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模糊修辞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本文以模糊理论为基础,以商业广告中的模糊的构成手段,并结合广告语言的特点探讨了模糊修辞在商业广告语言中的语用功能,指出广告中的模糊修辞有助于增强广告语言的简练性、灵活性、含蓄性、劝说性和感染性等功能,达到广告的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模糊修辞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言语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模糊修辞研究的对象是交际过程中的模糊言语问题。模糊修辞构成手段丰富多样,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多方面的、独特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模糊修辞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它在具体言语交际时发挥着多方面的语用功能。本文试探讨其语用功能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模糊语言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心理的和社会的。除此以外,模糊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如在信息传递、语用、修辞、美学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在文学欣赏中具有美学功能及弹性、修辞、深化主题等几个重要语用功能,提出模糊语言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艺术空白,促使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补白”,从而感受到创造性审美的愉悦,成为“作品的真正完成者”。对模糊语言在文学中的语用功能的研究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达到从更深层面多视角透析文学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语用模糊是对模糊言语作出解释。此模糊言语既可表现为模糊语言,也可表现为非模糊语言。本文从模糊词语产生语用模糊,模糊词语的精确表达及非模糊词语的语用模糊三个方面,探讨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指出语用模糊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学界对语用模糊的定义、具有不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本质属性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里,模糊语言发挥着特有的语用和修辞审美功能。模糊语言的翻译既要深刻理解源语言的意义,又要注重翻译的策略和技巧,才能准确传情达意,使文学作品的内在涵义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8.
从语义的范畴划分到模糊语义的研究,模糊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模糊集理论、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语境论等方面的研究,从中可看出,这些研究理论指出的模糊语言的研究向语用方向的发展。从这一理念出发,可以进一步地从语言的开放性来探讨语言的模糊性;从语言的社会性探讨话语受到权力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模糊;从语言的修辞性来探讨模糊语言具有的修辞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大属性。其特征表现为各种自然语言中大量使用模糊词语和模糊修辞。其语用功能是精确词语所不能够替代的。英语法律语言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具有自然语言的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0.
"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政治修辞也不例外,"模糊"能够让语言的使用更富于表达力和交际性。本文从语用角度分析和理解"模糊"在政治修辞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深刻地把握言语,使读者成为有策略的语篇分析者和运用者。  相似文献   

11.
国内开始模糊修辞学研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国内学者已就模糊修辞的概念、形式、应用及功能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如:人们对模糊修辞的定义及其涵盖尚缺乏一致意见;对模糊修辞及语用模糊的区分尚不明晰;对模糊修辞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研究还有待深入;对英汉模糊修辞的对比研究尚显不足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模糊语言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语用模糊的概念,着重分析在言语交际中语用模糊产生的多种原因及语用模糊的类型,探讨其独特的功能。掌握语用模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有助于正确了解和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的研究涉及语义领域、语用领域和修辞领域;学者们迄今为止所探索的主要文体类型包括新闻、商贸、法律、外交等领域。然而,竞选演讲中模糊语言现象,目前却很少发现涉足的研究。本文以奥巴马连任演讲为对象,结合语用理论中的语用移情、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预设对模糊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富有表现力,运用得当能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语用模糊的基本特征、产生原因以及语用功能。其目的是使人们对英语的语用模糊有一个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的模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模糊是委婉语的一种手段。模糊语言并不违反会话的合作原则。相反遵循了礼貌原则。委婉语在人类语言中有特殊的语用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它具有非凡的语用价值和活力。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模糊语言并集中探究出现在我们日常交际用语中的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先说明了模糊语言语用功能的理论基础,既而指出它具有三大言语交际功能:提供适量的信息,自我保护功能,为了使话语更礼貌。  相似文献   

17.
谈英语中的模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的模糊性在语用过程中随处可见并为人们所熟知。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自然本质的属性。对于模糊语言的兴趣、研究,理解模糊语言的表达形式及其语用功能,在语言研究、语言教学、跨化交流中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詹英 《培训与研究》2006,23(6):42-45
自然语言的概念是模糊的,其界限不是一刀切的。近年来,人们开始把语用学和模糊语言学结合起来,对一些模糊语言现象进行语用分析。而模糊限制语(hedges)是语用含糊的研究对象。语用含糊指语言运用中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可能性、模棱两可和笼统。本文就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和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郑红 《考试周刊》2011,(54):34-35
模糊语言是一种有效的表意手段。随着模糊语言学这门年轻学科的迅速崛起,有关语言模糊理论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对交际中的模糊语言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文章详细分析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认为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语言表达更贴切、得体,从而取得很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虽然许多学者对语用模糊作了深入研究,但很少分析外交语言中模糊信息的语用功能和翻译策略。本文在分析模糊语言在外交活动中发挥的语用功能的基础上,总结了外交口译活动中模糊语言的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