,认识研究几何图形.本文就如何利用不变元素,以近两年中考题为例,介绍几种解题策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0.
<正>动态几何在初中主要涉及三种情况:动点、动线和动面.我们常利用化动为静、动静结合的方法解决图形运动问题.即,在图形运动中巧用不变元素,来探求关系,把握规律,认识研究几何图形.本文就如何利用不变元素,以近两年中考题为例,介绍几种解题策  相似文献   

11.
刘顿 《初中生》2006,(7):40-43
中考动态问题通常利用几何图形或函数图像设计一个或几个动点,它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有较强的综合性,能有效地区分学生的认知档次。在解这类题时,要用变化的眼光观察和研究问题,把握动点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中探索、发现、归纳出等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找出不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特殊关系,从而建立函数模型或方程模型,这是解题的关键。现以2005年的中考试题为例,说明这类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2.
动态几何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解决动态几何题的策略是把握图形运动规律,寻求图形运动中的一般与特殊位置关系;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动点问题就是图形的运动变化问题,反映现实世界中数形的变与不变的两个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去观察,探索,研究此类问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近年来深受各地中考命题组的青睐.解这类动点问题,要善于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抓住变化中的不变量,抓住变化中图形的特殊情形,变动为静,分离出合理的图形,下面举例说明.例1在△ABC中,∠ACB=45°.点D(与点B,C不重合)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  相似文献   

14.
动态几何题已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热点题型.在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以动点问题、平面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剪拼问题等为代表的动态几何题频频出现在填空、选择、解答等各种题型中,考查同学们对图形的直觉能力以及从变化中看到不变实质的数学洞察力.把握运动规律,寻求运动中的特殊位置,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通过探索、归纳、猜想,获得图形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保留或具有某种性质.  相似文献   

15.
<正>动点运动型问题主要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运动变化为主线,我们分析时需要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探索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有一类动点对定线段所张角为定值的运动型问题,常常需要先构造出圆,再利用圆的有关性质来解决问题.以下举例说明.一、动点对定线段所张的角为直角时  相似文献   

16.
所谓"动态几何"问题,就是指在几何图形中,当某一个元素(如点、线或图形等)运动变化时,问题的结论随之改变或保持不变的几何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设计一个或几个动点(或线、或面)按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变化,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的等量关系、数量关系的变化、特殊位置状态的图形出现.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必须弄清运动对象(点、线、面)运动的方式、运动的范围、运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一次函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函数,它是最基础的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又是一个难点。在解决动点问题时,首先必须要把握好"动中有静"的解题思想,通过动中有静,确定问题中的不变关系,动静互化,把握运动中的特殊信息,以动制动,建立图形中变量的函数关系,进而探索出问题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8.
几何图形运动问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和重点,这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面),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中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解这类问题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动态思维的观点来分析,不被“动”所迷惑,从特殊情形人手,变中求不变,动中求静,抓住静的瞬问,以静制动,把动态的问题转化为静态的问题来解决.从而找到“动”与“静”的联系,揭示问题的本质,发现运动中的各个变量之间互相依存的函数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下面分三类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一类运动型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考试题中.这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动点或动线按某种规律运动,各个动点或动线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要探求动点或动线运动到何位置时满足某种特定的"图形条件".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分析运动变化中的"图形性质",进而挖掘出题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各地中考试题中,考查同学们探索推理能力的动态型问题不断涌现,并逐步演变为中考压轴题.动态型问题往往以某种几何图形为载体,随着图形的某一元素的有规律运动变化,导致与图形相关的量或者改变或者保持不变.其问题的解决涉及初中数学知识的方方面面,堪称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探究、逻辑推理能力及知识的整合能力,是考查学生解题策略的重要题型之一. 解决动态型问题,首先要把握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在"变"中探求"不变"的本质,化动为静,分析题中各种图形的结合点,在相对静止的瞬间,挖掘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答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等思想方法的灵活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