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飞 《阅读》2023,(19):38-43
<正>长大,不仅指年龄的增长、体型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每一次成长经历都有最难忘的时刻,从“这一刻”开始,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人变得更加懂事,更加成熟。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作文,应该重点记录“那一刻”的情形。下面结合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谈谈如何写《那一刻,我长大了》。  相似文献   

2.
李建成 《阅读》2012,(7):34-36
中年级小作者把自己的生活、梦想写"活"了,读他们的作文,让我有“真”的感觉。这种境界便是我们作文追求的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写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3.
一、以生活为本源,感悟生活作文大凡教师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源头是活水之源,活水是源头之续,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为本源。教育部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为本源”的作文教学理念,深意明了地告诉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作文教学创新模式,学生作文该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我们的人,我们的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自身的衣、食、…  相似文献   

4.
九义小语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遵照大纲要求,我在教学中有意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读写结合尝试。一、读学解题与练习审题的结合我们接触的课文中,命题的类别上有 1)写人如《黄继光》、《小珊迪》;2)写事如《争吵》、《开演之  相似文献   

5.
顾文艳  孙万寿 《阅读》2012,(1):36-43
兴化,地处江苏省腹地。那里河湖沟汊遍布全市,是典型的水乡。水乡的小城里,有一所百年名校——兴化市实验小学。这所学校在习作教学方面很有特色,他们的作文密码箱里藏着好多写好作文的“这一招”和“那一招”呢。下面,》让我们走进兴化市实验小学,打开兴化市实验小学的作文密码。  相似文献   

6.
李波涛 《阅读》2012,(10):28-29
翻阅本期的四篇习作,发现小作者们虽然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能在记述时紧紧围绕"自己的",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让人读起来仿佛有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经历难忘时光的感觉。一、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作文是否成功,首先在于内容是否真实,真实的内容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和作者同喜同忧。曹炳森同学的《第一次买菜》中的到菜场去买菜,孟一凡同学的《"钓鱼迷"爸爸》中和爸爸一起钓鱼,李慧颖同学的《竞选大队委》中那  相似文献   

7.
夏晓勤 《阅读》2014,(10):22-23
平时熟悉的家人、老师、朋友,要在作文中描写出来时,却往往让很多同学发了愁。该怎样才能把一个人描写得既生动又形象呢?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可见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很重要。小铅笔头:我最怕写人了,我的作文总干巴巴的,写不了几句,怎么办呢?小书虫:哈,我有一招!叫:“人物勤开口!”用了我这招,写出来的作文可生动了。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城吗?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由于某些原因,阿城连中学都没读完,但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阿城在他的小说《孩子王》中,通过一位老师教孩子作文的故事,多少给我们透露了一点“秘诀”:“作文不能再抄(社论)。不抄,那写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比如,写上学,那你就写:早上几点起来,干些什么,怎么走到学校,路上见到些什么——”(学生有人叫起来“:以前的老师说那是流水账!”“)流水账就流水账,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了。别看你…  相似文献   

9.
宋末刘辰翁在南宋倪思《班马异同》基础上撰著的《班马异同评》,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较早接触到人物形象问题的一部著作,它从赏鉴角度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史记》塑造人物的一些经验和“决窍”,如传记文学写人不仅要写“功状”,还要写出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写人必须绘声绘色,婉曲尽情,写出人的“意态”;写人还要突入人的灵魂,洞见人的肺腑,写出人的“心事”,等等。这对于后世作家和文学理论家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释“趣”     
趣,许慎《说文》曰:“疾也,从走,取声。”由此可知其本义为快跑。 分析字形我们可以看到,小篆走字上部为“夭”,象人曲身之形,下部为止,即脚趾。“走”字会意,意为人曲身而走。《尔雅·释名》:“徐行日步,疾行日趋,疾趋日走。”慢走为步,今尚有散步之说。趋为小跑,比小跑更快便是走,走为快跑,弃甲而走是其例。 “取”为“娶”之古字。左边为耳,右边为手,古人打杖论功以耳朵数目为凭,你消灭多少敌人就看你割得多少耳朵。那么,要夺取别人耳朵(击毙别人)当以死相拼,拼即抢,  相似文献   

11.
推敲     
李晓愚 《阅读》2024,(18):50-53
<正>文人写诗常常要字斟句酌,比如王安石写《泊船瓜洲》,原本的句子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想想,“到”字死板,改成“春风又过江南岸”,“过”字更有动感,但还不够形象,接着改,一直改到“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有生气有色彩,把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致一下子凸显出来了。所以我们说写诗作文得推敲。“推敲”一词很有意思,“推”和“敲”这两个动作都跟手有关,为什么它们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脑力活动呢?说到这个词的来历,我们不得不提唐代的一位大诗人——贾岛。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被视为一大难题。面对作文,老师常叹难教,学生更叹难写。部分学生甚至谈作文色变,望作文生畏。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克服面对“作文”产生的恐惧感,培养起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轻松作文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让学生作文快乐起来,就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一、有内容可写,学生就乐于动笔每次让学生作文,拿起笔碰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写什么”?没有东西可写是最令学生头痛的一个问题,但它却是一个普遍现象。真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单调了吗?我看不尽然,相比之下,当代孩子的生活远比以前…  相似文献   

13.
陈俊竹 《阅读》2014,(48):13-14
<正>"劳于阅读,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表明大量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经验。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关于写人的课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有:《郑成功》、《船长》、《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詹天佑》等。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出语言表达的方法,找准表达的切入点,适时安排训练。下面,谈谈我的思考与实践。一、抓住片段练观察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想解决学生写人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两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小学有个名为“力学园”的少儿文学院,今天就让我们到那儿去参加他们每月一次的作文沙龙吧。李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作文沙龙的话题是“作文里的‘几何学’”。徐晟嘉同学:老师,刚才我就琢磨,这作文与几何学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啊!作文里怎么会有几何学呢?李老师:今天我们借用几何学里的概念,一起来讨论作文里的“点”与“线”,弄清了这些,对于我们写好作文大有帮助呢。你们先就作文的点与线的话题,相互讨论讨论吧。杭天然同学:老师,我想说说“线”,作文里确实有“线”,这线就是作文的思路、线索,或者说是写作的顺序。这样理解对…  相似文献   

16.
王黎 《阅读》2008,(10):22-25
“叮零零——”下课了,乐乐一脸委屈地走到王老师的面前:“老师,我的作文写这么长,可只得了80分,为什么呀?”这次作文测试要求同学们选择一位让自己感动的人,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习作。王老师拿起乐乐的作文,乐乐描述的是学校门前的保安伯伯,整整两面纸,篇幅的确不少。  相似文献   

17.
议论文是中专学生要重点掌握的文体。但是中专生囿于校园生活,写起作文来,就象在“圆桌上溜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我们只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内涵,诱导学生思考,就能提炼出一些新的观点.《项链》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小说.许多读者对小说的女主人公历来都是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她,说她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追求浮华。由此而写出的议论文有《假如项链没有丢失》、《路瓦栽夫人的悲剧》、《人生的一面镜子》等。立论虽  相似文献   

18.
储呈进 《阅读》2014,(9):22-23
“小马虎”怕写作文,最怕写作文开头,每次总是“提起作文就摇头,看到题目皱眉头,边想边写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于是,小书虫今天特地教给“小马虎”一个特别的开头方法——倒叙法。我们先来看《三国演义》中一个故事的开头:“噗噗噗——”箭矢雨点般落在船上。鲁肃手里拿着酒杯,脸上早已变色。  相似文献   

19.
现在还有许多学生,对作文感到头痛,要么下不了笔,要么平铺直叙或泛泛而谈,既不感人又没有说服力。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个人认为:是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为了能让学生更生动地传达信息、表情达意,有许许多多的技巧可选用。下面介绍两类常用的。一类是写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比如写记叙文必须“六要素”齐全;写说明文必须有一个恰当的说明顺序;写议论文必须论点鲜明等。另一类是在“基本规则”的训练“达标”之后,为了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感染力与折服力。前人早已总结出来一些“锦上添花”的方法。这是“更上一层楼”的技巧。对于初学作文的小同学,当然必须从“基本规则”类技巧开始;对于已经步入门径的高年级同学,在掌握“基本规则”之后,不妨向“更上一层楼”的技巧迈进。低层次技巧是高层次技巧的基础,高层次技巧是低层次技巧的发展。连低层次技巧都不会的人,谈不上高层次的技巧,这正如不会走的人去学跑一样。但仅仅停留在低层次,不向高层次发展,作文水平也难以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正如一辈子只练走而不练跑的人一样,一辈子也跑不起来,永远处于“学步”状态。所以,学作文,必须从最基本的技巧练起,一步一步向高层次的技巧发展。那么,怎样...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学生习作有明确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述方式写作。”对每一学段在说话、写话、习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因此,如何改进小学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等在小学阶段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