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五四时代是我国现代革命报刊第一次大发展的时期。而革命报刊的蓬勃出现,当然是由于社会的需要。这一时期的革命报刊,主要的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共产党”、“新社会”、“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天问周刊”、“人道月刊”等等。“新青年”月刊,1915年9月15日创刊,在北京编辑,在上海出版。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才改称为“新青年”。该刊诞生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和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首倡  相似文献   

2.
19世纪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现代社会。但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已经认识到:这场“工业革命”并非如一般人想象得那样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从天而降,而是酝酿了几个世纪的多种条件之凑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农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1995,(4):19-19
印刷出版工业的“电脑化”革命现代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和在印刷出版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使印刷出版工业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技术和工艺革命─—这场革命人们称之为“电脑化”革命。它使全球印刷出版工业进入了崭新的电脑时代,大大提高了印刷出版工业的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罗馬尼亚人民共和国的报刊,具有战斗的革命传統。它同罗馬尼亚工人阶級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爭始終息息相关。罗馬尼亚的第一份报紙是“罗馬尼亚邮报”,誕生于1829年。經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罗馬尼亚的报刊无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大大地丰富起来了。罗馬尼亚报紙的革命传統是从同反动統治者的斗爭中发展起来的。具有优秀民主传統的报紙,除了“罗馬尼亚邮报”以外,还有历史学家和政治家米哈伊·科卡萊斯阿办的“达細亚文学”,1848年革命的著名爱国志士巴尔西士卡办的“达細亚历史杂志”、罗賽蒂主編的“罗馬尼亚人”、亚历山大·柏尔丁曼办的  相似文献   

5.
“撤三建一”及“垂直管理”改革之后,统计系统实现了有限“独立”,但究竟何时能真正“独立”,就要等待下一场深刻的革命了。实际上,普查中遇到的难题等于系统性地暴露了日常统计的积弊。就在经济普查同时,统计局内部被称为一场“深刻的革命”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这场变革旨在重修统计环节末端的“三支调查队”制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何蜀 《出版参考》2004,(4):21-21
“文化大革命”中“八亿人看八个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经还有一个由“文革旗手”江青“亲自抓”的“样板戏”,它就是“革命现代京剧”《红岩》,但它尚未公演就半途夭折了,否则,第一批“样板戏”本该有九个。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的第三次媒介革命黄玉顺,肖娅曼在人类的新闻传媒历史上,已发生过两次革命浪潮;第一次浪潮是近代报刊的兴起,第二次浪潮是现代广播电视的崛起。目前,新闻传媒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正在迅疾地涌来,可称之为"*C革命",即一电脑传播"(computercor...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在独联体国家内部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颜色革命,首先在格鲁吉亚发生了“天鹅绒革命”.然后在乌克兰爆发了“橙色革命”,接着是吉尔吉斯发生的“郁金香革命”。这些发生革命的国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近几年国家经济发展都相当不理想。在发生颜色革命之前,国外的各种基金会或者团体都提前大量进入其间活动.培养了大量亲西方的意见领袖。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领导人都普遍存在家族企业经营的情况,尽管事实不完全准确,但在民间意见领袖的长期宣传之下,民众都普遍认为这些最高领导人的行为就是贪污,在最后发生革命的阶段通过人际传播变成全民广泛认同的事实。同时,在颜色革命发生的过程当中,新闻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使反对派成功取得政权。  相似文献   

9.
刘素华 《青年记者》2006,(13):17-17
POCO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第一套“电子杂志在线阅读系统”。彻底摆脱了以往需要等待下载的局面,抛弃了庞大的客户端软件,无需任何阅读器,只要打开浏览器,安装几百k的插件,即可立刻阅读到精彩的电子杂志。POCO推出“电子杂志在线阅读系统”领导电子杂志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10.
刘昊 《兰台世界》2008,(11):63-6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东土地革命的过程中,党的文件里频繁出现带“主义”的词语。原本严肃的“主义”,滥用或以之为后缀生造词语,往往会弄巧成拙。因此,应该避免生造和滥用含“主义”的词语。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被评价为“文学革命的发难者”(鲁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毛泽东),更是公认的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先驱。像大多数五四时期的精英知识话语产生的复杂性一样,后人对陈独秀的革命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张毓强 《现代传播》2006,(1):106-107
“颜色革命”与苏东剧变一脉相承,都是通过“街头政治”实现政权更迭。但“颜色革命”来势迅猛,发展极快,没多少时日便宣告成功。如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仅半个月就见了分晓;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前后不过1个月,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仅5小时就将总统赶跑了。而苏东剧变中,政权变化,短则1年,长的达到5年以上。“颜色革命”为何能如此轻易得手昵?其中,媒体的“功劳”不可忽视。一、反对派媒体“大显神通”“颜色革命”不同于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革命”前就存在合法的反对派,而且反对派拥有能够传递自己声音的电视台或者报纸…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未来学家,托夫勒尽管也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前途做出某些预见,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一个可以与17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相媲美的甚或是超过其意义的“革命”。至于这一“革命”对于人类未来的意义,目前还难以具体、全面的言说。因而,他没有简单说什么是“财富的革命”,而是通过细致入微地描写财富的革命给予这个世界的具体、深刻的改变,衬托和展现财富的革命,让读者从内心经过归纳来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丁进军 《历史档案》2001,(2):131-134,102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于1964年编选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汇辑了档案馆所藏1840—1911年间的大量清代珍贵档案文献,对研究我国近代货币史极具参考价值。但由于书中部分资料系转引自晚清官修文献及部分杂志、报刊,已不是原始文献,且排印校勘时之疏忽难免,故书中也不免有文字及史实讹误之处。如该书第一辑下册第823页所载“各省铸造银元概况表”(以下简称“表”),其中对户部造币总厂、广东、直隶、山东、  相似文献   

15.
自“五四”运动之后,我党成立以来,经过了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期间,无论在苏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都有无数革命同志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抛头颅,洒热血,浇灌了革命胜利之花。革命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献资料,是革命历史的纪录。但当时在解放区因为条件困难,或转战南北,无法更多地保存这些珍贵资料;在敌人  相似文献   

16.
呼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精品阮若琳据统计,从1992年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会议到1994年5月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的两年时间内,全国共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40部254集。1994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在18部获奖电视剧中,...  相似文献   

17.
顾艳芬 《大观周刊》2013,(2):233-233
彭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作为一名坚定的无产者,他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到民间去”、“和农民一道”,对农民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在实践中得出了中国革命即农民革命的客观规律,是我党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的第一人。他的一系列农民观对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蕾蕾 《今传媒》2023,(4):59-62
传统媒体时代,围绕中国革命史展开的革命叙事,在不断地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叙事模式,包括宏大的叙事视角、精英的叙事话语,等等。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传播语境,中共北京市委主管主办的党刊《前线》杂志“百年风云”栏目积极寻求革命叙事的现代转型,探索出了“镜与灯”的叙事模式,具体体现在两个维度的叙事空间、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客观权威的叙事主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湖南是毛泽东同志早期进行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从第一次大革命以来,各地保存的原始史料极为丰富。有的虽经初步整理,编辑成册,但从不付印,束之高阁,欲睹不易,遑论研究?尤其是林彪,“四人帮”骄横跋扈,任意歪曲和篡改历史,更使大家视编纂、出版历史资料为畏途,岁月流逝,以致有关这段时期革命历史书籍的出版,殊不多见。为了打破湖南革命历史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与进步,最深层的基础在农民。农民的生存,发展与农村现代化问题,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问题,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现代传播技术与革新的传播观念和区域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对信息资源的不平等占有必然导致对其他资源的财富的不平等占有。中国西部农村长期处于信息资源弱势地位,西部农村区域社会经济要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必先进行一大众媒体传播观念的“超常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