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俗人生的悲剧——试论方方的市民题材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方是新写实创作大军中重要的一员大将,她笔下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两大意象群落:一是城市普通市民,二是城市普通知识分子。而方方尤其善于以犀利的眼光开掘深深埋藏在凡俗人生中人性的丑恶与虚伪,将一幕幕真实而普通的人生悲剧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方方的市民题材小说入手,再从悲剧产生原因这一角度把凡俗人生的悲剧分为生存的悲剧、复杂人性的悲剧、婚姻爱情悲剧三类。  相似文献   

2.
在方方的作品中,透过凡俗人生的表象,我们看见的是一幕幕真实而普通的人生悲剧,在外在与内在冲突的相互观照中,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上升为对生命本质与人生社会的整体性思索上来,并具有独特的悲剧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评方方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方前期的小说展现了八十年代少男少女们伴随时代车轮运行的心路历程,洋溢着青春气息和蓬勃的朝气。自《风景》始,方方的新写实小说青春意识明显淡化,而平民意识日渐增强,她不再表现人性善的一面,转而探究人性之恶,社会之丑。同时将笔触伸入到知识分子阶层,通过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在艺术表现上,作者认为方方所写的凡俗人生的画面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意蕴,能让人透过凡俗人生,品味到历史、社会、文化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方方小说爱情悲剧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方的爱情小说采用爱情错位模式展示了心心相印的恋人无法成为眷属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了爱情的虚无.人性的弱点和偶然性因素的介入是造成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经历了爱情悲剧的女子选择了两种人生形式:一是归顺,二是反叛,最终依然逃不脱悲剧命运.方方通过双重悲剧表达了她对于爱情甚至生命终极的思索与追问.  相似文献   

5.
方方的小说是开放的,而池莉的小说则是反开放或封闭的。方方的小说意蕴无穷,引人深思;池莉的小说则不给读者思考空间。方方吸收借鉴了荒诞派的戏谑人生,达到间接讽谕人生的目的。方方的小说多为悲剧,池莉的小说则属悲剧或悲喜剧。  相似文献   

6.
陈晨 《文学教育(上)》2009,(22):151-151
方方作品中直观的对于悲剧主人公的怜悯和同情,是一种特殊的美,是悲剧主人公在人生苦难中挣扎而呈现的美。方方小说中日常生活悲剧大致可分为物质层上匮乏之悲剧和精神层上荒芜之悲剧。悲剧主体痛苦之来源便可从物质和精神这两方面来探求。  相似文献   

7.
悲剧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和冠冕,它因美而毁灭所带给人的心灵的震撼是任何其他体裁作品所无法比拟的。通常,我们把具有悲剧因素的文本统称为悲剧性文本。悲剧性文本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承受痛感的积极心理、优化人格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悲剧性文本的教学应以悲剧的本质和特征为依据。“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悲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即:悲剧表现的内容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以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来反证“价值”。悲剧的痛感和快感以及痛感向快感转化给人带来了深沉而久远的震荡,对深化悲剧审美效果有…  相似文献   

8.
方方小说用凡俗化的比喻、鲜明的对比、细腻的心理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凡俗世界。同时她又寓庄于谐地表现了人们面对苦难生活时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背后的坚韧。文章以《风景》与《万箭穿心》为例,从修辞学、心理学角度解读方方小说里的"凡俗世界"。  相似文献   

9.
论以方方的知识人生题材的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方方描写的“祖父”、“父亲”、“我们”的形象与命运的解读,分析了方方创作的知识家族特色:“无处遁逃”的历史宿命和代际弱化的精神现象。进而从20世纪中国作家对知识人生题材的创作背景下,分析方方的创作特征:悲剧命运的透视与温婉情怀的哀怜。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评论界就将方方定义为新写实作家,但是我以为新写实不过是方方文学创作的手段,透过方方原生态呈现的生活的本来面目的外衣,依然能够看到方方作为知识分子身上所体现的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人文情怀。其作品有着为人生并为改良这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方方三部代表作品探讨现实社会中爱情悲剧的成因,在不同类型的悲剧故事中找出共性特征,从主客观角度分析造成悲剧结局的各项因素,感受到方方独特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2.
著名作家方方笔下的《奔跑的火光》为读者描述了现代乡村妇女所面临的生活境遇,反映了一个生活在乡村的妇女的悲剧人生。这部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位农村妇女英芝的人生悲剧,由此来映射出处于社会改革时期偏远穷困地区乡村妇女的人生悲剧性。而在此之中,自身的缺陷和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英芝悲剧一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纵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悲剧类课文,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悲剧,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文体,都可紧扣鲁迅“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评价,去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与意图、解读文本和设计教学。下面笔者举几例略谈如何解读悲剧文本、突破难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4.
曹娜 《天中学刊》2003,18(6):61-62,98
方方小说的悲剧世界,是人生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幕平实的悲剧,充满着平庸、琐碎、重复的现实生活的痛苦。这些悲剧有的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性格弱点而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人类生存环境所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外在环境所与人物内在性格双重原因造成的。作者通过这个悲剧世界,表达了她的责任感,剖析了肩负传统文化重担的知识分子无所适从的尴尬,表现了现代人对功利主义侵扰的困惑和非理性的反抗。  相似文献   

15.
废名的田园诗化小说不但显现了独特而强烈的艺术个性,而且是作家对现实远距离的独特观照,其中蕴涵着现实性的因素。文本中的回归乡土,既体现为一种价值固守,也体现为一种对抗,具体表现在:在下层人凡俗的人生故事中挖掘人情美、人性美;表现美被现实扼杀、毁灭,没有出路。因而对抗现实的意图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方方小说多描述普通人的人生悲剧,其主人公大多具有反抗性,在与现实社会、自我或他人的冲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性美感,表达了作家对个体生存现实的哲理性思索。  相似文献   

17.
立足鲁迅先生“几乎无事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思想,从《孔乙己》悲剧的表象、内核和价值三个方面入手,着重阐释《孔乙己》悲剧哲学内涵,发现其悲剧的实质,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文本细读,发现《孔乙己》更多的文本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悲剧命运观是方方小说创作的重要思想特点之一,既强调不确定的命运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肯定生命主体的价值和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童年经验、成长经历、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等方面的分析,梳理和探寻方方悲剧命运观形成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浮生六记》是由清朝文人沈复写就的一部散文记事佳作,蕴含着沈复为子、为夫、为父多重身份转换中的人生思索,透露出深刻的悲剧意蕴。借助细读其文本来探寻沈复人生悲剧性的内因与外因,剖析其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命运悲剧的多元叠加,籍此解读沈复作品背后的复杂内蕴。  相似文献   

20.
论新写实小说及其创作--以池莉、方方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时期文学,本质上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但它充满了苍凉的悲剧色彩。新写实小说属于现实主义,但它在淡化政治之后,以还原生活的写实手法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貌和精神状态的接近自然主义的一种写实主义,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变异和发展。新写实小说派有许多重要作家,池莉和方方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她们以描写庸常生活中的庸常人生为己任,以最富有七情六欲的小人物和“民间”为题材,描写普通人的凡俗生活及喜怒哀乐,注重生活的还原和人物生存背景、生活状貌、生命搏动、性欲望的描写,从而显示了普遍的人生意义,令读者咀嚼到历史、社会和生活的深厚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