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在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各年级学生中各抽取400人为受试对象,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明显优于普通院校学生,高职女学生、文科生、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进行施测。结果:UPI阳性率为6.4%,SCL-90阳性率为0;男女生在UPI总分及25题上的得分没有差异,而在SCL-90的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生明显高于男生;2010级学生和2009级学生测评结果进行比较比例下降。结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测试工具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011级641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态处于正常水平,但也有25%左右学生的测评数据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等方面,且学生性别及成长环境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高职院校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占有一定比例,应重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 716名90后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90后高职新生中有15.2%的学生存在有心理健康问题;90后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城乡、家庭子女数量差异;在培养模式方面,订单式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订单学生。  相似文献   

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育人工作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关乎学生全面、协调发展。SCL-90作为了解就诊者或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广泛适用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针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选取54名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谈心谈话,参考研究对象关于SCL-90各项因子的测试得分,在此基础上,评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学校方面、家庭方面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SCL-90和EPQ-A对268名高职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个别访谈,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其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制定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市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SCL-90的心理健康测试,掌握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文章提出了要关注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提高重庆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康小华 《文教资料》2009,(8):185-187
民族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其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竞争力,影响院校的和谐、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使民族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使用SCL-90量表对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的贵州省两个民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院961名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查,其实证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做好民族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SCL-90对289名高职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个别访谈.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从而为制定适宜的心理健康对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并适时建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良好就业心理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湖南省五所高职院校139名专职辅导员为被试者,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异常阳性检出率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和本科院校辅导员;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和婚姻状况的辅导员在一些因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面对社会变革和竞争压力,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而高职高专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基于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探索适应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六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全面分析了高职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下学生心理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高查研究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状态优于普通院校学生,不同性别、来源、年级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宾业伟 《高教论坛》2012,(1):124-126
近年来,高职大学生心理异常现象不断增多,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通过分析高职生心理问题表现和成因,探索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机制与措施,增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许多高职院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感到课难上,事难管。高职生因文化基础、基础素质较薄弱,导致厌学情绪大、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成就感弱、心理承受力脆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易发心理与精神疾病的高危群体。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全社会关注,对其教育、预防与干预工作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从优抚医院调查中,在探索患者心理与精神疾病成因中,更进一步证实,高职院校如果针对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时采取科学教育、有力预防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心理与精神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贫困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很多贫困女大学生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她们不仅有普通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一样的心理困扰,还有着自己一些较为独特的“心理弱势”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入手,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为例,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弱势”的表现和特殊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其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心理扶贫”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及变革转型期,由于各种思潮及价值观的碰撞,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受到的冲击尤为强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因此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高专学生作为大学生中弱势群体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独特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其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把高职生作为独立群体,研究其幸福感,对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和分析性别、年级、专业、成绩等因素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学生干部对高职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高职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人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就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进程。对高职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探寻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并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不仅能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能有效提高高职生的择业、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