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信息数据挖掘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信息学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存储、检索和分析的科学。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实施使得生物数据迅速增长,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成为生物信息学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生物信息分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文中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和常用的生物信息处理软件,重点研究生物信息数据挖掘的典型应用,研究表明数据挖掘技术是生物信息处理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3)
生物信息学是以生物学、数学及计算机科学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的一门学科,该门学科以核酸与蛋白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以计算机科学及数学为主,进而对生物学的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储存与分析,进而达到对数据内所涵盖的生物学进行揭示的目的。我国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也为生命学科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基础。随着我国生物研究不断的深入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生物信息学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生物信息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性科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科学”,对复杂系统的广泛深入研究会成为这个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复杂性研究不仅涉及了许多传统上用数理方法处理的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诸如物理、化学、天文、气象等.而且也给原先采用数理方法不是十分普遍或完善的学科领域.例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生命系统、学习认知等,带来了崭新的概念.思路和方法。研究发现,复杂系统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人类在空间、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21世纪头10年中,航天技术发展迅猛,发射了火星、土星探测器;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差异图等相继完成,胚胎干细胞研究取得新进展,人造生命展现雏形;超级计算机10年来从十万亿次发展到千万亿次数量级,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研究也取得新进展;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微型纳米电动机问世。中国则实现了载人航天,启动了登月工程,建设了青藏铁路,实施了新一代互联网工程,研制成功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生物学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现代自然科学主要划分为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门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既研究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及其本质,又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近30多年来,生物学的理论成就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被认为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发现,揭示了生物的遗传、发育和进化的内在联系。此外,还发现了遗传密码的编码机理。通过比较研究,证  相似文献   

6.
生物信息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讨论了什么是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实验的关系以及生物信息学提出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物信息学是现代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主要通过数学方法借助计算机对生物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相对于传统实验方法更高效、更具有逻辑性。本文主要以Linux系统的衍生系统——Ubuntu系统为分析系统,介绍如何配置最适合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计算机环境。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生物学在其本身发展和其他基础学科的影响下,正经历着重大的转变。世纪交替之时,人类完成了两个宏伟的科学工程——人和拟南芥的全基因序列测定,其它模式生物的全基因测列计划也正在加快进行。进入新千年,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预示着21世纪将是一个真正的生物学世纪。功能和进化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两大主题。功能基因组研究的直接成果将促使人类对基因表达产物的广泛应用,同时带动农、林、医、卫生、园艺、伦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生物产业最终代替计算机产业,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进化基因组研究将成…  相似文献   

9.
香山科学会议于2003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召开了以“基因组学和生命的进化”为主题的第215次学术讨论会。陈竺院士、洪德元院士和吴仲义教授任执行主席,来自海内外44位群体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学和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本次学术讨论会共设立以下三个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10.
<正>1数理科学及其内涵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数学、力学、天文学、物理学4大学科。数理科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力与运动、宇宙天体、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对象从抽象概念到现实世界、从基本粒子到宇宙。  相似文献   

11.
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生物效应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化学、物理、毒理学与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纳米尺度物质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及其结果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生物效应研究的科学意义,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我国如何发展纳米生物环境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1.数理科学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 1.1数理科学的学科布局与特点 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数学、力学、天文、物理四大学科。研究领域既涉及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基本问题,也涉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数理科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还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数理科学向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广泛渗透和移植,促使一系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其研究成果在推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数理科学研究的问题不但是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涉及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科学问题。数理学科具有的这些特性,使其在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生命科学研究总体而言可分为两大方向:对生命实体的研究和对生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就后者而言,地球上的生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互斗争、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生物之间的信息流决定着物种间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的流向,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寄生、互惠、共生、竞争、拮抗等生态关系,而信息流在它们之间传递的规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法则,也构成了生命相互依存最重要的环境条件,其中蕴藏着异常丰富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物电脑——未来的科技之花,它的研制是一项跨越世纪工程。或许现在还有些人对生物电脑感到陌生,但是,生物电脑一旦问世,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一次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一个半世纪以前,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指出了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生命就在不停地突变、进化,才演变成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事实上整个物质世界也遵循着这样的进化发展规律,进化论揭示的不仅是生物世界的规律,其实也是整个物质世界的规律。现在,我们早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是关于生命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生物体的结构、生物的全部生命过程,以及研究生物起源和发展的问题。现代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有机体的发展规律,以达到控制它们的目的。生物科学是由植物学、动物学和微生物学等三门基本科学组成的。它研究的范围很广泛,有水生,陆生和水陆两栖的生物,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有好多吨重、上百尺长的大鲸鱼,有只生活数小时就死去的生物,也有生命长到三、四千年的生物。一百五十多万种动物和几十万种植物,以及古代的生物等等,都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具体对象。它们的形态、解剖、分类、生理、生态、地理分布、进化、遗传等等,都需要研究。许多世纪以来,人们通过生产活动,以及对生物现象的科学研究和对生物发展规律的揭发,创造了一系列从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作为生命物质的一种基本组成,它具有奇妙的特性:其一,在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呈酸性的羧基(—COOH)、又含有呈碱性的氨基(—NH_2),这样的物质组成可使其溶液能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酸碱度;其二,氨基酸还有更奇妙、更重要的特性——手性,使得生命得以发生、发展。一方面,生命中的氨基酸主要是左手(L—)氨基酸;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地在各种生物、在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在个体不同发育阶段、在人类许多食物中,都发现D—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8.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前沿的边缘学科,是21世纪带头学科之一。那么如何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是我们当前研究的一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19.
神经系统是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的系统。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大脑的工作原理,阐明意识与思维活动的奥秘,并为研制新型智能化的神经计算机提供生物学的原型和新的启示。因此,有关神经网络的研究是当前数理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共同关注的焦点。神经网络的研究从80年代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神经网络研究分为人工神经网络和生物神经网络两大部分。据初步统计,目前生物神经网络的研究工作约占1/3,且有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专家简介:徐沁,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他致力于计算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学、生物统计学等研究,从微观角度阐释多肽、生物膜、膜蛋白、酶等生物分子的性质、机理及与药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