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中E-Portfolio学习评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学习观念的变革,基于网络的远程校际协作学习成为极具发展前景及研究价值的新型教学模式。感受其魅力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对这类学习进行评价”也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专项研究“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中学习评价的设计理念、实施方案,并对网络协作学习评价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系统的设计模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介绍了基于网络进行协作学习的基本方式及特征,阐述了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和情境化学习对协作式学习的理论指导,在分析了与协作学习所主张的环境相吻合的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特点后,最后提出了基于协作式学习的网上教学软件的设计模式及评价思想。  相似文献   

3.
网络协作式学习的特点与Wiki核心技术的特征有许多共性,基于Wiki平台的网络协作式学习较以往平台优势显著。基于Wiki技术的协作式学习网站体现“鼓励协作”的思想,构建适合于协作学习的Wiki平台网站,以期待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已成为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环境之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方式。本文首先论述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网络给协作式自主学习带来的优势;然后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协作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相信该模式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单介绍了非正式学习理论,针对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提出了自主学习式、基于问题的协作式、课题引领式等三种非正式学习模式,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Moodle虚拟学习环境为继续教育协作学习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本文阐述了协作学习和基于Moodle的继续教育协作学习的概念,分析了基于Moodle的继续教育协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和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探索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适用于继续教育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协作式学习理论基础,并对基于网络技术的协作式学习方式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当前,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业已成为时代的主脉褥。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中小学教育,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点金术”,比追求高分数、高学历更加重要。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活动正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它为张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堤供了良好的环境。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主要依托专题学习网站开展教与学活动。专题学习网站是一个基于专题或课题资源的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通过网络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自主协作学习探究交流的工具,让学习者自己围绕课题收集、分析、选择信息资料,从而建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moodle平台的中学物理课网络协作学习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应用"(课题批准号:DYA010411)之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河北省三所中学进行了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提出了进一步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社会的发展呼唤人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本文分析和总结了三届大学生“学习论”课程在网络环境下培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 ,论述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优势互补关系 ,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对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有参照作用 ,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学设计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设是 :学习的发生和维持存在着充分条件。教学设计理论的第二条假设是学习发生和维持的充分条件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准备 ;有效的学习动力维持系统 ;有效的学习外部行为和活动系统 ;有效的学习环境 ;有效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理论的第三条假设是 :教学设计的设计对象有三 :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媒体传递 ,并且这三个设计对象构成了层次关系。根据网络在活动、环境和媒体传递这三个设计对象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该文作者认为至少以下这些问题需要理论研究者关注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如何设计基于资源和工具的学习任务 ;完善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框架 ;如何根据电子信息对教学问题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基于合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小平 《现代教育技术》2004,14(4):54-56,71
合作是共同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协作成功的关键。合作学习是CSCL的基本模式之一,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有重要作用。该文依据协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对建构网络环境下基于合作的协作学习模式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虚拟"学习环境已经被人们熟悉并部分取代基于课堂的"现实"学习环境。虚拟和现实的学习环境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学习者使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开展跨地域的协作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后者有利于学习者的临场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分析相关文献和现有学习环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虚实融合学习环境"的内涵与特征,对虚拟、现实以及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进行比较,并就若干典型的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及其教学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校园环境信息观测与研究性学习、GLOBE全球性学习与观察、虚实融合的机器人教育、数字化探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CSCL环境中的社会交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有很多关于计算机支持下协作学习(CSCL)异步环境中分布式学习团体(DLGs)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当前的CSCL环境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其支持交互的团体学习、知识共享、知识的社会建构及能力的培养的需要。在CSCL环境中,主要有两个因素阻碍我们取得预期的社会交互的成果:一是将社会交互看作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二是忽视与学习任务本身无关的社会心理交互。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主要是依靠教育者和教师鼓励协作学习,为了让教师从这样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改进CSCL环境,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社会交互。  相似文献   

15.
网络团队学习是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现代通信等技术,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在友好合作的氛围中有组织、有纪律、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合作的开展学习活动。其特点是有约束性、准入制度、信任标准、组织者和明确目标;有用性、责任心、学习兴趣、心理安全、宜人性则是网络团队学习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同时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中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完成意义的建构。Internet以诸多优势为开展协作学习在提供了有效的环境。该文分析了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进程和环境系统目标,提出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环境系统的设计模型,并给出其实现方法。作为应用,作者简要描述了《摄影构图》在该系统上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项目学习(PBL)是一种应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模式。Blackboard平台能够满足项目学习所需要的网络学习环境,能为网络环境下项目学习的开展提供所需工具。根据课程的需要和特点,《Photoshop平面设计》网络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协作交流和学习评价三个模块的设计与建构,实现了Blackboard平台下的项目学习。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校园网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解释了协同学习的含义,目前对校园网应用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基于协同学习的校园网应用设想,探讨了在这种模式下校园网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CSCL技术的发展为参与学习活动的个体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协作学习环境。为了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使学习个体能在CSCL环境中顺利地进行协作,更好地利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资源的使用效率,须用本体来对CSCL的参与个体和学习资源进行定义,使到在CSCL中的学习资源能被统一的表示,完成以学习资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知识交互,并进行以知识获取为最终目的的资源重组,使基于本体的CSCL的学习资源管理系统模型的实现和测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网络学习方式。然而,目前典型的网络学习系统(智能教学系统和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系统)大多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强制分离,忽视了自主学习过程中协作交流的激励作用以及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需求。因此,扩展现有的智能教学系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有机融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网络环境下师生的学习需求。支持协作学习的群体感知模型由群体感知信息、群体感知本体和群体感知规则三部分组成,采用本体技术建模协作感知信息,运用语义Web规则语言刻画协作感知机制,为实现协作学习的信息交互提供通用模型。基于该模型构建的智能教学系统,在原有ITS自主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扩展了参与者可以相互感知、相互交流的协作学习模块,实现与现有智能教学系统的无缝整合,为开发具有协作学习功能的智能教学系统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