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果蔬贮藏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品蔬菜贮藏保鲜是实现果蔬采后减损增值、建立现代果蔬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果品蔬菜贮藏保鲜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成果,包括真空技术、辐射技术、微波技术、减压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同时展望了果蔬贮藏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贺州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团队简介】贺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立足桂东北马蹄、大果山楂、脐橙、贡柑、月柿、大头菜、香芋、红瓜子等丰富的特色果蔬、小杂粮资源开展保鲜、深加工和安全检测研究,解决农产品加工及贮藏过程的共性技术难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3.
在食品贮藏与果蔬的保鲜中,自古至今,人类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有人提出,可以通过对物理技术的改进与应用,使得其在果蔬与食品的杀菌保鲜中发挥作用。而在食品贮藏的工作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物理学可以应用到食品储藏中。在现代物理科技中,已经通过物理技术开辟新的食品保护途径,例如微便是利用高温微波等物理技术,以对食品进行保鲜或加热处理。而物理技术应用的好处还在于,可以在不破坏食品果蔬自身结构的同时进行灭菌、防腐处理。  相似文献   

4.
湿冷技术是一种可以提供高湿低温贮藏环境的保鲜新技术。该技术适合于果蔬的预冷,也适合于它们的贮运贮藏保鲜。具有提高冷藏果蔬品质、降低冷库运行费用和平衡电网负荷等优点,因此推广该技术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重点分析了湿冷技术特点、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5.
蜜梨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国内外蜜梨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方法,综述蜜梨贮藏保鲜技术中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方法,提出壳聚糖涂膜、中药提取物涂膜保鲜的应用前景以及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冬枣减压贮藏保鲜试验,总结出冬枣减压贮藏保鲜应注意的主要技术环节,并对其保鲜机理、试验效果、经济效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冬枣是果中珍品,近几年发展很快,但采后贮藏保鲜问题一直是其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就其采后病害、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病理问题及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冬枣保鲜技术的发展及综合技术体系进行了探讨,为冬枣采后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当前大力发展农村林果业的要求,我们结合昌吉地区林果业的基地建设和贮藏保鲜实践,提出通过推广果蔬保鲜技术来促进农林果农增产增收的工作思路与同行商讨。一、发展果蔬保鲜的意义自1996年我国在水果、水产业上首先实现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水果生产连续十年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面积成倍增加,品种结构明显优化,市场供应,四季充足。这些都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收入和加速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地果蔬业面积的扩大,局部地区也出现了大宗果品滞销,农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的问题,影响了农民发展果蔬业的积极…  相似文献   

9.
蓝莓采后生理衰老是制约其贮藏性的重要因素,探明其采后生理变化和保鲜技术对延长贮藏保鲜期、保持蓝莓风味和品质尤为重要.综述蓝莓采后营养成分、呼吸作用、抗氧化物质、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及常见的贮藏保鲜技术,以期为我国蓝莓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超低氧保鲜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和超低氧贮藏条件的实现进行了综述,提出超低氧贮藏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及主要发展方向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的需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面向物联网的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方案,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开展研究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国家培养全面信息化必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国内公路工程造价人员执业资格、执业能力分析,结合高职层次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技能,构建了基于公路建设全过程的高职层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高职层次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等工程教育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提高中国在工程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下,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多层次和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专业人才的定义、特点和不足,总结出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多层次、专业化、社会性、长期性和流动性等培养规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结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知识、技能和实践方面的人才理念,提出了中国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上需要关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我们认为,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政府和企业全面合作,通过丰富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节、完善教育环境,切实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参考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实践环节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带动北京城市学院其他专业的建设,为我国民办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专业实习教学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本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为此,我们逐步构建并实施了适合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过程保障、教学方法保障、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大大提高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达到了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外,人文素质成为用人单位对当代工科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工科类院校普遍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人文素质逐渐成为制约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瓶颈。从教育内容、教学实践、教育理念三个方面加强对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塑造综合、全面的高素质工科大学生,提高其就业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的优势与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地方工科高校的优势与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更为迫切。只有认清地方工科高校的特点,在办学目标定位、学科布局、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立足长远,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真正办出有优势和特色的大学。  相似文献   

19.
当前,建设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突显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学科化,岗位职业能力不突出,且普遍存在"结而不合"的现象。建设类高职院校应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要体现"职业岗位能力本位化",教学过程要"项目化或产品化",考核方式要多样化,企业锻炼要关联化,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构建的过程和内容,介绍了有利于地方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培养途径、措施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