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查出动脉硬化清除血管斑块是关键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硬化。而形成动脉硬化的物质基础之一是"血脂代谢紊乱"。是由于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沉积在血液中促成血液粘稠及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随着斑块的增多,导致血管变窄、变脆、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缺血缺氧,血脂高、血压高、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一旦动脉完全阻塞时,就会导致心脑梗塞或是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查出动脉硬化清除血管斑块是关键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硬化。而形成动脉硬化的物质基础之一是"血脂代谢紊乱"。是由于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沉积在血液中促成血液粘稠及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随着斑块的增多,导致血管变窄、变脆、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缺血缺氧,血脂高、血压高、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一旦动脉完全阻塞时,就会导致心脑梗塞或是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查出动脉硬化清楚血管斑块是关键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硬化。而形成动脉硬化的物质基础之一是"血脂代谢紊乱"。是由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沉积在血液中促成血液粘稠及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  相似文献   

4.
日本医学家用移植骨髓细胞促使血管再生的方法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收到一定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了新途径。 据日本新闻媒体报道,从事这项研究的是关西医科大学的松原弘明教授。他以糖尿病和高血脂症导致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为对象,在临床试验阶段实施了这一疗法:从患者腰部抽出骨髓液,分离出会形成血管的干细胞和促进血管成长的肝细胞成长因子(HGF),在加以浓缩后注射到患者的浮肿的肌肉里去。结果表明,这一疗法有促进新血管形成和促进血流的功效,接受治疗的11名患者腿部的血流量平均增加了2.3倍,血压也升高了。 新的疗法能够避免对严重动脉硬化症患者进行的截肢手术,也适用于治疗由于动脉硬化而发生的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5.
养生苑     
秋冬腹跳谨防血管“作乱”在人们日益关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今天,殊不知一个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发的“杀手”正悄然逼近。随着近年生活水平的提高,胸、腹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以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受损、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血管疾病.由于AS形成的粥样斑块在血管内易破裂、脱落,形成血栓堵塞心脑血管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文章主要阐述脂质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对早发现、早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硬化的意义.方法采用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L5-12MH2纵横切面法,对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改变的检测.结果①该方法能准确明晰颈动脉不同部位的血流参数;②2/3患者有颈动脉1支或多支血管内膜-中层不同程度增厚,主要部位是颈总动脉分叉部和双侧颈总动脉;2/3以上患者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最易形成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部,其次是颈内动脉.结论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为预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提供确切依据,并能准确地给予定位和定性,评价其病变程度.故超声是早发现、早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硬化以及定位、定性的有效手段,将其应用于普查和筛查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一部分,是由于脑内血管广泛硬化致脑供血障碍和脑的慢性病变。临床治疗难以根治,大多以控制症状发作,延缓病情进展为主。笔者自1998.8~1999.7月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6例临床患者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45~50岁,病史0.5~5年,均符合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在40~50岁;②持续固定或日益显著的出现脑功能减退的各种表现(头痛、头晕、头昏、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脑基底动脉环的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或动脉硬化,损害破裂后,大量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疾病。1 临床表现1.1 该病患者多为青年及老年人1.2 起病急骤,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无先兆,突然起病。少数患者在动脉瘤破裂之前出现头痛,头晕、复视,半身麻木,或抽搐等症状。1.3 多数患者出现突然剧烈头痛,数小时头痛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动脉硬化、短暂性缺血发作,在临床上甚为常见,危害大,致残率高.目前虽然治疗这类疾病方法很多,但缺少一种特效的治疗措施.我院自1993.8~2001.6月用高压氧(HBO)疗法共收治219例,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广岛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吃咖喱能明显促进血流和血管扩张,从而维持血管内皮功能正常,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2012,(12):75
据2012年6月30日《科技日报》援引新华社东京6月28日电,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高龄实验鼠的细胞诱导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了能够发育成血管的细胞。据报道,研究人员利用来自实验鼠胎儿和已出生20个月(相当于人类80岁)的高龄实验鼠的细胞培育出iPS细胞,然后利用两者培育出可发育为血管的细胞。结果发现,来自高龄实验鼠的iPS细胞与来自实验鼠胎儿的iPS细胞在血管再生方面具有相同的功能,而且在实验鼠治疗实验中,两者功能也相似。研究人员认为,脑梗塞和动脉硬化等疾病将能够利用  相似文献   

13.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溢血等一系列疾病。虽然病在心或脑,但其根源皆在动脉粥样硬化,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如今是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居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血管是人体的命脉,没有通畅的血管提供循环全身的血液,人体一刻也不能生存。事实说明,许多疾病就是因为血液供应出现了异常才出现的。现代医学可以以血管为途径,通过注射药物,开通或阻塞血液供应,迅速有效地治疗某些疾病,挽救人的生命。因此,血管在医学上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涉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和预防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由于长期营养的不协调、环境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易造成过量脂肪和其他有害物质在人体内贮留,而带来心、脑、肾血管系统的损害和生理功能紊乱,导致广泛的动脉硬化症发生.动脉硬化早期病理生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管壁缓慢地增厚,管腔变狭窄和不同程度地小动脉痉挛等.如果没有及时得到从根本上调治 ,因长期供血不良导致组织细胞萎缩,功能退化——  相似文献   

16.
“老烂腿”是中老年常见病,民间俗称“脉管炎”。很多人认为“老烂腿”是静脉曲张所致,危害不大,故常常在发病数月后,直到腿部皮肤化脓,甚至出现组织发黑(医学上称坏疽)时,才想到去医院就诊。实际上,除静脉曲张外,目前更常见的导致“老烂腿”的疾病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导致肢体慢性缺血所致,足部组织一旦因严重缺血而发生坏死,截肢风险极大,后果十分严重,治疗困难,医疗费用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7.
观察山楂、杭菊花、决明子(SHJ)煎剂高、中、低剂量代茶灌胃对小鼠动脉硬化(AS)模型的保护作用.用甲基硫氧嘧啶和动物猪油造小鼠动脉硬化模型,采用血象法分析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观察小鼠主动脉弓血管的形态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HDL-C含量显著减少,TG、TC、LDL-C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壁增厚,脂肪堆积物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山楂、杭菊花、决明子煎剂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HDL-C含量显著增加,TC、TG、LDL-C含量显著减少,对血管壁上脂肪的清除作用效果显著.结论:山楂、杭菊花、决明子煎剂代茶灌胃对小鼠高血脂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清除残留在血管壁上多余的脂肪堆积产物,加速脂肪物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危害人民健康、构成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及时早期诊断治疗,合理的长期降压治疗,可推迟动脉硬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35例正常人,30例单纯型高血压患者和52例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患者的颈动脉。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颈动脉内膜粗糙增厚,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组内膜粗糙增厚更为明显,斑块的形成更为多见,并以混合型斑块为主。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高血压病及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超声检查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美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紧张愤怒和敌意等不良情绪使人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