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阐明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意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教给学生学法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探索。 一、引旧人新,迁移学法 教师在研究新旧知识联系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地复习检查,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一般来说,同类课文可以围绕写作特点进行学法迁移,同组课文也可以围绕训练重点进行学法迁移。例如教学《一分试验田》一课,学生通过预习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可见,学法指导的实际是“授学以渔”。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教法中渗透学法,教会学生学习,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即撰文《教学合一》,主张“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为培养一代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包括阅读方法指导,积累资料方法指导,观察思维方法指导,分析概括方法指导等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他的《教学合一》一文中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美国未来学家约·奈比斯在《九十年代的挑战》一书中也提出:“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而且要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这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初中政治课教学如何进行学法指导呢?一、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凡学习皆有法,但法有巧拙、优劣,科学与不科学之别。法巧、法优,法科学,…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曾说 :“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 ,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 ,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当前 ,加强学生学法指导 ,走“教会学生学习”之路 ,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也是教学改革的科学总结和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一、学法指导的含义学法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所谓学法指导 ,通俗地讲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和诊治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并灵活地运用于学习之中 ,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教学活动方式。它包括两…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实质是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持久发挥,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因此,教师“授之以渔”,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8.
学法即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学习技能等等。学生的学习经由过程到达效果,都离不开学法;但学法有优劣之分,科学不科学之分。要学生掌握和运用较好、较科学的学法,便需教师的指导。古人在强调授以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时,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存教学生学。”“活的人  相似文献   

9.
授生以“法”,已成为教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在授“法”中却出现了如下“误区”。一、有所“指”而乏“导”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渗透和揭示学法,但对揭示出来的学法往往“时过当堂(课)而不予理睬”,致使学法名存实亡。要让学法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必须在揭示的基础上加强定型训练,纵横迁移。这样,学生才能在迁移训练中逐步掌握。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在教写“狼”的有关内容时,我先引导学生总结出“读语言、划行为、析特点”的学法,然后指导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写羊的部分。此后,在相继学习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应重视学法指导山东省即墨市第28中学(266200)张康贤教育家赞可夫在《新教学论》中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而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一学生如何学.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中外教育名家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写道:“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远见卓识的精辟论述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的,做到知、能、法三者并重,使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学法指导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一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锁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国外有些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两种论断,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了在科技猛进的时代,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意义。由于中、小学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各有不同,造成不少小学生升上初中以后,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教学方法而厌学,成绩下降。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学法指导方面着眼,使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习方法尽量接近、融合。  相似文献   

13.
教学的实质是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持久发挥,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因此,教师“授之以渔”,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在阅读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学法指导的经常化、具体化,以期获得切实的效果,主要途径在于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在阅读课课堂教学中,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抓点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法指导正是教育者通过对被教育者的指导,使之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芳国 《考试周刊》2011,(73):191-191
教育家赞可夫在《新教学论》中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陶行知先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学。目前我国的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学生不会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对学习方法的指导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现就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问题,我谈谈个人认识,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似的思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思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思想,  相似文献   

17.
马玲 《文教资料》2005,(36):143-144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将成为生产的主要要素,这就要求人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而应该有不断创新的知识。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 还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己任,通过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王苗仙 《新疆教育》2012,(18):186-186
对于语文教学,正如面对一座金库,教师的任务不是帮学生直接打开,而是引导学生用钥匙将这座金库打开。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教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让他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并能用这种学习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学生能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来学习,有效地提高语文自学能力,且供日后终身受用,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一、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早在1919年,陶行知先生就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不可分割。可以说,教师怎么教,直接影响学生怎么学;而学生怎么学,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怎么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来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不尽,用之无穷了。”基于此,笔者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