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女性,36岁,2008年7月8日于当地卫生院行剖宫产,术后3 d自感漏尿,当地拟诊“尿瘘”。门诊做美蓝试验阴性。B超示左肾积水,左输尿管扩张。静脉肾盂造影:左肾显影缓慢,肾盂明显扩张,肾小盏杯口变钝,输尿管迂曲扩张(见图1),造影剂行至输尿管壁内段明显受阻,末端呈渐行性狭窄,有少量造影剂通过但未见明显造影剂进入膀胱,呈团片状聚集于膀胱左上方(见图2~3)。诊断:左输尿管下端不全梗阻并肾盂积水、左输尿管下端异常开口。随即行CT检查:左输尿管下段扩张,行至输尿管下端处变窄。MPR示盆腔左侧片状高密度影与输尿管下段狭窄处呈细线状相连(见图4),盆腔左侧可见片状高密度影与宫颈相通,一直延伸到阴道外(见图5~6)。诊断:左输尿管下端部分梗阻并瘘道形成,且瘘道与宫颈相通。图1左肾呈积水表现,输尿管迂曲扩张(白箭)。图2~3左输尿管下段狭窄(细箭),可见片状高密度造影剂影(粗箭)位于膀胱外,提示输尿管异位开口,斜位清晰显示。图4 CT轴位示膀胱后方可见片状致密影聚集(白箭)。图5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清晰显示左侧输尿管下端走形异常,连续性中断(白箭),造影剂经子宫流出阴道。图6轴位示输尿管(细箭)旁宫体外致密影为...  相似文献   

2.
1 病情摘要 伤者,男,18岁,某在校学生.2002年8月14日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右腰背部,当时感憋胀、疼痛,活动受限,伤后即送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右肾上级包膜下可见6.2×6.2cm类园形高密度影,右肾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影致肾影失去正常形态;左肾盂旁可见1.8cm大小之园形低密度影.诊断:右肾包膜下血肿,包膜下积液,左肾肾盂旁囊肿;专科查体:双季肋角不对称,右侧略饱满,局部青紫肿胀,叩压痛,沿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遂转入上级医院泌尿外科经卧床抗炎等治疗28d症状好转出院.诊断:1、右肾肾周血肿,不除外包膜下及肾内血肿.2、左肾肾盂旁囊肿.2002年10月8日复查CT示:右肾区相当中上极部位有9cm×7.5cm×11cm大小囊状低密度占位,边缘清楚,与前血肿大小一致,肝脏及右肾不同程度受压,右肾形态略有改变;左肾盂旁可见约2cm×2cm囊状低密度影,右肾填加影消失.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患者,男,历岁.左上腹肿物2月余,伴腰痛无乏力,消瘦,发热等体检:左中上腹可及14rmxsrm肿物.光滑、稍活动.无压痛CT:左肾前方见77rmxl37rm囊性肿物,有分隔,增强后无强化.左肾实质增强后密度不均,肾孟积水,左签向外下移位.诊断:后腹膜囊性肿物.手术与病理:左输尿管被挤压至脊柱旁,囊壁厚0.Zn.自囊内吸出淡黄色液体《刃m.囊肿上部见10n瘦口与肾上盏相通.肾灶性干酪增殖性llEI管孟粘膜结核性炎症.诊断:左管TB上盏内病,假性囊肿.2讨论肾Th为肺外Th的好发部位部分病例有Th症状典型CT表现肾实质不规则形…  相似文献   

4.
重复肾盂输尿管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发生率为0.5%-10%,女性2倍于男性。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通常上部体积较小,功能较差,集合系统引流不畅,从而导致积水和结石。超声能很方便地观察肾实质及集合系统,检查出双集合系统,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1 病情摘要伤者 ,男 ,18岁 ,某在校学生。 2 0 0 2年 8月 14日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右腰背部 ,当时感憋胀、疼痛 ,活动受限 ,伤后即送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 :右肾上级包膜下可见 6 .2× 6 .2cm类园形高密度影 ,右肾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影致肾影失去正常形态 ;左肾盂旁可见 1.8cm大小之园形低密度影。诊断 :右肾包膜下血肿 ,包膜下积液 ,左肾肾盂旁囊肿 ;专科查体 :双季肋角不对称 ,右侧略饱满 ,局部青紫肿胀 ,叩压痛 ,沿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遂转入上级医院泌尿外科经卧床抗炎等治疗 2 8d症状好转出院。诊断 :1、右肾肾周血肿 ,不除外包膜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常见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528例彩超确诊的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287例输尿管囊肿患者观察病症特征.结果:彩超诊断输尿管疾病的准确率达95%以上,并依据诊断结果提出建议性治疗方案.结论:彩超检查作为无创无辐射的诊断方法不仅可以准确有效的进行实时判断,能重复对照检查,还便于操作,适用性广泛,作为诊断输尿管疾病的首选途径,为临床研究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有不可忽视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增强扫描及静脉尿路造影(IVU)对肾重复畸形(重肾)诊断及分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5例重肾病例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IVU和SCT增强扫描,部分病例行SCT延迟扫描。结果:15例重肾中左侧重肾11例、双侧重肾4例。15例重肾以外观分类统计如下:发育型4例,积水型10例,发育不良型1例。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4例,合并输尿管囊肿1例(均来自上段重复输尿管)。15例重肾中2例重度积水型IVU未显示,3例IVU显示模糊,3例输尿管异位开口IVU未能明确诊断。结论:SCT增强扫描可准确显示重肾的类型及合并畸形,尤其对重度积水型重复肾及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优于IVU。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肾脏结核在CT、IVP两种影像中的表现与病理所见的关系,来揭示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二种检查方法之间的互补性,以期达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目的.方法:搜集130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结核的病例,回顾性总结,对CT平扫及增强、IVP二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符合率93.0%,不能明确诊断7%,IVP诊断符合率36.6%,未能明确诊断63.4%.结论:CT能清楚显示整个肾脏的横断面图像,对肾实质及肾盂、肾盏的形态结构均显示清楚,且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空洞及肾内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平片及肾盂造影.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可以用于肾功能的判断、与肾盂旁囊肿、肾盂肿瘤的鉴别.所以肾结核的诊断,CT明显优于肾盂造影.  相似文献   

9.
CT与静脉肾盂造影在肾结核诊断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肾脏结核在CT、IVP两种影像中的表现与病理所见的关系,来揭示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二种检查方法之间的互补性,以期达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目的.方法:搜集130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结核的病例,回顾性总结,对CT平扫及增强、IVP二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符合率93.0%,不能明确诊断7%,IVP诊断符合率36.6%,未能明确诊断63.4%.结论:CT能清楚显示整个肾脏的横断面图像,对肾实质及肾盂、肾盏的形态结构均显示清楚,且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空洞及肾内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平片及肾盂造影.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可以用于肾功能的判断、与肾盂旁囊肿、肾盂肿瘤的鉴别.所以肾结核的诊断,CT明显优于肾盂造影.  相似文献   

10.
精囊囊肿是极少见的良性肿瘤。当囊肿发展较大时可出现下腹部或腰部疼痛,另有血精或尿道内的血性分泌物,有时可出现排尿障碍。在超声检查工作中需与其他部位囊性肿块鉴别,还应注意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畸形以排除先天性疾病。超声检查简便,无损伤且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顺行肾盂内切开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B超辅助引导下,用PCN技术,钩状电极顺行肾盂内切开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2例。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症状缓解,无大出血及肾周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术后1月复查超声及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肾积水消失或明显减少,狭窄段消失。结论:顺行肾盂内切开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具有微创、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诊断主要依靠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检查,特征性Χ线表现为输尿管呈S形,治疗上均采用手术切除有病变的输尿管段,端端吻合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吻合,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11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患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均明显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可明确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手术治疗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2例乳腺肿块进行高频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检查。本文对432例乳腺肿块经高频CDFI检查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CDFI诊断432例肿块中,实质性410例,囊性22例,良性肿块231例,恶性肿块201例。对肿块的囊性、实质性、混合性的检出率100%。良恶性肿块除18例与手术病理不符合外,总符合率为95.8%(414/432)。高频CDFI超声对乳腺彩色血流的检出率为70.3%(304/432)。良恶性肿块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1]结论:高频CDFI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良恶性鉴别诊断,对临床手术均有指导意义,此检查方法就作为乳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6岁,主因右侧腹部膨隆,腹胀3年,加重3个月住院。查体:T:36·2℃;P:80次/min;R:21次/min;BP:177/108mmHg,体重71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明显慢性病容,自动体位。腹部极度膨隆,尤以右腰区及腹上区为著,剑突至盆腔可触及巨大肿物,质韧,无触痛,无波动感,不活动,叩诊呈浊音。B超提示:腹膜后上至膈肌,下至盆腔,巨大囊性肿物约38×32×29cm,囊内液体混浊,包膜完整。左肾正常,未发现正常右肾结构。CT显示,腹膜后巨大囊性肿物,腹腔内脏器堆积于左侧腹部,静脉肾盂造影右肾不显影,左肾排泄及左输尿管走行正常。化验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15.
实时超声造影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已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了较多的帮助.但对小血管、低速血流及部位较深的肿瘤内血管显示仍不满意,人们期待能够应用超声造影改善对肿瘤的诊断能力[1].近年来,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开展非常迅速,令人瞩目,其临床的应用已得到公认,而肾脏占位性病变,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方面[2,3],临床应用报道不多.肾脏本身的血供很丰富,相当于心输出量的1/5~1/4[4],大部分肾脏恶性肿瘤为多血供型[5],造影剂易于灌注.能更好地显示包括1cm以下的肿瘤、细小低速血流灌注情况和缺血区域[6,7].已有学者探索研究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特征[8].本文就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囊性畸胎瘤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囊性畸胎瘤中超声诊断51例,诊断符合率92.7%,2例误诊为巧克力囊肿,1例误诊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1例误诊为卵巢囊肿。结论超声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神经上皮囊肿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囊肿,主要包括脉络丛囊肿、室管膜囊肿[1]。具有症状的神经上皮囊肿文献中多为个例报道[2-4],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其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12月-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神经上皮囊肿患者7例,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40岁,平均19.1岁。均经手术及部分病理证实。病程11 d~10年,平均2.3年。头痛、头晕6例,恶心、呕吐5例,癫痫2例,视物模糊、视力下降3例,视神经乳头水肿2例,单侧肢体无力2例,查体发现囊肿者1例,1例2年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复发再次入院。1.2实验室检查7例患者均行CT和(或)MR I检查。6例头颅CT示侧脑室不对称,为病变侧脑室局限性扩张,扩张部位与脑脊液密度相似,钙化脉络丛受压移位,经腰池注射对比剂后囊腔无染色。7例头颅MR I示侧脑室内类圆形囊性肿物,边界清楚,位于侧脑室三角区5例,颞角、额角各1例,病变同侧脑室局限性扩张;可见囊壁,边缘光滑无结节,周围无脑水肿;在T1W I和T2W I上多表现为与脑脊液信号相似或较脑脊液信号稍高,注射对比剂后囊性肿...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高频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例胸锁乳突肌肿块的患儿高频超声表现,了解肿块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并对比观察健侧胸锁乳突肌.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的显示胸锁乳突肌内肿块,内有肌肉纹理,部分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超声图像与健侧有明显不同.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转归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普勒与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78例卵巢肿瘤分别经多普勒与CT检查,48例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检查.结果卵巢恶性肿瘤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密度不匀,CDPI和CDFI示肿瘤以内部血流为主.结论多普勒能完整地显示肿瘤内部的血管网,CT能完整地显示肿瘤的密度,二者结合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UCG(超声心动图)诊断中的必要环节。先来回顾一下CDFI与B型超声显示的关系:CDFI的发射过程与普通B超相似,但接收时有所不同,提取的信号被分为两路,一路经放大器处理后按回声强弱形成二维黑白解剖图像;另一路对扫描线全程作多点取样,进行多普勒检测。显示血流频移信号,信号经自相关技术处理。并用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