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变革的主题。研究本位的教师教育旨在培养实践反思型教师,而不是专业的研究者。本文阐释了研究本位的教师教育的内涵、范式及其改革实践。研究本位的教师教育主要包括目标定位、课程开发、教学方法以及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的教师教育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芬兰研究型教师教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芬兰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芬兰的研究型教师教育.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要求所有的师范生都要开展一项他们自己的研究,以发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能力.本文介绍了芬兰研究型教师教育发展的背景、基本特点,以及实施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芬兰基础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为其提供专业的师资。培养以研究为本的专家教师是芬兰教师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研究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是芬兰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特征。基于"研究"的教学实践是芬兰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模式之一。本文在介绍该模式的背景、涵义、目的、途径与实施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该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关乎一个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前进步伐。进入21世纪,芬兰在OECD举办的PISA中大获成功,声名大噪。溯源芬兰的教育发展进程可以发现,芬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有序地通过多项改革举措实现了研究型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稳固发展。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9.6%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的举措应合理借鉴芬兰教师教育的特点,严格选拔,着重构建师范生生源质量保障体系;重视实习,开展研究本位的教育实践;突破桎梏,探索师范生多样化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5.
全科教学是芬兰基础教育的特色,高质量的全科教师由综合性大学培养。通过对芬兰八所综合性大学的全科教师培养方案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芬兰教师教育旨在培养融教师、研究者和社会人角色于一身的“整全教育者”,发展教师汇教学素养、科学素养和公民素养于一体的复合型素养。这呼应了通过教育达到“完整人格发展”的“教化”育人理念。芬兰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整合了跨学科教学、科学研究和通识教育。跨学科教学旨在跨越学科边界以整合多维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旨在拓展心智边界发展认知、思维和视野;通识教育旨在突破自我的边界以唤起丰沛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科学研究和通识教育打通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壁垒,三者交互联动培养具有复合型素养的“整全教育者”。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迭代,教育应用AI的发展态势更为显著,包括智能辅导、机器人教师、自适应学习等一系列创新应用,有力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但同时引发一系列有关教育领域使用AI的伦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诚信、信息误导、可靠性和公平性等。在2023年全球教师教育改革话语中,实践导向和证据本位成为重要的关键词。实践导向教师教育强调教师培养要强化与实践一线联系,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隔阂,而证据本位教师教育(即循证教师教育)改革则强调以更多的教师教育实证研究证据来支持教师培养实践的改善与提升,从而突破传统经验本位的窠臼。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于师范生的专业发展,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域之内。教师是专业性实践者,教师专业培养模式要基于实践,围绕实践,为了实践。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应以培养专业性实践者为目标,课程体系要以实践为本位,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交替进行、大学与小学的伙伴合作保障实践本位课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论标准本位教师教育及其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不同的理论,人们对教师教育持不同的理念.在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兴起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反思实践、标准本位等教师教育模式.标准本位教师教育的主要理念包括教师专业化、公平正义、绩效责任和终身学习等层面.标准本位教师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优质教师,它充分考虑标准导向、政策保障、各方参与、评价测量的作用,以实现教师教育目标,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芬兰基础教育能兼顾质量和公平的优异表现引起各国注目,高质量的教师和极具特色的"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芬兰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框架,首先对芬兰教育体制进行简单介绍,继而论述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渊源和"研究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践论述提出值得我国教师教育培养借鉴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周钧  公辰 《比较教育研究》2016,38(11):34-39
芬兰研究取向的教师教育把教学视为一种基于研究的思维活动,认为教师所做的研究是一种实践探究.这种教师教育模式将发展师范生的教学思维确定为培养目标,将教师培养过程设计为从基础阶段向概念化阶段的发展,把实践设计为教学实践和研究实践两部分内容.在培养过程中具体采用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的整合模式实施,师范生研究方法的学习贯穿计划始终,教学实践分三个阶段、三种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